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剛升入高中的同學會覺得物理學科比較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想讓學生學好物理,一定要調整教學方法,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物理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一些方法,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從而提高物理成績。
[關鍵詞]高中物理;有效性;物理思維
一、要重視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有的物理結論以及定律都是通過了大量的實驗得出來的,所以,物理理論的學習一定要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并且,高中物理的一些理論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通過做實驗可以真正地理解這些理論,從而能在做題的時候應用自如。那么,如何才能將實驗與有效的物理教學結合起來呢?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與要講解的物理理論相結合,創設合適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動手操作實驗,從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理論。
例如,在我教學物理中“自感”這一概念的時候,如果教師只是單一地給學生們介紹導體自身電流變化產生的電磁感應現象叫做自感現象,我們簡稱為“自感”這一概念,學生們很難真正理解.但是,如果教師結合學生們現有的經驗以及所要講授課程內容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們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們在實驗過程中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感受,學生們就很容易理解這個概念,所以在這節課我設計了一個實驗,如圖1所示:
分別讓兩名學生站到圖中所示的a、b的位置,然后,讓學生們去想象當開關s閉合的時候會發生什么樣的后果,當開關s斷開的時候又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讓學生觀察實驗中的兩名同學什么時候會突然松開手,然后說他們有被電擊的感覺。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們就會很迫切的想知道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成功激發了學生們的求知欲望。教師引導學生們進行分析,當開關斷開時,通過鎮流器中的電流突然就變小了,所以,這時線圈兒本身的磁通量就會變少,從而出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鎮流器中產生較大的電動勢,這時就會感受到那種被微弱的電流擊中的感覺,接著再聯系本節課要講的內容,學生們就很容易的自己建立起自感這個概念,從而真正的去理解這一概念。
二、培養學生們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高中物理是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注重學生實驗能力和實驗技能的培養,初中物理的學習側重于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的學習則側重于定量分析,高中物理的定理、規律公式的推導、實驗數據的處理,都要求學生們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如在解決一些磁場電場以及運動粒子的綜合性問題的時候,就會用到方程組進行求解。
例1,豎直面內一傾斜軌道與一足夠長的水平軌道通過一小段光滑圓弧平滑連接,小物塊B靜止于水平軌道的最左端,如圖(a)所示。t=0時刻,小物塊A在傾斜軌道上從靜止開始下滑,一段時間后與B發生彈性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當A返回到傾斜軌道上的P點(圖中未標出)時,速度減為0,此時對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傾斜軌道上保持靜止。物塊A運動的v-t圖像如圖(b)所示,圖中的v1和t1均為未知量。已知A的質量為m,初始時A與B的高度差為H,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空氣阻力。
(1)求物塊B的質量;
(2)在圖(b)所描述的整個運動過程中,求物塊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已知兩物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相等,在物塊B停止運動后,改變物塊與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然后將A從P點釋放,一段時間后A剛好能與B再次碰上。求改變前面動摩擦因數的比值。
學生們多進行這類題目的分析與練習,可以提高分析以及運算求解能力。
三、利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
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教師只給學生們講課本上的知識,帶領學生們做練習題,并不能夠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物理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用物理的思維去分析問題,并進行深入探究,不僅可以給學生們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學會怎樣去分析物理現象。
例如,在講解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的實驗時,我通常會這樣設計自己的教學:(1)閱讀教材第71頁前五段材 料,回答圖2問題:
①物體質量一定,力不同,物體加速 度有什么不同?②力大小相同,作用在不同質量物體上,物體加速度有什么不同?③物體運動狀態改變快慢取決哪些因素?定性關系如何?
(2)關于控制變量法,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為什么用控制變量法來分析 F、m 、a 之間的關系?
(3)實驗的注意事項:
①小車在運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如果不消除摩擦力的影 響會給我們的實驗帶來數據處理上的不必要的麻煩。請你根據圖3解釋一下如何平衡摩擦力?
②實驗中測量小車的加速度是根據打點計時器打出來的紙帶計算出來的,你還記得打點計時器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嗎?
③如圖4所示是一條打出 來的紙帶,請簡要說明一下如何計算加速度
(4)在本探究實驗中,為什么可用兩車的位 移之比表示加速度之比?
由淺入深逐步地給學生設置問題,不僅可以適合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而且他們會更好地理解、探究問題,從而發散他們的思維,也幫助他們對以后實驗問題進行同樣方法分析。
高中物理確實很難,很多的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很吃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的特點,要從整體出發,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學生愛上物理學科,從而提高物理的教學成績。
參考文獻:
[1]高峰,周熠,張登玉等.論新課標下基礎物理教師的綜合素質[J].科技資訊,2008,(11).
[2]單曉峰.教學反思——教師成長的階梯[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7,(5).
[3]張立杰.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淺談[J].物理世界.2016,(02).
(責任編輯 陳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