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杰
(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50001)
高層建筑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并將地下空間與地上空間利用起來。高層建筑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設備等,如果抗震設計不合理,當出現強震情況時,容易出現安全問題。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時要考慮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加固設計措施,提升高層建筑建設質量。
我國各地對建筑高度要求不同,對建筑物有著明確限高,工程建設時需要嚴格遵守這一點,但實際中部分企業盲目追求經濟利益,造成建筑物高度超過當地規定,建筑物高度過高影響到建筑物抗震水平,當出現強烈地震后容易發生變形或破壞。
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使得內部土地資源持續緊張,開放商只關注經濟效益,并未對地質條件進行全面考慮,不重視施工場地地質構造分析,影響到建筑地基勘察、處理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勉強建成后存在安全隱患。
材料質量直接影響到建筑物整體質量,也影響到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需要得到施工單位的重視。特殊區域施工時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如果不能在保證材料質量,容易出現建筑物變形的情況,或是建成后直接坍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豆腐渣”工程。
高層建筑工程中,轉換層復雜結構的整體施工特點是跨度大、荷載量大以及各種鋼筋骨架多且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大體積的混凝土轉換層,要減少水化熱以確保鋼筋混凝土骨架的穩定性。
高層建筑設計時普遍選擇混凝土結構,制定合適的框架設計方案。框架結構作為一種空間工作體系,通過準確計算可以降低建設成本。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抗震設計時,重視計算結構的荷載,詳細劃分永久荷載與可變荷載,提升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
①安裝剪力墻與柱模板。應用模板技術時,同步安裝墻模板與柱模板,完成初步安裝后根據情況調整氣垂直度與平整度。從墻角處開始墻模板的安裝,將脫模劑均勻涂抹在墻模板與柱模板上后,沿著控制線位置放置模板,并將模板臨時固定在墻與柱附近,隨后安裝人員兩邊同時完成模板安裝。斜向支撐在墻模板安裝完成后進行,這樣方便調整模板標高與垂直度,將斜支撐一端固定在背楞上,另一端固定選擇膨脹螺栓,保證混凝土澆筑墻垂直度誤差維持在±5㎜內。
②安裝梁模板的技術。安裝梁模板時,安裝順序為先底模板、后側模板的方式,梁模板兩端固定在墻模板與柱模板上,固定時選擇轉角模方式,確保梁底支撐間距≤900㎜、寬為350㎜的單排支撐,如果寬度大于350㎜時,直接選擇兩排支撐方式,具體支撐方式選擇如表1所示。

表1 梁支撐方式的選擇
③安裝樓板的技術。安裝樓層樓辦時,第一步要完成龍骨安裝,并將其固定在墻柱頂模處,完成下層板面拼裝完成后整體安裝樓板。沿著墻邊、梁邊安裝樓板模板,選擇臨時固定方式-插銷,最后將銷子統一打緊。完成模板安裝后,檢測標高是否滿足要求,用激光掃平儀對板面平整度進行檢查,通過調整頂板支撐桿方式調整頂板平整度,將誤差保持在允許范圍內。
工程施工質量直接受到混凝土攪拌與澆筑質量的影響。嚴格按照相關流程攪拌混凝土,并對控制好材料配比、時間、澆筑措施等。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需要及時做好養護,通常要選擇專人養護,避免養護不當出現混凝土裂縫等問題。本工程中澆筑時選擇分層澆筑施工方法,通過現將底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依次完成上層混凝土澆筑,保證混凝土分層澆筑質量。澆筑過程中控制好布料速度,同樣選擇分層布料方法,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時間,控制好混凝土間隔時間,避免出現離析情況。
①墻柱模板的拆除方式。完成模板組成與混凝土澆筑后,待混凝土強度達到預期目標后可以將側模拆除,通常澆筑 12h后可以超出墻柱模板。墻體模板拆除時要現將斜撐拆除,接著將對拉螺桿拆除,利用扳手將螺母松動,并將蝴蝶扣與背楞查取下。及時清理拆下來的組件。
②頂板模板的拆除方式。從梁板支撐桿連接位置開始拆除頂板模板。本次工程中共配有倒料口 8個,利用倒料口將模板與構件直接送至上層結構,完成后利用混凝土封堵倒料口。
建筑結構抗震加固處理時,要依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自身加固方法主要包括:水泥漿灌注加固、環氧樹脂加固法、鐵把鋸加固等。
如,鐵把鋸加固方法,就是直接加固建筑物結構存在裂縫的地方,通常選擇φ6㎜的鋼筋彎折而成,保證長度超出兩側縫隙0.2m以上,直接將兩側彎曲成0.1直鉤,保證建筑物的加固效果。
在外包加固中,主要有鋼筋混凝土面層、水泥砂漿面層、鋼網水泥砂漿面層和鋼構件網箱加固四種方法。外鋼筋混凝土面層主要用于加固鋼筋混凝土柱、梁柱和磚墻。水泥砂漿面層主要用于磚墻的加固,對抗震性能的改善不大。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主要應用于磚墻、磚柱的加固處理,不需要支撐模板,可以直接在鋪設鋼筋后實施分層抹灰,這樣實施起來操作更加簡單有效;鋼構件凈籠強化主要是應用于磚煙囪,鋼筋混凝土梁柱和磚柱處理,采用這種方法時,操作相對簡單,但需要做好防止生銹的措施,如果外部環境濕度大,存在有害氣體不能被使用。
考慮高層建筑的實際情況,并在原有結構構件基礎上增設加固構件,提升高層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與抗變形能力。新增構件選擇時要考慮建筑物整體框架情況,選擇合適的加固措施,要對建筑物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考慮。如需要增設墻體時,需要原有抗震橫墻間距較大且墻體不承重,可以選擇增設新墻體,通常選擇鋼筋混凝土墻體;通過新增柱方式提升墻體穩定性,如果建筑抗震性能差距不大,可以選擇合適方式將柱子連接起來,如混凝土柱子、拉桿及圈梁等。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必不可少。具體施工時需要控制好澆筑層的厚度,通常這個環節分成三部分進行:(1)依據混凝土性質初步設定澆筑層厚度;(2)如果選擇泵送混凝土方式,攤鋪厚度≤600㎜;(3)如果選擇非泵送混凝土,與前者相比攤鋪厚度≤400㎜。
總之,隨著我國建筑領域技術水平提升,高層建筑的高度與規模得到顯著增加。高層建筑抗震設計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設計者深入分析問題成因,并給出具體的設計優化與加固措施。希望通過本文論述,推動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