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璟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于信息日益增長的需求,新媒體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逐步為人們所熟知,也逐步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新媒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全方位的影響。從編輯角度來看,新媒體能夠協助約稿、審稿、編稿等業務工作;而在傳播方面,新媒體還可以使繁雜的手工勞動得以舒緩減輕。
保羅·萊文森曾表示:“媒介進化是一種系統內的自調節和自組織,其機制是補救媒介,即后生媒介對先生媒介有補救作用。”在前口語傳播時代,人類只能通過肢體語言及感官來進行信息的傳播[1]。19世紀下半葉,人們發明了廣播、電話、留聲機、攝影機等電子媒介,隨即進入了非語言傳播時代,單一化的文字媒介逐步被替換為音頻、圖像或視頻,大大提升了傳播效果。
如若想要更好地使新媒體得以運營,新媒體效益最大化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因素,這便對從業者有了較高的要求,必須要有新媒體素養。然而,事實上科技期刊編輯在新媒體素養的養成上尚不夠完善,需要一套合理有效的機制。對于科技期刊編輯新媒體素養的培育,筆者認為,其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新媒體類別主要包括互聯網新媒體、網絡電視、網絡廣播、網絡報刊雜志、手機新媒體等。能夠準確熟練地將各類新媒體工具予以運用,并且通過它們來進行信息的傳播,無疑是新媒體素養的關鍵之處,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談及綜合能力,它指的是能利用新媒體工具在采編流程中形成整體的謀劃。在新媒體時代,編輯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普通常規的編校工作,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實際情況以及國內外研究成效進展,有針對性地進行策劃分析。這樣便體現了綜合能力在新媒體工作中的重要性[2]。新媒體技術的出現為編輯提供了一些非常便利且優越的條件,通過新媒體終端,檢索出各式各樣的不同科技信息平臺的尖端科技信息,之后,又通過編輯這個職位優勢來進行選題,最后,以不同的媒體作為橋梁,進行信息的發布,以逐步吸引讀者的眼球。由此不難看出,綜合性地應用新媒體工具的確是培養新媒體能力及素養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對于新媒體素養的培育,首先,可以在每年組織一些與新媒體從業相關的全國統一考試,通過考試來作為績效評定的參考依據。不斷充實學習,定期培訓掌握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其次,可以將新媒體素養的培育課程作為編輯學科建設的一個最為重要的部分。一般而言,可以由行業主管單位來進行牽頭,并且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同時結合期刊工作的主要特點,開展一些常規化的新媒體素養課程[3]。通過對不同課程的學習,將新媒體素養潛移默化地灌輸滲透至期刊工作者的意識當中,較為切實可靠地使新媒體素養得以不斷提高。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期刊編輯知識的學習和檢驗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看來,唯一的標準便是通過考試。由此可見,不斷加強編輯的學習自覺性,并且規范學習過程,在新媒體素養的培育中的確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現如今,新媒體的普及及其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較為直接地對學習者產生了影響,我國媒體受眾新媒體素養普遍不夠高,而作為文化傳播領域的領頭羊,科技期刊需要迫切地提高編輯主體的新媒體素養,對于新媒體素養內容的研究也已逐步成為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全新課題。
[1]崔金貴,盛杰,談國鵬,顧艷,劉倫,劉星星. 編輯的新媒體素養培養[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07):970-974.
[2]孫衛國,祝智庭.媒體素養教育:現代教育新理念——國內外媒體素養教育概覽[J].電化教育研究,2006(02):18-23.
[3]甘險峰,張成良.新媒體素養教育的自組織境域研究[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38(5):149-153.
(作者單位:中國環境報駐山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