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魯迅閱讀及其共鳴"/>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追隨偉大的傳統
——莫言的魯迅閱讀及其共鳴

2019-12-04 14:08:22王學謙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3期

王學謙

在當代作家之中,莫言與魯迅具有維特根斯坦所說的“家族性相似”,這不僅體現在那種大膽的天馬行空的藝術追求,那種銳利、強悍的摩羅情懷,那種懷疑精神、批判性精神等許多重要方面,即使從作家閱讀與創作的關系上看,也能看出莫言與魯迅的重要聯系。如果對莫言有比較多的閱讀和了解的話,就不難發現,莫言對魯迅的閱讀伴隨著他的文學生涯,魯迅作品就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他。莫言童年的文學閱讀就接觸了魯迅,成為小說家的莫言曾經在魯迅文學院學習,又通讀《魯迅全集》,從魯迅作品中汲取創作靈感,和魯迅研究者孫郁對談魯迅。莫言在許多文章中談論魯迅及其作品,對魯迅有高度的認同和共鳴,其中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兩篇專門談論魯迅的文章:《誰是復仇者?——〈鑄劍〉解讀》(1991)、《讀魯迅雜感》(2000)[注]莫言的《讀魯迅雜感》,結尾標注的創作時間是“1996年12月1日深夜”,發表于《長城》2000年第6期,標題為《讀魯雜感》,后收入散文集《寫給父親的信》(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標題也是《讀魯雜感》,后又收入散文集《會唱歌的墻》(作家出版社,2005年),標題改為《讀魯迅雜感》。。我以為,這樣去理解莫言并不意味著把他看成是魯迅的影子或活的注腳,這對兩者來說都不夠尊重,而是追尋、體味莫言與魯迅、“五四文學”傳統之間的深度精神關系,在更大的文學背景中加深對兩者的理解和認識。

一、童年讀魯迅:和那些“紅色經典”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當代作家中,莫言的文學閱讀視野是相當開闊的。讀莫言的散文、創作談或訪談錄之類的文字,就很容易發現他的閱讀蹤跡。如上世紀80年代對福克納、馬爾克斯的閱讀,對于莫言的寫作影響相當大,莫言那汪洋恣肆的感覺化寫作和魔幻寫作,與福克納、馬爾克斯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莫言曾對日本學者吉田富夫說出了一系列他所喜歡的閱讀過的外國作家,除了馬爾克斯、福克納之外,還有托爾斯泰、肖霍洛夫、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水上勉、卡夫卡、大江健三郎等人的作品。川端康成《雪國》里的狗直接啟發了他《白狗秋千架》中的那條白狗的寫法。肖霍洛夫筆下的那大片的葵花地讓他難以忘懷。就中國文學而言,他讀過《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等,也談論過這些作品對他的影響,但是,古典作家中蒲松齡、司馬遷對莫言影響更大。莫言經常談論蒲松齡對他的影響和啟發,而且,專門談過司馬遷的《史記》,對司馬遷將自己的愛憎注入《史記》給予很高的評價。那么,在“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的現代作家之中,莫言坦言讀魯迅作品比較多,魯迅對他的影響也比較大。

莫言童年時代就喜歡閱讀文學作品,是個地道的文學少年。他當時接觸過《魯迅作品選》和“文革”前教科書上的魯迅作品。莫言的大哥管謨賢回憶說,當時,莫言閱讀的主要是“紅色經典”和古典名著,也讀到了魯迅作品,就是《魯迅作品選》中的作品。這部魯迅選集,是他大哥管謨賢的。

魯迅的《藥》給莫言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并且使他產生一種不同于“紅色經典”的感覺:

童年的印象是難以磨滅的,往往在成年后的某個時刻會一下子跳出來,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藥》里有很多隱喻,我當時有一些聯想,現在來看,這些聯想是正確的。我讀《藥》時,讀到小栓的母親從灶火里把那個用荷葉包著的饅頭層層剝開時,似乎聞到了饅頭奇特的香氣。我當時希望小栓吃了這饅頭,病被治好,但我知道小栓肯定活不了。看到小說的結尾處,兩個老婦人,怔怔地看著墳上的花環,心中感到無限的悵惘。那時我自然不懂什么文學理論,但我也感覺到了,魯迅的小說,和那些‘紅色經典’是完全不一樣的。[1]

《鑄劍》的奇譎也給莫言的印象也很深。他在談《鑄劍》的時候說:

我讀魯迅比較早,要感謝我大哥。他上大學后,讀中學時全部的教材都放在家里。我沒書可看,只好看他的教材。當時中學課本選了很多魯迅的作品,小說有《故事新編》里的《鑄劍》,雜文有《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我最喜歡《鑄劍》,喜歡它的古怪。[1]

我很小的時候,便從大哥的中學語文課本上讀到了這篇小說。許多年后,還難忘記這篇奇特的作品對于一個‘文學少年’的心靈產生的巨大震撼。盡管當時并不能看懂這故事,但依然感受到了這作品是一種對人生的重大啟示。那冷如鋼鐵的黑衣人形象,今生大概難以忘懷。[2]

與莫言同屬一代的吳福輝說,當年課文上確實有這篇文章。莫言后來提到讀《狂人日記》時的恐懼心理:

不認識的字很多,但似乎也并不妨礙把故事的大概看明白,真正不明白的是那些故事里包含的意思。第一篇就是著名的《狂人日記》,現在回憶起那時的感受,模糊地一種恐懼感使我添了許多少年不應該有的絕望。恰好那個時代正是老百姓最餓肚子的時候,連樹的皮都被剝光,關于人食人的傳聞也有,初次聽到有些驚心動魄,聽過幾次之后,就麻木不仁了。[3]125

在文革時期,莫言也讀魯迅:

那時的書,除了毛選之外,還大量地流行著白皮的、薄薄的魯迅著作的小冊子,價錢是一毛多錢一本。我買了十幾本。這十幾本小冊子標志著我讀魯迅的第二個階段。這時候識字多了些,理解能力強了,讀出來的意思自然也多了。[3]125

他知道魯迅的文章在被選入中學課本的時候,也是被刪掉一些內容的。

我們知道,莫言的童年生活對其創作具有重大意義。“大躍進”以及之后的“大饑荒”“反右”“文革”等對莫言構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我們能夠在莫言的各種演講、創作談、散文和大量的小說中感受到這種影響。莫言在一次演講中說,“饑餓和孤獨是我創作的財富。”[4]7在莫言的許多文章和作品中,都涉及莫言童年貧困、饑餓的體驗:只有冬天才能穿上破衣爛衫,其他季節往往是赤身裸體:

我的肚皮仿佛是透明的,隔著肚皮,可以看到里邊的腸子在蠢蠢欲動。我們的脖子細長,似乎挑不住我們沉重的頭顱。[4]70

這種兒童形象和《透明的紅蘿卜》(1985)中的黑孩兒非常相似。莫言曾經因偷生產隊的蘿卜而被父親毒打,這也是《透明的紅蘿卜》的素材,《透明的紅蘿卜》中黑孩兒對蘿卜的幻覺來自于饑餓,還有黑孩兒那沉默的孤獨,他無法與周圍的人進行交流。莫言的家庭是個大家庭,這種傳統的大家庭生活,也使莫言感受到世態炎涼,感到人心、人性的濃重陰影。莫言感到,在這個13口人的大家庭中,爺爺奶奶偏心,喜歡他嬸子,母親干活雖然最多,卻不受待見。莫言自己不會干活,在爺爺奶奶的眼里,簡直是狗屎不如。盡管爺爺奶奶有時表白自己的公平,但是,莫言卻覺得缺乏真誠。這是鄉土社會大家庭很難避免的東西。

我家是一個比較大的農村家庭,我的父親在舊社會讀過幾年私塾,在農村算是知識分子。父親頭腦中封建的意識很重,使這個家庭非常嚴謹和保守,我父親和我叔叔成家以后,有了很多孩子,為了滿足祖父母三世、四世同堂的愿望,一直到了十三口人的時候還沒有分家。家里孩子很多,同樣都是孫子、孫女,在祖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這種大家庭的生活使我感到世態炎涼,當然極度的貧困也是家庭產生矛盾的重要原因。[5]

“文革”爆發以后,莫言不得不輟學參加勞動。他感到孤獨、自卑,不愿意說話,也不善于表達,懦弱,怕見人,卻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他和牛羊在一起的時候,喃喃自語,聽著草叢里的蟲鳴,聞著青草的氣味。他的短篇小說《枯河》(1985)寫到了虎子被父親、哥哥毒打致死。時代扭曲了父親、哥哥的性格,他們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哪怕是出于自保,也會爆發出驚人的怒氣和暴力。短篇小說《罪過》(1987)里的那種人性拷問頗有魯迅意味,其中也寫到父母對子女的偏心。莫言痛苦而悲慘的童年,使他對人生、人性和社會時代有更深切的感覺和體驗,而閱讀魯迅所產生的那種“和那些‘紅色經典’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和感覺,那種恐懼感,也無疑給莫言埋下了一種悲劇、叛逆和反抗的種子。這和魯迅也有些類似,魯迅童年時期經歷了從小康之家墮入困頓的慘痛經歷,從而使他感到了世態人心的陰冷。

二、《我的墓》:用《墳》的含義為第一篇小說集作序

莫言的第一部小說集《爆炸》,共收8篇短篇小說,1988年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其中,《島上的風》《雨中的河》《流水》《白鷗前導在春船》這4篇,是1985年以前創作的,是莫言創作初期的習作;另外4篇:《爆炸》《金發嬰兒》《草鞋窨子》《斷手》是1985年莫言成名之后的創作。在《透明的紅蘿卜》和《紅高粱家族》之后,莫言成為文壇引人注意的青年小說家,成為批評界焦點性的青年新銳作家。無論談論尋根文學,還是先鋒文學,抑或談論馬爾克斯、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等,人們往往會涉及莫言。第一部小說集的出版,自然為莫言所重視。

莫言自己為《爆炸》寫一篇序言,題名為《我的墓——小說集〈爆炸〉自序》,取魯迅雜文集《墳》的含義。莫言用幽默略帶自嘲的口吻說:大家不要笑話我,把《墳》改成《墓》,并不是我喜歡東施效顰,而是太喜歡魯迅《墳》的含義了。《墳》的題目有何寓意呢?在雜文集《墳》中,魯迅收錄了《人之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留日時期的幾篇舊作。這些文章都是用文言寫的,而且因為受章太炎的影響,遣詞造句古奧、艱澀。對這些文章,魯迅是一種矛盾的雙重態度,“還想將糟粕收斂起來,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戀。”[6]4那種艱澀古奧的文章,在魯迅看來,無疑不可取,應該刪除才好,但是,其中的精神內容,卻是魯迅難以割舍的。這些作品是魯迅面向世界汲取文學、文化營養的結晶。拜倫、雪萊等摩羅詩人,尼采、克爾凱戈爾、叔本華、施蒂納等,都對于魯迅的文學、思想構成重要的影響。他們在魯迅心中的地位實在太高了,已經融入了魯迅的血肉之中。

莫言采取了魯迅“墳”的象征含義,反省自己過去的作品,一方面珍視它的有價值之處,另一方面埋葬那些劣質的東西。他以生動、幽默的語調講訴了自己一段經歷,總結既往的創作,表達了未來寫作的決心。在《我的墓——小說集〈爆炸〉自序》中,莫言說自己在農村供銷社當臨時售貨員時,經常偷酒喝,并以摻水的方式掩蓋。然后,醉醺醺地騎車回家,結果遭到大家的報復。人們在他經常路過的地方給他堆個“墳”,又給他一頓暴揍。莫言說,自己用這個“墓”,反思自己早期的創作,埋葬了早期的8篇小說。他認為,這些作品在感情上是摻假的,摻假一旦養成了習慣,創作就會一錢不值。莫言還具體地指出:《島上的風》《雨中的河》的感情是虛假的,不算藝術,把這種20世紀80年代初期流行的小說樣式,收入《爆炸》,供人批判。這種小說,故事無論故事編得多么圓滿,語言表達得無論怎樣花哨,手法無論玩弄得怎樣花樣翻新,都是缺少藝術感染力的劣質小說,《流水》《白鷗前導在春船》兩篇,盡管里邊的感情是真實的,卻缺乏深刻性。

三、通讀魯迅:在困惑、焦慮之際從魯迅身上汲取力量

莫言1985、1986年因“紅蘿卜”、“紅高粱”迅速成名,但是,很快莫言就進入一個困惑、焦慮的創作階段。這里面有來自社會的影響、自我生存方面的壓力,也有來自藝術方面的迷惘、困惑。

1988年,莫言去魯迅文學院學習。莫言本意想學外語,成為一個學者型作家,實際學習起來卻感到困難重重,并非易事。1989年政治風波,也對他構成巨大的沖擊。莫言在《莫言王堯對話錄》中曾經比較詳細地敘述那時的心境:社會不安定,雖然也寫過作品,如《你的行為使我們恐懼》(《人民文學》1989年6期),但是,實在是沒有心情寫作。1990年50多天的暑假期間,他住在高密縣城自家的大院子里。大院子很大,有200平方米,種著大片的葵花。他閑著無事的時候,手里拿著蒼蠅拍子,在葵花地里轉悠,打蒼蠅。心里不免想著社會上的事情,想著這個時代,但是,心情總不能寧靜下來,無法認真寫作。莫言曾戲仿樣板戲《沙家浜》,用武俠文體改寫《沙家浜》,結果投稿被退了回來,可惜沒有留下底稿,他把稿子燒掉了。這個暑假,他感到自己陷入了創作的困惑,腦子一片空白,空空蕩蕩,找不到文學語言,甚至感到自己喪失了創作能力。

期間莫言去了一次香港,遇到臺灣作家張大春、朱天心,莫言答應了張大春的約稿,回來之后,寫了《地道》(1991)、《辮子》(1991)、《飛鳥》(1991)、《神嫖》(1991)、《夜漁》(1991)、《靈藥》(1991)、《糧食》(1991)、《翱翔》(1991)、《魚市》(1991)等短篇小說,大部分是模仿《聊齋志異》的傳奇故事。此外,還有《白棉花》(1991)、《戰友重逢》(1991)、《模式與原型》(1992)、《夢境與雜種》(1992)等寫實、先鋒作品。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焦慮中的探索吧。

造成莫言困惑、焦慮的還有市場經濟對文學的沖擊。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文學逐漸失去轟動效應,不再是社會生活關注的焦點,也不再是社會的精神寵兒,商業化、市場化的現實給文學帶來了極大的沖擊,知識分子、作家紛紛下海,或涉足更有利潤的行當,作家從精神的高峰跌入現實“一地雞毛”的灰暗體驗,這對莫言也構成了不小的影響。在《莫言王堯對話錄》中,莫言曾經向王堯表達了這樣的體會:1989年是中國新時期文學的一個分界線,整個80年代,社會對文學懷有極高的熱情,但是,1989年之后,社會發生重大調整,進入了商品經濟社會,知識分子下海經商,文學不再受到普遍的關注。他自己雖然感到自己不可能放棄寫作變成商人,卻難以安心靜氣地坐下來寫作了。他也曾嘗試進入市場,涉足影視劇創作,但并不成功。

給莫言壓力最大的也許是來自文學本身的原因。莫言是在先鋒潮流中崛起的作家,也是最具先鋒文學精神的作家之一。20世紀80年代中期崛起的先鋒大潮,是新時期文學最具文學性的文學潮流。它與尋根文學一起將新時期文學的品質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沒有先鋒文學,新時期文學很難獲得突破性的進步。當代優秀作家大都受益于這種先鋒文學潮流,尤其是“50后”、“60后”的那些作家。因而,有人將1985年看成是新時期文學的真正開始,這是不無道理的。如果說《透明的紅蘿卜》等一批短篇小說的先鋒步伐比較謹慎的話——比較傾向于尋根文學,那么,從《紅高粱》(1986)開始,莫言便在先鋒的道路上左沖右突,一路奔騰。莫言1985年發表《天馬行空》,這篇近似于文學宣言似的短文狂放不羈,就連語言表述也先鋒性十足。《紅高粱》是尋根,但更是先鋒。爺爺奶奶的生命力雖然帶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但是,他們的奔放、兇悍的性格卻更接近尼采那種“超善惡”的個人主義英雄,歷史秩序、目的也被瓦解,人以自己的身體衡量萬物和世界。這和那種按照歷史秩序、文化進程和目的所提倡的啟蒙思想有著巨大的差異。《紅高粱》的成功給莫言帶來了巨大的文學聲譽和社會影響,也極大地激發了他的文學熱情和先鋒探索精神。莫言的本性更具有先鋒性。此時莫言更加自信和富有激情,在先鋒的道路上繼續遠行,探索、反叛,鋒芒畢露。然而,當他的《紅蝗》(1987)、《歡樂》(1987)和短篇小說《貓事薈萃》(1987)等發表之后,卻遭到了批評界前所未有的激烈批評。賀紹俊、王干等都撰文批評莫言。據莫言說,天津有一家報紙整版批評他。王干的批評尤其尖銳、猛烈,他認為莫言的先鋒探索是“反文化的失敗”,莫言在《紅高粱》之后就出現了“感覺疲軟癥”:

莫言所出現的性靈衰竭,感覺虛泛,本源于內在的蒼白和空虛,這種軟弱和虛泛是脫離了理性文化之柱產生的。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離開了理性的支撐是不可能存在下去的。[7]

至少現在看來,這種反文化的做法并沒有使中國作家能夠釋放出更多的生命能量,獲取更多的創造自由,反而會削弱了中國文學的力量,渙散一些作家的心理結構、文化結構乃至感覺結構,影響他們的潛力充分發揮和表現。[7]

這讓莫言非常困惑。實際上,20世紀80年代文壇對于先鋒文學一開始就充滿著猶豫和矛盾的心態。人們一方面渴望先鋒的那種突破和變革,另一方面似乎又難以接受先鋒的那種顛覆性。長久以來的心理習慣,使很多人都難以面對真正的先鋒精神。他們眼中的先鋒還是像劉索拉那樣,在某種既定框架甚至古典主義原則約束下的先鋒,或者像馬原那樣,僅僅在技巧上有些花樣翻新、無傷大雅的“敘事圈套”,像莫言那樣猛烈地顛覆傳統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先鋒精神,那種無法無天、牛鬼蛇神、屎尿橫飛的激情探索,很難被接受。莫言此時創作的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莫言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也無人問津。引人注目的青年作家,在這樣短的時間里就被拋到一邊,莫言不能不感到困惑、郁悶和焦慮。

正是在這種背景和心境之下,莫言開始通讀《魯迅全集》,并有意模仿魯迅進行創作。莫言說:

因為一篇《歡樂》,受到了猛烈的抨擊,心中有些苦悶且有些廉價的委屈,正好又得了一套精裝的《魯迅全集》,便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通讀一遍。當然這所謂的“通讀”依然是不徹底的,如他校點的古籍、翻譯的作品,粗粗瀏覽而已,原因嘛,一是看不太懂,二是嫌不好看。這一次讀魯,小有一個果,就是模仿著他的筆法,寫了一篇《貓事薈萃》。寫時認為是雜文,卻被編輯當成小說發表了。現在回頭讀讀,只是在文章的腔調上有幾分像,骨頭里的東西,那是永遠也學不到的。魯迅當然是天才,但也是時代的產物。[3]125-126

《貓事薈萃》模仿魯迅的散文《狗·貓·鼠》,文體、語言腔調、意蘊等都明顯留下了魯迅的痕跡,一方面嬉笑調侃、指桑罵槐,借動物世界諷刺人世,另一方面又涉及自然,揭示了一個更大的世界——自然的悲劇。李潔菲很快就發現了莫言語言上的變化——從緊張的感受性語言到從容淡定的白描語言,認為莫言語調有幾分魯迅味道,莫言開始“揣摩魯迅”了。[8]通讀《魯迅全集》,還對《酒國》(1993)及后來的《檀香刑》(2001)的創作構成重要影響。《酒國》有莫言深切的現實體驗,但魯迅也給他不小的啟發。《酒國》是對魯迅的“戲仿”和“敬仿”。據莫言自己的回憶:

《藥》與《狂人日記》對《酒國》有影響。《酒國》是1989年下半年寫作的,對于巨大的社會事件,每個中國人都會受到影響。作為一個小說寫作者,我對這一事件不可能漠然視之,也在思考一些問題,盡管膚淺,但也在思考。一個寫小說的人還是應該用小說來發言。[1]

《酒國》中“吃嬰兒”的情節設計顯然來自《狂人日記》的“吃人”,金元寶起大早去賣孩子那段的筆調則明顯是對《藥》的模仿。《酒國》強烈的現實批判和深刻的人性——靈魂拷問也和魯迅文學精神步調一致。在作品中,文學青年李一斗對魯迅精神的效法是一種“戲仿”,是莫言對李一斗的諷刺,也是對文學中沽名釣譽、虛假浮夸的嘲諷。李一斗最后進入酒國市的宣傳部,由學習魯迅的文學青年變成酒國市的干部,這種性格的迅速轉變,一方面意味著李一斗學習魯迅的虛假、輕浮,另一方面則暗示了酒國的“吃人”。酒國市足以將任何異己性的對立者消解、融化,變成它的維護者。作品中的作家莫言也經不住酒國的誘惑,在酒國大吃大喝,享受得非常愜意、舒服,則明顯帶有魯迅式的自我剖析:自己也是吃過人的人。

在談到《檀香刑》創作的時候,莫言認為,魯迅筆下的“看客”對他有重要的啟發。在《莫言孫郁對話錄》(《魯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0期)里,莫言說:創作《檀香刑》固然是寫歷史,實際上是寫當代,寫人心。魯迅對“看客”的心理剖析、敘述,對《檀香刑》的創作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我以為,《檀香刑》的酷刑敘述,是莫言一貫具有的先鋒個性的寫照和擴大,同時又契合著魯迅的直面慘淡人生,正視淋漓鮮血的惡魔精神。酷刑與殘酷在魯迅文本之中也有不該忽視的敘述。《狂人日記》《藥》《鏟共大觀》《〈阿Q正傳〉的成因》《電的利弊》《病后雜談》等作品都涉及殘酷和酷刑。這種酷刑、殘酷敘事一方面是對極權專制非人性的尖銳批判,一方面又是深沉的靈魂拷問。魯迅文學的突出特征就是“靈魂拷問”。莫言經歷了“《豐乳肥臀》事件”的痛苦折磨和煎熬,對“文革”之惡、人心之毒、人性險于山川,比之以往有了更為痛切的觸及靈魂的體驗,于是,他歷時五年,完成了這部堪稱偉大的巨制。《檀香刑》是歷史小說,更是一部“靈魂拷問”的大書。如果要問莫言在哪些方面發展了魯迅,我的回答是:“靈魂拷問”之深廣就是其中最博大、最深刻、最重要的發展。《檀香刑》以一種高度的故事性、戲劇化的方式,向著人的靈魂的黑暗深淵進行深切而廣泛的探測。故事變成了一把鋒利的解剖刀,從皇帝、女皇帝、宮女到臣民再到殖民者,乃至造反的義和團大師兄,無不成為剖析的對象。隨著血肉飛濺、腦漿迸裂的血腥敘述,形形色色的人一個個現出了原型,變成了兇猛的野獸,人性的天空飄滿了難以驅逐的沉沉黑暗。趙甲、孫丙、媚娘、小甲等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又將這種拷問推向深處。這是中國文學從未有過的一次重大行動。這種拷問直至虛無的邊線。在虛無的悲哀中,又能聽到莫言悲憫的心顫。

1991年,莫言發表《鑄劍》短論——《誰是復仇者?——〈鑄劍〉解讀》,也是魯院學習和閱讀魯迅的結果。據給莫言上課的吳福輝回憶:

1991年8月,莫言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3期上發表了一篇短論《誰是復仇者——〈鑄劍〉解讀》。這并不是他真正的投稿,卻是我當年在北京各校兼課的自然結果。莫言此文和劉震云、雷建政、李平易、王連生各一文共計五篇都發在一個欄目上,他是首篇。欄目叫做‘當代作家談現代作家’,名稱現在看似陳舊了,“現代”“當代”分得太清,但意思是明白的。我當時掌管《叢刊》編輯部,此期我又是責編,于是在第一次開辟的這欄目前特意加了《作家接受作為一種“讀者效應”》的短文,權充編者按。[9]

《鑄劍》很容易引起了莫言的濃厚興趣和強烈共鳴。首先,《鑄劍》取材于神話傳說,激情、浪漫、詭譎、傳奇、象征和兇悍,體現了魯迅極為個性的敘述風格,和莫言的魔幻現實主義敘述大體可以算作是一種文學類型,都可以納入到浪漫——現代派或先鋒文學范疇之內。莫言在新文學傳統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能夠增強對自己先鋒性文學風格的自信。莫言不止一次地說,《鑄劍》是魯迅最好的短篇小說,超過了魯迅的其他小說。他認為《鑄劍》是典型的現代小說,里面包含著現代小說所具備的所有因素,諸如黑色幽默、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等等。其次,對魯迅“復仇”精神的同情性理解,并由此透視魯迅文學精神。莫言認為,在《鑄劍》里,三顆頭顱之間搏斗的情節,就如同意象一樣,體現出魯迅的文學精神,魯迅是冷到發燙,熱到冰冷的性格。這種性格和精神,恰恰是魯迅一貫具有的復仇精神。魯迅自己就是一個復仇者,黑色人宴之敖者就是魯迅性格、精神的典型折射。魯迅又是“看透了的英雄”,這種“看透”是魯迅之為魯迅的重要因素。這種虛無的悲劇感作為魯迅文學的重要因素與莫言產生巨大的共鳴,對莫言構成巨大的影響。深入思考莫言作品,那種深沉的悲劇感中包含著一種虛無感,兩者混合,構成巨大的美感張力。

后來莫言把《鑄劍》看成了影響他創作的最重要的短篇小說之一。在《獨特的聲音——〈我所熱愛的十篇小說〉序》中,莫言列舉了10篇小說,首篇就是魯迅的《鑄劍》,其他9篇是:顯克微支的《燈塔看守人》、胡里奧·科塔薩爾的《南方高速公路》、喬伊斯的《死者》、勞倫斯的《普魯士軍官》、馬爾克斯的《巨翅老人》、福克納的《公道》、屠格涅夫的《白凈草原》、卡夫卡的《鄉村醫生》、水上勉的《桑孩兒》。

1995年莫言發表《豐乳肥臀》并獲“大家·紅河文學獎”,獎金10萬元。《豐乳肥臀》很快引起文壇的關注和討論,但令莫言始料不及的是,竟然出現了一批文革式的大批判文章,激烈指責《豐乳肥臀》的歷史敘事和政治立場:彭荊風的《〈豐乳肥臀〉:性變態的視角》(《文學自由談》1996年第2期)、《視覺的癱瘓——評〈豐乳肥臀〉》(《文藝理論與批評》1996年第5期)、《莫言的槍投向哪里?——評〈豐乳肥臀〉》(《求是·內部文稿》1996年第12期)、《莫言的投槍——評〈豐乳肥臀〉》(《中流》1996年第7期)、陶琬的《歪曲歷史,丑化歷史——評小說〈豐乳肥臀〉》(《中流》1996年第7期)、汪德榮的《淺談豐乳肥臀關于歷史的錯誤描寫》(《中流》1996年第7期)、賽時禮的《評小說豐乳肥臀》(《中流》1996年第9期)、《中流》記者的《文壇的墮落和背叛——山東高密戰斗過的老紅軍、老八路看豐乳肥臀》(《中流》1996年第12期)、李叢中的《批評〈豐乳肥臀〉之后的感慨》(《中流》1997年第9期)、《聽大家的,還是聽大家的》(《中流》1996年第12期)、《大家對〈豐乳肥臀〉的評語》(《云南當代文學》1996年第32期,《中流》1996年第11期轉載)。這些文章大部分刊發于1996年的《中流》。莫言因此離開了部隊,甚至間斷了自己的創作。有一年多的時間,莫言幾乎沒有什么作品發表,直到1997年下半年才逐漸有所恢復。

但是莫言的內心卻充滿了不平和憤怒。他寫下了《讀魯迅雜感》,總結了自己閱讀魯迅的過程,借魯迅酒杯澆灌心中塊壘,以《狂人日記》般的“吃人”體驗,以“瘋言瘋語”的狂人姿態,揭示“大躍進”、文革的“吃人”,痛斥現實中依然存在的“文革”思維和心態,同時也顯示出他對魯迅精神的認同和堅守。在《讀魯迅雜感》中,莫言回憶自己七八歲時第一次讀《狂人日記》的恐懼心理,并以一個賣狗肉的傻子,把當時的“饑餓”與“吃人”聯系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亚洲九九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三级影院| 欧美午夜网|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婷婷激情五月网|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91青青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91蝌蚪窝| 亚洲一区毛片| 亚洲αv毛片| 成人小视频网| 日本三区视频|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综合|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在线中文字幕网|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制服无码网站|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婷婷伊人五月|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91丝袜|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午夜在线不卡|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久久综合干|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亚洲手机在线|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91av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综合网址|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成年人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中文字幕 91|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伊人成人在线| 狠狠色综合网| 一级全黄毛片| 99成人在线观看| 天天躁狠狠躁|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