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欽



一、研究背景
氧氣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它約占空氣的21%。
我從課外讀物上了解到加熱高錳酸鉀可以制取氧氣,科學課上,老師說用含有淀粉的物體也可以制取氧氣,我特別好奇,決定選幾種富含淀粉的蔬菜進行探究實驗。
二、探究過程
1.觀察蔬菜外形及顏色
我找來土豆、紅薯、山藥,認真觀察這3種蔬菜。
土豆是橢圓形的,表面凹凸不平,呈淡淡的土黃色,上面有很多小點,這些小點是它們的莖。土豆削了皮之后是淡黃色的,還有白色的汁液。
紅薯是淺紅色的,表面也凹凸不平,有一些小點,上面還長著須,這是它們的莖。紅薯削了皮后也有白色的汁液。
山藥像一根黃色的棍子,上面長著很多小點,還有許多細細的長須,這些點和須是它們的莖。山藥皮被削掉后也有很多白色的汁液,摸起來很黏。
2.制取氧氣實驗
將土豆、紅薯、山藥洗干凈、去皮、切成顆粒,比較這3種蔬菜顆粒的顏色:土豆粒是淡黃色的,紅薯粒是淺紅色的,山藥粒是白色的。
①用土豆制取氧氣
第一步 給土豆粒“洗澡”
我把土豆粒裝入集氣瓶,它大約占集氣瓶的1/3,接著往集氣瓶里倒入清水,再用力搖晃集氣瓶,給土豆粒“洗澡”,然后把“洗澡水”倒入杯子。再重復操作一遍,給土豆粒“洗兩次澡”,以去除過多的淀粉。
第二步 讓土豆粒與過氧化氫“相遇”
向裝有土豆粒的集氣瓶里倒入30毫升濃度為30%的過氧化氫,隨即蓋上毛玻片。
我靜靜地觀察集氣瓶里的變化,只見原先沉在瓶底的土豆粒好像變輕了似的,紛紛上浮,漂在了液體表面,同時有許多氣泡往上冒。側耳傾聽,毛玻片發出細小的“嘶嘶”聲。老師說,這是集氣瓶里的氧氣在往上冒。我心生喜悅,靜等瓶里多集一些氣體。
第三步 檢驗集氣瓶里的氧氣
為了證實集氣瓶里的氣體是氧氣,我用打火機點燃一根細竹簽,吹熄后保留火星,然后把集氣瓶上的毛玻片輕輕移開,只留出一道口子,迅速把火星頭伸入瓶中,同時盡量閉合瓶口。細竹簽上的火星瞬間變成耀眼的火焰——它劇烈燃燒起來了,越燒越旺!老師告訴我,集氣瓶里產生了大量氧氣,火星在富氧的狀態下充分燃燒。看來,用含淀粉的蔬菜真的能制取氧氣!
②用紅薯制取氧氣
我用同樣的方法讓紅薯粒與過氧化氫“相遇”,紅薯粒很快從集氣瓶底往上浮,許多氣泡冒出來,附在紅薯粒表面。過了一會兒,我將帶火星的小竹簽伸進集氣瓶,火星立刻劇烈燃燒起來,發出耀眼的光芒。
③用山藥制取氧氣
我用同樣的方法給山藥粒“洗澡”,然后讓山藥粒與過氧化氫“相遇”,出現冒泡現象。我將帶火星的小竹簽伸進集氣瓶,火星沒有燃燒。
3.實驗總結
3次實驗的共同點:3種蔬菜粒均占集氣瓶的1/3;每種蔬菜粒都“洗了兩次澡”;倒入集氣瓶的過氧化氫濃度與容量一樣。
3次實驗的不同點:洗過土豆粒和紅薯粒的水渾濁,分別呈淡黃色和淺紅色;洗過山藥粒的水輕度渾濁。
實驗現象:土豆粒、紅薯粒與過氧化氫接觸后產生氧氣,使帶火星的竹簽劇烈燃燒。山藥粒與過氧化氫“相遇”后只出現冒泡現象,帶火星的竹簽在裝有山藥粒的集氣瓶里不具備燃燒條件,沒有復燃。
三、原因分析
土豆、紅薯和山藥都含有淀粉,為什么與過氧化氫接觸后發生的反應不一樣呢?我陷入了思考。
通過查找資料和請教老師,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土豆和紅薯含有過氧化氫酶,這是一種催化酶,能起催化作用,使過氧化氫分解出氧氣。山藥雖然也含有催化酶,但含量極少,不能使過氧化氫分解出氧氣。
四、收獲與感悟
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屬性,在相同的環境下發生變化,產生的現象有所不同。
世界上值得探索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們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哦。
指導老師? 張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