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梅
《九年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指出體育教育教學應當貫徹素質教育和健康教育,圍繞學生的需求,展開個性化、新穎化的教學實踐,培育學生的創造精神和體育水平。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由于學生年級偏小,無法接受常規的體育教學模式,通過引入師親合作與卷入式教學能夠改善當前的教學現狀,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卷入意為吸引、參與,卷入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從學生的主觀體驗角度來設計和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狀態之中。
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是指針對于1~4年級學生的教學工作,他們的身體處于發育的平緩過渡期,身體素質相對較差,教學應當以正規且系統的整合訓練為主,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情感意志與體育精神,讓學生探索快樂的體育世界。
興趣是教學的強推力,以興趣為引導的教學工作能夠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育需要教師科學的安排,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設計安排教學內容,實現卷入式教學。在師親合作的小學低年級體育卷入式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主題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體育運動。
耐力訓練、力量訓練以及敏捷訓練等內容都需要學生堅韌的情感意志,才能逐步加強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發育和成長。在師親合作——小學低年級體育卷入式教學的開展中,教師應當避免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弱化對學生的技術動作規范要求強度,讓學生在安全運動的前提下能夠以娛樂的形式來自主運動,避免學生對活動場地和項目的陌生感,給予學生正向的心理暗示,讓學生自信且輕松地參與到運動游戲中。
體驗是卷入式教學的重要途徑,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了解體育運動對人體發育和自身成長的重要意義。對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體驗空間。
小學低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往往會提出很多新奇的想法,這是學生展現個性、深化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觀察和挖掘,促進學生的智力和技能,保護好學生好奇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在球類的介紹和認識上,教師就可以多鼓勵學生模仿和參與游戲,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找到自身的興趣和特長,家長也需要參與到學生個性化能力培養之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從而能夠把握住學生能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實現學生體育運動綜合素質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師親合作小學低年級體育卷入式教學中,注重體現對學生情感、需求以及興趣來做出教學安排,更加符合學生的特點,在當前倡導學生素質能力全面發展的教育新時期,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必須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實現對學生的科學培育和指導。
[1]章繼東.小學低段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即時評價初探[J].吉林教育,2016(9)
[2]錢利民.“情境教學”想說愛你不容易——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情境教學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
(作者單位:貴州省羅甸縣羅悃鎮羅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