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誠杰
摘 要:5G技術關乎大國之間的技術競爭,重要性不言而喻。移動通信技術不斷的更新換代,速度大幅提升,容量普遍增加,給國民生活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5G技術采用可傳輸高容量的高頻傳輸,所以需采用毫米波,在空間傳輸上具有劣勢,所以采用微基站的方式。相對前四代通信技術,5G移動網絡覆蓋范圍更廣,網絡容量更大。5G技術在多個領域具有深遠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5G;發展;技術特點;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TN92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9-0009-02
0 引言
5G網絡成為騰訊、電信、高通等眾多互聯網行業領袖們共同關心的話題。
2019年,美國以模糊的“有合理原因相信華為參與了有悖于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活動”為借口,對中國企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實施制裁[1]。事實上,因為華為公司在5G技術領域處于全球領跑者地位,美國政府不愿意承認這一事實而采取打壓政策,妄圖依靠制裁打擊中國企業在5G技術領域的地位。這反映出5G技術的重要性。
本文對5G技術的發展進行了梳理,在第2部分簡略回顧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在第3部分詳細分析5G技術的特點;在第4部分,探究5G技術的應用領域和發展前景等。
1 移動通信技術回顧
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1G)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以模擬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將低頻率的語音轉換到高頻的載波頻率上,并受到網絡容量的限制。此外,不同國家的通信系統是不兼容的。1G時期,手機昂貴,電話資費超高,一般家庭難以承擔,但實現了模擬語言通信,在技術上是巨大的飛躍。
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2G)肇始于90年代中期,普及于21世紀初。2G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歐洲建立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成為當時的主流。2G網絡不僅能夠對呼叫加密,還能更有效地利用無線頻譜,并提供與撥號互聯網或早期DSL服務類似的數據傳輸。2G時期,手機可以開始瀏覽互聯網內容,還可以收發短信。手機設備價格和通話資費的下降,使得這一時期的手機“飛入尋常百姓家”,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部。日常溝通除了撥打電話外,還能使用便捷的短信。2G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普及于21世紀初,3G牌照在2009年被中國首次頒發。3G以同時傳送聲音和數據信息為核心。3G時期,實現了圖片等多媒體的傳播。
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緊接著3G而來,能夠快速傳輸大容量的數據和高質量的音視頻等。4G大大方便了視頻等的傳播。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使用4G和另一個城市通視頻電話,像面對面一樣交流;還可以流暢地使用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觀看視頻,幾乎沒有延遲。
2 5G技術特點
5G,全稱是第五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2]。2019年6月6日,中國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5G進入了快速商用的階段。
5G技術的主要特點是波長為毫米級、超寬帶、超高速度、超低延時[3]。信息的無線傳輸,本質上是電磁波的傳輸。波長越長,電磁波投射能力越大;頻率越高,電磁波承載的信息量越大。但是電磁波遵循c=λ*f公式。其中c表示光速,為固定值3*108m/s,λ表示電磁波波長,f表示電磁波頻率。波長λ和頻率f成反比。所以長波長和高頻率不可兼得。
為了承載更多的信息量,5G比4G電磁波有著更高的頻率,故5G的波長λ較短,主要為毫米級別。在電磁波的傳輸中,頻率越高,就越趨近于直線傳播,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也越大。覆蓋能力大幅減弱[4]。所以5G技術采用的毫米波繞射和穿墻能力差、衰減大、不便于傳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5G網絡要在密度極高的城市環境中實現分布式網絡模型,必須要布局足夠多的5G微基站。并且,微基站相對于宏基站來說,輻射功率小。5G時代,能讓各種網絡路線轉化成無線,在空間上除去各種布線的麻煩。由于帶寬和速度有巨大優勢,從理論上來說5G還能在較小的區域中為大量設備提供網絡連接,因此在大型演唱會等人群密集的場合,各種無線設備依然可以良好地連接信號。
5G對移動網絡的增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覆蓋范圍更廣,其二是提升網絡容量的提升。覆蓋范圍廣意味著微基站可以布滿各個地方,在電梯等傳統意義上的收不到信號的地方也能正常使用5G。網絡容量的提升意味著移動網絡的帶寬提高,能夠支持更多設備同時使用大量數據,網絡速度更快。通過增加基站端的天線,可以平均掉衰落、噪聲、小區內干擾等[4]。
3 5G技術的應用領域
前4代的通信技術主要應用在手機設備上。但是支持5G的,在未來不僅僅是手機,還能是其他各種智能設備。國際電聯將5G應用場景劃分為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兩大類。除了支持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還可以解決機器海量無線通信需求,極大促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發展[5]。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均在大力支持5G技術的布局,5G技術在很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3.1 車聯網
5G技術低功耗和超低延遲的特點,引領了車聯網革命。當前的自動駕駛技術,車輛是作為單一的節點。其在沒有和周圍車輛交換信息的情況下,感知周圍路況、做出超車或者減速的判斷。所以這種判斷并不可靠。比如,當在高速中行駛的車輛感知到前車以固定的較慢速度行駛時,會做出超車的行為。但是,如果前車突然意外加速,則有可能造成兩車的碰撞。如果是應用基于5G的車聯網技術,那么每一輛車均作為網絡中的節點,對外輸出自己的坐標和速度等信息。當靠近的車輛行駛時,自動駕駛技術可以探知到周圍車輛的信息,車聯網系統將調整各個車輛的速度至最優。這種車聯網技術,甚至車輛不必將信息上傳至同一個中心的服務器,相鄰的車輛間僅需要在車輛的車聯網系統上采用分布式計算就可以。這可以達到超低延遲和低功耗的效果。
所以,5G技術的普及,將大大改變交通領域的現狀,在自動駕駛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展成“智慧駕駛”。
3.2 VR
VR全稱是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技術。當用戶使用頭戴式VR設備時,可以好像置身于虛擬的環境之中,無論進退還是轉向,均在眼前呈現類似現實的畫面。所以,VR給人帶來了立體感,沉浸感,新穎性和交互性等。但是,可操作的VR仍不是很完美,當前的網絡傳輸限制了VR更多的發展可能性。當VR虛擬的畫面豐富,和人交互頻繁時,會產生延遲和卡頓現象,非常影響人的主觀感受。
采用5G技術的VR設備,其打開、切換、緩沖、連接可以更加流暢,實現新一代的富有沉浸感的娛樂。VR游戲、直播、影視均可以不借助硬件操作,可以依賴于身體的動作,達到身臨其境的逼真效果。
3.3 無人機
無人機有多種類型,比如軍事領域的偵察無人機,民用領域的攝影無人機等。
當下,應用在民用領域的攝影無人機,采用wifi技術。無人機的飛行端和遙控端不能相距太遠,一般僅能飛行2000米以內的范圍。如果采用5G技術作為信號傳輸,則飛行距離就不再是限制了。不僅飛行端可以飛得遠一些,而且拍攝的圖像和視頻可以通過5G實時高清的傳輸。
另一方面,5G技術有可能使無人機走出當下的安全困境。很多城市為了安全設有禁飛區,但是仍經常發生“黑飛”現象。通過5G蜂窩移動通信網絡將無人機聯接起來,另一端連著云計算或者人工智能平臺,甚至在技術上可以開發最高權限給監管部門,使得無人機的飛行在可控區域,拍照攝影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4 結語
當下,5G技術正在發展之中。從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回顧和5G技術特點中,可以明顯地得出5G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結論。5G的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經濟的增長。通信企業研發5G技術的布局,會帶微基站的建設。應用領域的企業在研制開發各種各樣的基于5G傳輸的智能設備,如自動智能駕駛、VR、無人等非常先進的技術即將面世,將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
總之,5G時代,雖然帶來最直觀的改變是網絡速度的提升,但是其影響遠遠不止速度這么簡單。5G引發的智能設備的變革,會完全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娛樂方式。
參考文獻
[1] 劉文吉.5G毫米波無線通信網絡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18(04):107-108.
[2] 譚繼華.無線接入回傳一體化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
[3] 徐顯達,張蘭,廖其彬,等.5G移動通信系統的接入網絡架構[J].中國新通信,2019,21(03):121.
[4] 劉朕銘.淺談5G與通信工程[J].中國新通信,2019,21(01):135.
[5] 李勇.項目管理在5G移動通信技術工程建設的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9(0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