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宇銘
習總書記在我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明確的指出:在中國發展道路上,堅信初心、不斷前進,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堅持走黨的路線,不質疑、不動搖,不斷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對培育和引導主流意識形態,提高全民文化素質起到關鍵作用,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傳遞的最主要表達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可以將其定義為:在特定政治團體與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學需要按照一定的語言發展規律,不斷的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并且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教育話語和文化自信,在形式,內容,主體方面存在差異。他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問題,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和文化自信,又是不可分割且相互作用的。文化自信能夠為思想政治教學提供更加完善與創新的技術,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又能為實現我國文化自信提供重要推力。文化自信能夠為思想政治話語的創新與完善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主要體現在下述的幾個方面:首先,文化自信能夠為思想政治課程注入新鮮血液,并且將優秀的文化內容加入其中,文化自信包括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自信,革命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當前對個人思想意識形態進行引導的主要方式,其意識形態話語占據重要地位,文化自信無疑是使得文化與體系更加的完善與豐富。充分的利用文化自信,為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固定的文化環境,提供學習語境中出,并且作為構成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相應的學習環境。但是在構建教育教學環境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外來因素影響,其中就包括文化因素影響,產生的影響主要在于對文化的認同感,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時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通過文化自信可以使得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更加順利,這主要體現在下述的兩個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文化可以對政治進行引導。其次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作為自信的載體,文化自信能夠在教育活動中更加的踐行與培育。因此,文化實踐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與內容。
缺乏生活和文化自信。缺乏生活與文化自信的主要原因體現在缺乏對中國社會特色主義歷史地位的認識,對其劣勢與優勢不明確,未能充分認識發展趨勢等。并且對馬克思主義影響逐漸淡化,缺乏固定意識形態,簡單且熱衷于照搬西方文化與價值觀,這些思想都會給我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的影響。因為缺乏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已經難以適應當前教育需求,而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學生更加傾向于具有生活意義的新媒體教學方式。通過真實細微的日常,可以使得大學生明白話語的泉源所在,而這些話語也能夠表達出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同時也是他們對生活實踐最真實反應。
學生獲取信息具有隨意性。隨著網絡不斷發達,網絡的出現,能夠隨意獲取思想政治教學中所存在的固定形式,并且造成矛盾。網絡信息空間具有虛擬性,人們在獲取信息時,都是需采用較為隱蔽的方法,他們可以隨時的接收與獲取非主流的價值信息,并且對其產生信任與認同感。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對思想政治進行傳達與表達,需要固定的格式。提高其理論傳播的豐富性,而在文化自信領域下,理論知識不僅僅包括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專業知識,同時還包括優秀文化成果。

合理設計課程內容,形成文化培養體系。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培養與鑒定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不是依靠古典名著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培養相應的體系。在當前教學體制下,高職院校學生需要對文化教育課程進行合理安排與設施,比如學校為學生開設中華文化活動,欣賞古詩詞,欣賞藝術、上國學課程等,并且建立相應的的評價體系,這些課程不僅能夠推動高職院校學生對中外文化有所了解,同時也能改變對傳統文化所存在的認識差異,打破原來對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以此幫助學生建立文化自信。
搭建傳統文化學習平臺,提高學生文化著力點。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材的使用可以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倡導以學生為主的國學教學方式,不斷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與知識交流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文化自覺,并且不斷培養、傳播、研究傳統文化,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實際情況,可以開展圖書會,為學生推薦相應書目,并且定期討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開辦主題班會,談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利用文化類節目或者文化活動等,建立文化社團,使得文化得到創新與研究。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習總書記曾經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明確指出:想要做好思想政治教學,則必須將傳統文化作為指導,開展更加具多樣性的校園文化活動,并且建立高格調、高雅、積極向上得文化活動,所以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多樣性的團隊文化活動,比如可以利用秋游、春游等多種方式,組織學生參觀當地文化館、紀念館、博物館等,通過歷史古跡進一步展現我國所具備的傳統文化魅力,以此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生學文化自信。
增強傳統文化建設,培養學生文化自信。可以利用微博,博客,論壇,貼吧,微信,QQ等多種形式,對傳統文化進行普及與宣傳,拓展文化等空間,在網絡時代影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做好文化傳承的組織者,設計者,傳播者與監控者,使得我國傳統文化可以借助多媒體進一步傳播,幫助廣大高職學生理解文化的內涵,認同我國的文化,并且不斷弘揚價值觀念,最終提高學生文化自信。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在這時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具有系統化的文化傳播活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種模式,使得學生的對傳統文化進行進一步了解,不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最終使得學生的文化自信得到培養,并且在日后的日子里能夠勇于傳播我國的傳統文化,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與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