文/吳雪君 周 文
2018年10月22日,從人民大會堂回來后,出席中國工會十七大的三亞天域實業有限公司天域度假酒店財務總監、工會主席李艷軍代表把大會報告細細地看了好幾遍,他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大會報告專門提到,要構建企業與職工命運共同體。應該如何更好構建這一共同體呢?”
李艷軍認為,企業工會在帶領職工,深入企業制度建設的提議、制定和貫徹的同時,再關心職工的成長成才,實現個人價值與企業發展雙贏繼續創新。唯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和職工同呼吸、共命運,特別是在當前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正在穩步推進中,這些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這樣的感觸,來自李艷軍自身的經歷。他2011年進入三亞天域度假酒店,當選為工會主席,帶領工會團隊與酒店各部門通力合作,開展酒店員工技能、管理崗位的晉升通道建設,學習與再教育培訓等制度的完善與落實等工作,每一項都與職工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我90年代初期通過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考試,到天域后繼續學習,先后通過注冊稅務師、高級會計師的考試,接受酒店的崗位輪訓、考察學習培訓、天域度假管理班學習,是酒店的培訓機制給予了我成長優質的土壤。”李艷軍說。
作為“受益者”,李艷軍進一步強化工會在企業培訓員工方面的作用,鼓勵酒店向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和培訓機構購買培訓服務,支持酒店開展員工開展技能競賽,對獲獎者給予表彰、晉升、加薪等獎勵。在他看來,員工是企業的財富,培訓是員工成長、企業發展的捷徑。將員工成長放到企業的頂層設計中,才能大力推動人力資源轉型升級,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目前,三亞天域度假酒店每年拔款上百萬用于員工培訓,培訓有預算、有執行、有考核、有臺賬、有激勵。為提升員工能力,酒店還開展跨部門運營技能培訓,消防安全、救生、禮儀、標準化、制度與程序培訓、應知應會、崗位技能、勞動競賽、考察學習、拓展活動、身心健康、企業文化等多種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僅今年以來,酒店參加職工培訓的員工就達2萬多人課時。
“過去五年,通過培訓,員工大大提高了應知應會與工作技能,職工人均薪酬年均遞增8%左右,讓員工實實在在分享了企業發展的成果,員工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宿感大大提高。”李艷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