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衛星,浙江省仙居縣田市鎮中心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先后被評為仙居縣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臺州市骨干教師。曾主持多項數學課題的研究,其中《本色課堂:“數學味”與“兒童味”有效融合的教學改進》獲臺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多次指導青年教師在臺州市課堂教學評比中獲獎。在各級教育刊物發表論文和案例近200篇。
[摘? ?要]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與民族未來。一線教師要從調節心態、積極備課、學會調控、問題導學、思想引領、本真作業、打造學風、聯合家長八個方面入手,通過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為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作出貢獻。
[關鍵詞]一線教師;學科教學;義務教育質量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在這一背景下,一線教師應以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為第一要務,采取多種策略,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調節心態:提升質量的前提
教師的心態影響著教師的工作狀態。一線教師任務重、工作繁雜、壓力較大,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就會陷入被動應付工作的局面。因此,教師要學會保持陽光的心態,使教育教學工作成為自己人生的樂趣。
一是培養自信。教師要認識和發揚自己的長處,成為有內涵的教師、受稱贊的教師,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更加胸有成竹,自然而然地提升教學質量。二是正視壓力。教師的壓力可能來自學校、家長或同事,也可能來自評優評先或評職稱,可謂“壓力山大”。教師要認清壓力的來源,減少不必要的焦慮,并將壓力轉化成動力,使心態恢復坦然。三是換位思考。教師要學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例如:如果我是家長(或校長),我希望教師怎么做?經常換位思考的教師,會更加理性與平和,更容易與他人實現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從而順利達成工作目標。
二、認真備課:提升質量的基礎
備課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這是基本常識。但是進入價值多元的時代后,教師們都有了自己個性化的價值取向,也出現了一些教師應付備課或不知怎樣備課的情況。因此,有必要強調認真備課。
一是讀懂教材。要讀懂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讀懂其中的知識本質與知識之間的聯系,以及教材背后的教育思想。二是精心設計。教師要從學生的視角設計教學過程,使教師“教的過程”變成學生“學的過程”,在重要的節點提供適當的引導或提煉,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在實處。如采取板塊式設計,力求簡潔,給學生留足探索、討論、交流、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等。三是研究習題。備課時要將課后習題、配套習題中蘊含的知識和方法進行通盤考慮。四是保證時間。備課需要有充分的時間靜心思考或投入智慧。筆者已有28年教齡,但仍然保證每天至少1小時的備課時間,且每節課都會撰寫備課筆記。
三、學會調控:提升質量的保證
教師的課堂調控水平決定了教學的效率。在高水平的課堂調控下,教學秩序良好,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學質量自然有保證。
一是樹立威信。教師如果能夠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就能逐漸樹立起威信。二是講課有趣。如果教師的課堂趣味十足,學生的注意力就能被吸引,調控課堂也就不費力氣了。三是采取措施。如果威信還未樹立,講課水平還有待提升,就需要借助一些措施加強調控。如筆者曾經對上課表現好的學生實行考試加分策略,對表現不好的學生實行扣分策略,力求讓“木桶的短板”變長一些;對表現好的學生獎勵綠卡,3張綠卡換1張紅卡,1張紅卡獎勵單元測試2分,后又改成5張綠卡換1張紅卡,一張紅卡獎勵3分。當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這些措施就可取消或變換了。
四、問題導學:提升質量的捷徑
優秀的教師善于創設問題情境,以引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一節課的核心問題,既是“課眼”,也是“主線”;體現著教材的重難點,是學生學習中的困惑點、思想方法的聚焦點,也是教師鉆研教材的著力點。因此,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樹立以核心問題導學的意識,以一兩個核心問題調動和組織學生的學習。問題導學提倡板塊式教學,使學生得以在較大的空間里進行思維活動,使教學的結果性目標與過程性目標都能獲得更高的達成度。
例如,筆者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一課時,始終圍繞“哪些是變化不定的數,想表示這些數,怎么辦?”這一核心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數的特點,從而真正明白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數,領悟“變化不定的數適合用字母表示”。巧妙的核心問題能使學生靜下心來主動探究知識的本質,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五、思想引領:提升質量的關鍵
思想決定行動。如果學生的思想能夠統一到學習上,那么教學質量的提升馬上就能成為現實。但是,很多在家中倍受寵愛的學生不明白學習是為了什么;也有些農村留守兒童在放學后由家教中心代為管理,但家教中心因學生較多而管理比較粗放,很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成績都較差。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花時間和他們交流,讓他們明白為什么要學習,從而能夠主動投入學習。
例如,筆者班上有一名學生,家中父母離異,自身學習習慣差,上課還不遵守紀律。筆者經常把他叫到辦公室,嚴肅地指出他的問題,并和他一起探討改進辦法。由于經常與教師交流,這名學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明確了學習目標,期末考試時數學成績上升到班級的中上水平。可見,改變學生的思想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
六、本真作業:提升質量的切口
所謂本真作業,就是讓學生認認真真做作業,踏踏實實訂正作業。學生的作業效率高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便水到渠成。
一是課內作業高效。課內作業既可鞏固新知,又能發現學生的問題。因此,筆者所在學校提倡新課的“30+10”教學模式,即將新課教學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保證學生至少有10分鐘的課內練習,這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簡約充實而高效。二是課外作業有效。給中高年級學生布置適度的課外作業是一種常態。為保證作業的有效性,首先要控制作業的量,讓學生不會感到負擔很重;然后要請家長或代理監護人配合,抽空檢查作業并簽字。三是強調作業整潔。事實上,字跡清晰的學生往往成績也較好,字跡清晰往往代表著學生養成了或正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請家長或代理監護人、各小組的組長進行監督,并不定時地展示優秀作業,讓字跡清晰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