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鋒
(福建省九龍房地產有限公司,福建 寧德 352000)
質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建筑施工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企業發展的生命線。當前,針對工程質量管理,企業管理者和施工現場工程技術人員都作出了一定的探索與實踐,部分施工企業現場單獨設置技術質量部,對施工現場質量管理進行管理、指導和監督,項目組設置現場質檢部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檢查、監督和記錄。在這種情況下,建筑工程質量問題仍時有發生,因此,有必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危機意識和危機管理,通過宣傳教育和危機管理措施,提高施工企業對工程質量問題預防和控制能力。
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引入危機管理,是一種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一種探索與嘗試,危機管理的關鍵在于企業領導的支持,通過建立完善的工程質量管理預警機制與應對機制,從而構建完整的質量危機管理體系,從宏觀層面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把控,以便于發生質量問題時做出準確決策(如圖1所示)。同時,明確職能部門分工和責任,有助于提高職能部門參與危機管理積極性與能動性,在出現工程質量問題時形成危機管理合力,提高工程質量危機應對有效性。在現場施工層面,通過建立質量危機管理預警體系,設置專門的質量危機管理機構,由專業人員搜集工程施工中的危機信息并導入信息系統,由項目組和公司職能
部門查詢、研究后制定危機決策方案,并及時上報公司決策層。文章以某建筑工程項目為例具體分析危機管理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的運用。

圖1 建筑工程中的危機管理模型
本工程為三盛·中央公園一期工程,工程項目位于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項目內容包括 7#、9#、12#、15#~19#樓及一期地下室建設,項目建筑建筑面積為 9萬m2,建筑最大高度為98.5m。其中,9#、12#、16#樓均為17層綜合樓,15#為18層住宅,7#樓為28層綜合樓,17#、18#、19#樓為2層會所建筑。地下室為地下車庫和設備用房。本工程建筑結構為鋼混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基礎為預應力管樁。本工程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普通設防類,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使用壽命為50年。
本工程工程量大,施工周期短,質量控制標準高,要求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爭創寧德市優良工程,具體分解為:分項工程合格率100%,觀感得分率85%以上。為達到該目標,施工單位在項目建設中引入質量危機管理理念,以ISO9001質量標準體系為管理依托,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精心組織、精心施工,通過對分部工程質量管理目標進行分解,以此加強工程質量控制,確保分部、分項工程優良率、合格率目標,從而實現整個工程質量控制目標。
根據全面質量管理“六要素”理論,危機管理應從“人、機、料、法、環、管理”等方面入手,在質量危機管理中要加強質量危機預警和質量危機控制,特別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危機管理措施,防范于未燃。
在本工程中,由項目組施工員和質檢員組成質量危機預警小組,通過對施工現場工程質量進行監測,一旦出現質量危機,由危機預警小組向項目經理匯報,并啟動工程質量預警系統,施工企業職能部門在收到預警信息后進行決策。遇到重大質量危機,需上報企業管理層進行決策,從而提高工程質量危機管理的全局性、整體性。
質量危機控制是防止工程質量問題擴大而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當現場質量質檢人員發現質量問題后,及時向項目現場負責人匯報,并由現場負責人根據質量危機嚴重程度采取應急處置措施,較為嚴重的項目質量問題應及時上報項目部,由項目部協助現場人員處理。
(1)加強培訓,樹立質量危機意識
強化全員質量意識是確保質量控制目標達成的基礎,因此,在工程開工前,結合本工程特點,由項目總工程師負責組織有關部門編寫項目質量意識教育計劃,包括公司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計劃、技術規程、施工工藝、工法和質量驗評標準等,為質量意識教育提供依據。在此基礎上,為確保質量控制目標的實現,由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實施,由項目質量總監負責各專業施工隊質量教育,并由專業施工隊負責施工操作人員教育。由工程師、專業監理工程師對現場質量教育進行監督和檢查。
同時,加強施工人員培訓。加強施工隊伍技術培訓與質量教育培訓,重點針對班組長、主要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工藝、質量綜合性培訓,未經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施工隊伍禁止進入施工現場。項目組將質量控制責任細分到各專業、各施工隊,并建立質量管理責任制,切實將質量管理體系落實到各專業、各施工隊,并加強現場施工質量管理與監督,督促質量管理工作順利達成。
(2)加強建筑材料管理,消除質量危機隱患
本工程中,主體結構模板制作與加工、商品砼采購、鋼筋原料與加工成品采用、機電設備等都涉及供應商的選擇及材料質量控制,建筑材料供應質量直接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因此,施工單位應嚴把建筑材料供應商選擇與進場管理關。首先,在供應商選擇方面,施工單位以產品質量、價格、成品質量作為建筑材料選型和定位的標準,并以此遴選供應商,建立合格供應商檔案庫,對其資質、供應能力、產品質量進行考核評價,以此選出優質的材料分供方;其次,加強材料、本成品、成品進場檢驗與管理,嚴格按施工設計、施工要求進行入場檢驗,對不合格的產品進行退貨處理。材料進場后,加強建筑材料現場管理,遵循“項目物資檢驗、試驗計劃”要求,建筑材料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場,并嚴格按材料現場管理要求進行防潮、防銹蝕等處理,易燃、易爆建筑材料應單獨管理。建筑材料使用前,應加強各項試驗檢查,通過強度、灌水、通水、絕緣電阻測試、設備試運轉、系統調試等開展建筑材料質量檢驗,確保建筑材料質量控制到位。
(3)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加強質量危機控制與解決
為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并規范施工監督管理程序。首先,嚴格落實樣板先行制度和檢查驗收制度,由項目組責任工程師按項目設計要求、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確認符合項目設計要求和方可進行施工。在施工中嚴格落實檢查驗收制度,堅持自檢、互檢、交接檢相結合,嚴把施工質量關。堅持工程預檢、隱檢制度,并科學編制隱、預檢計劃,強化分項工程檢查檢驗;其次,落實例會制度和講評制度。每天固定時間召開質量碰頭會,由項目質量負責人組織技術人員、施工隊長、質量工程師等召開質量碰頭會,簡要匯報當天施工質量問題,并商討質量控制措施予以糾正;每周召開生產例會、每月召開質量例會,由分部、分項匯報工程質量問題,研究質量控制措施并形成會議紀要,作為下次例會檢查落實的依據。針對質量控制措施和整改落實不到位的分包單位,由項目組結合實際情況解除合同并勒令其退場;每月定期開展質量檢查講評制度,由項目質量總監組織分部、分項工程技術負責人參與質量檢查活動,并由分包方撰寫施工質量總結交項目組,經質量總監匯總后以工程質量月報的形式發項目有關領導、各部門和分包方,以便于項目組相關人員及時掌握、傳達項目組施工質量概況,明確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限令整改;最后,強化現場管理制度落實。現場嚴格落實掛牌、施工部位掛牌和操作管理制度掛牌,強化技術交底實效,明確現場施工內容、施工標準和責任人,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制,切實提高責任人責任感與業務水平。
(4)加強施工技術管理,把控施工質量控制點
由于本工程工程量大,各專業交叉施工且場地較為集中,對施工技術管理要求較高。為提高施工技術管理實效,施工單位堅持施工過程指導制度,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技術措施等均圍繞項目中的技術重點、難點問題展開,確保各級技術文件針對性、指導性與實用性。在圖紙會審中,將專業施工交叉的部位施工圖紙進行匯合,尤其是水、電、通風等管線交叉較多的部位進行細化,分析管線交叉情況,以便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圖紙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在項目施工中大量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改善常規施工中質量缺陷。例如,在給排水工程中采用新型管材,在通風部分采用無法蘭連接等,并組織開展新工藝、新技術的培訓、交底。針對項目中引進的新型機械設備,由技術人員依據設備說明書和有關材料進行研究,掌握其安裝方法和操作工藝,并組織QC小組攻堅技術難點問題,促進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在工程中的應用。
在建筑工程中引入危機意識和危機管理,是新時期改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模式,提高建筑工程質量預見性的重要舉措,是風險預防和控制的重要內容。通過引入危機管理,實現建筑工程質量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反思,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發生風險,將質量事故、安全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減少建筑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進而提高建筑施工企業施工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