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付農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是國家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范區,在農業社會化服務改革過程中,積極開展服務組織創新和機制創新,組建鎮域性的家庭農場服務聯盟,以家庭農場和種植小農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發揮各自優勢,相互合作,互助共生,全面提升為農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有效解決了“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問題,探索了一條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新路子。
姜堰區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領辦為前提,大力引導村級為農服務綜合體建設。村級為農服務綜合體主要以村集體領辦的合作社形式建設和存在,硬件上以建設農機具庫、糧食烘干房和投入品倉庫為主,服務對象主要覆蓋村域范圍的農業經營主體,每個為農服務綜合體的建設投入一般在150萬~200萬元。2018年,姜堰全區以333公頃左右為服務單元,建成了101個村級為農服務綜合體,建成農機具庫6.36萬平方米、糧食烘干房3.18萬平方米、投入品倉庫2.35萬平方米。在完成村級服務綜合體建設基礎上,為解決其服務功能單一、輻射范圍不廣的問題,每個鄉鎮內又優選1~2個地理位置優、服務組織全、輻射能力強的綜合體,廣泛吸納家庭農場、小農戶、農機植保專業合作社、農業服務企業等主體聯合組建成鎮域性的家庭農場服務聯盟,開展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聯合,為聯盟成員提供綜合性的社會化服務。目前,全區16個鄉鎮已組建家庭農場服務聯盟20個,實現了全區農業鄉鎮全覆蓋。
組建鎮域性的家庭農場服務聯盟,將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廣泛聯合在一起,把為農社會化服務的供需雙方變為服務聯盟的內部成員,既提高服務效率,又滿足互利共贏發展需求。一是吸納家庭農場互助服務。一些家庭農場農機具充足,除了滿足自有農場“耕、種、插、防、收”需求外,還可為其他農場和小農戶提供服務,在組建服務聯盟時,這類農場既是聯盟內為農服務的需求方,也是提供服務的供給方。二是吸納合作組織專業服務。農機、植保專業合作社具有較高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在服務聯盟內作為社會化服務的主力軍,帶動和聯合家庭農場一起,為其他家庭農場與小農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統籌開展專業化服務。三是吸納市場主體綜合服務。種子、農藥、肥料的生產與銷售企業進入聯盟,可以提供便捷有效的產前服務。糧食購銷、加工企業進入聯盟,可以提供直接供銷的產后服務。更重要的是,市場需求直接傳導給生產主體,助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是吸納科研院所指導服務。區鎮兩級農技推廣部門為聯盟提供技術支撐,負責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聯盟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研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示范應用先進技術,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
家庭農場服務聯盟在運作過程中,建立健全組織、財務、安全等各項管理制度,建立服務臺賬,規范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服務收費,實行股份制運作,經營收益按股分紅,規范化的管理調動了各方積極性,促進了聯盟的健康發展。一是提升多樣服務能力。每個聯盟都具備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機具存放、機械化耕作、秸稈還田、水稻集中育秧和機插秧、統防統治、糧食烘干等全程服務能力,還積極拓展農資配供、訂單種植、糧食統銷、農技培訓以及金融、保險、電商、勞務、品牌創建等服務內容。二是集中開展農資配供。借助供銷系統力量,服務聯盟年底集中與藥肥銷售商議價談判,確定來年農資配供品種和數量,節省成員購買費用。同時,家庭農場主、小農戶和植保合作社、鎮級服務聯盟、區級回收站組織形成了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網絡體系,提升了農業廢棄物利用率。三是著力帶動訂單種植。根據區糧食購銷總公司訂單需求,服務聯盟與家庭農場等簽訂種植訂單,由姜豐種業公司提供優質良種,糧食購銷總公司以高于市場價收購后進行專倉收儲、適時銷售,銷售獲益再進行二次分紅,2019年僅優質專用麥訂單達2000多公頃,平均每公頃增收1050元。四是積極舉辦“三新”培訓。每個聯盟建立一個高質創建和綠色防控示范方,不定期組織現場觀摩,全區形成了多點開放的田間大課堂,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培訓。服務聯盟根據病蟲害情況,集中力量在最佳時間統一使用低毒、高效、無公害、無殘留的生物農藥進行及時有效防治,2018年藥肥同比減施8.8%、5.2%。
組建服務聯盟,彌補了區域內的家庭農場和種植小農戶普遍缺乏全程社會化服務的短板,促進了生產主體和服務主體抱團發展,實現了農業生產提質增效。一是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服務聯盟通過統一購買農資,統一提供植保、農機服務,不僅提高了農產品質量,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有效規避了自然、市場各類風險。2018年秋收期間,聯盟牽頭實施的服務,機收費900元/公頃、烘干費140元/噸,均比市場價低20%以上。二是加速了先進技術應用。僅用3年時間,全區南粳9108優質水稻的種植比例提升到了86%,糧食烘干問題得到了全面解決,精確定量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生物防治、稻田綜合種養等技術得到快速應用,科技貢獻率達到68%。三是提升了農業綜合效益。通過服務聯盟輻射帶動,“規模養殖+家庭農場”“有機肥+生物農藥”等生態循環模式加快發展,“姜堰大米”通過國家地理保護產品認證,成為遠近聞名的搶手貨,提升了農業綜合效益。四是助力了脫貧攻堅工作。服務聯盟利用土地流轉溢出面積可以增加村集體收入,通過提供機具存放、烘干代儲、集中采購、訂單銷售等多種服務增加經營性收入,再反哺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在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不忘扶持小農戶成長,成為全區脫貧攻堅的一項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