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婧
【摘要】內部審計在財務風險管理中日益凸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它通過評價運營情況發現、分析和促進解決問題,為企業實現價值增值。本文通過從內部審計的內涵出發,以審計過程中案例分析財務管理問題,重點提示財務需關注的風險點,進而提出了管理建議。
【關鍵詞】內部審計;財務管理;風險提示
一、內部審計是什么?
(一)定義
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和改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
(二)類型
第一種,按審計主體分類:1.國家審計也稱政府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所實施的審計;2.內部審計,是指單位內部審計部門實施的審計;3.社會審計:外部會計師事務所實施的審計。
第二種,按審計內容分類:1.經濟責任審計;2.工程項目審計;3.財務收支審計;4.內部控制審計。
第三種,按審計時間分類:1.事前審計;2.事中審計;3.事后審計;4.后續審計。
二、審計發現的財務管理問題
財務管理是資金的籌集、撥付、使用和管理過程,是項目建設全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資金使用情況的合規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解決的是錢從哪里來錢怎么花的問題。錢從哪里來是籌資的問題,錢怎么花是成本控制的問題,財務管理就是以最小的投入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以下發現問題是我參加上級單位審計、巡視以及公司內部審計中發現的比較典型共性的問題。
(一)資金管理
1.現金使用及管理不規范,現金余額過大,未嚴格遵循銀行賬戶的開戶、變更、銷戶申請審批手續。
2.未按合同規定的進度收付分包商工程款,也未按照合同規定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造成提前支付工程款,甚至出現超付工程款的現象,施工合同形同虛設,使得工程質量得不到保障。
3.未按規定收取履約保證金
按照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中標單位在簽訂施工合同以前,應按不高于中標金額的10%繳納履約保證金,同時也約定了退還履約保證金的時間。但在審計中發現,不按規定收取和提前退還履約保證金時有發生。
(二)保函管理
1.未對合同附件保函格式進行仔細審查,預付款保函的實質內容變成了履約保函,造成被審計單位實質上開具了兩個履約保函。201*年,**銀行為被審計單位開具了將近2000萬元的履約保函和相同金額的預付款保函。開具的兩份保函除名稱不一樣外,內容基本一致,相關責任人未對開具的預付款保函內容進行仔細審查。
2.到期的預付款保函未及時要求釋放
施工分包合同規定,業主接受的銀行出具金額為合同總價10%的預付款保函,到合同生效后12個月釋放。2014年,**銀行開具了人民幣2000萬元的預付款保函,一年后預付款保函到期,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未要求業主對預付款保函進行釋放。造成2017年在該項目未完工的情況下,被審計單位支付業主預付款保函索賠款人民幣2000萬元。
(三)通過“應收賬款”科目虛構營業收入
有的單位是將收入提前確認,有的是將收入推后確認,有的根據就是無中生有的收入。
通過查閱某某設計院的2017年年報發現,2015年,該設計院向兩家單位提供規劃咨詢服務,實現服務收入對應的應收賬款為1280萬;2016年,向六家單位提供規劃咨詢服務,實現收入對應的應收賬款為1900萬,合計確認應收賬款3180萬。但截至2017年12月31日,還沒有上述應收賬款的回款記錄。
同時,在2015年和2016年,該單位的應收賬款分別減少了1.13億元和1.33億元,但我們并未在財務報表中找到應收賬款方的名稱,原來是被審計單位從非客戶方轉入大量資金偽造應收賬款的收回,然后又通過其他應付款在下一會計期間轉回。此外,也沒有對應收賬款貸方余額進行重分類,同時也未按經過重分類的應收賬款余額計提壞賬準備,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四)內部管理不規范
1.建造合同執行方面:
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導致建造合同的執行和財務核算脫節。個別項目合同成本存在提前或滯后確認的情況,財務數據無法真實反映當期經營成果;也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對建造合同預計總收入和總成本進行定期測算、及時調整;建造合同審批制度未也得到落實。出現虧損未及時報批。
2.備用金管理粗放,個人借款金額大,部分部門借支過高,清理不及時,整改不到位,存在呆賬等現象。
3.已完工項目成本估計不足,收入成本確認不匹配,存在潛虧未確認的現象。
三、財務需關注的風險點
12月份是財務部門對賬盡心審視和修正的關鍵期,我們作為財務人員需要換位思考,從審計的角度留心這些財務數據是否異常,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和控制。
(一)需重點關注的幾個科目
1.研發支出。這是一個利潤調節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裝,需要利潤時就將其資本化。
2.預付賬款。不入賬的費用通常用這個科目來調。
3.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不合理的單位往來一般在這個里面,比如說單位之間的圍標、陪標等行為。
4.應收賬款,虛增收入會會造成利潤和現金流嚴重脫節的現象,容易引起關注。
5.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很多單位都需要建設廠房、購買固定資產,這些東西的價格往往很高,關鍵是難以定價。因此,套取資金最安全的手法就是故意抬高它們的價格,然后轉移出去高出來的那部分資金,一部分可能用于貪污,另一部分也可能通過購買自身產品,以做大利潤的方式重新回到公司。
(二)需重點關注的報表數據
1.與利潤表相關的會計數據異常
(1)營業收入增幅低于應收賬款增幅,且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與經營性現金流量相背離。
在公司銷售產品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應收賬款。正常情況下,應收賬款的變化幅度應與營業收入的變化相一致。如果應收賬款增長速度高于營業收入,可能意味著:第一,公司放寬信用條件以刺激銷售;第二,公司人為通過“應收賬款”科目虛構營業收入。此外,理論上來說,雖然隨著應收賬款迅速增加和銷售回款速度下降,經營性現金流自然會隨之下降,但是,如果經營性現金流凈值的增長速度長期顯著低于凈利潤甚至為負數,且應收賬款的增速一直高居不下時,就需引起注意,因為這極有可能是公司虛構營業收入而非放松信用條件。
(2)營業利潤大幅增加的同時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等增加比例很小
公司正常經營產生營業收入時不可避免要產生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這兩項費用一般與營業收入的增長率是保持一致的。如果當期營業利潤出現了大幅增加,而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等沒有變化或變化很小,則有三種可能:第一,相關的銷售并不存在;第二,公司為優化當年盈利水平,已將當期應計費用調至上一會計年度;第三,公司刻意調減當期應計費用來相對提高營業利潤,如將應作為期間費用的無形資產研究費用資本化為在建工程或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等。
(3)公司應繳增值稅稅金及附加和所得稅費用異常低,與收入和利潤增長幅度不匹配
公司所得稅一般由公司利潤乘以稅率所決定,如果公司利潤較高,但是所得稅卻低于應有的水平,說明所得稅費用與凈利潤差異較大,在沒有免稅條款的情況下,很可能存在稅務風險。同樣,公司應繳增值稅應與銷售商品增值額對應,如果應繳增值偏低,可能意味著營業收入被虛構。此外,如果應稅額與凈利潤差異較大,也可能是公司偷稅漏稅或虛構收入的預警信號。
2.與現金流量表相關的會計數據異常
(1)擁有與經營業績不相匹配的現金余額,且現金占資產總額比例過高,多年來變化很小
一般而言,公司為了避免負擔額外不必要的機會成本,其貨幣資金余額都會與自身的經營情況相匹配。如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明顯超出經營規模的需要,且多年來無變化或變化較小,則可能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第一,現金用途受到限制,如進行質押、設立擔保等,而公司未將相關情況進行披露;第二,現金資產被控股股東等關聯方占用。
(2)高額現金伴隨著高額短期負債和逾期欠款等
如果公司擁有高額貨幣資金的同時還伴有高額的短期銀行借款等短期負債或逾期借款,且高額貨幣資金基本上能夠涵蓋短期借款或逾期借款,那么該公司背后可能也存在著和上一情況一樣的問題。
(3)應收賬款變動不大的情況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和增值稅增幅不匹配
理論上來說,在應收賬款年初年末余額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當年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長幅度應與營業收入以及增值稅的增幅相匹配,如現金流增幅大大小于收入和增值稅增幅,則有虛構收入并虛開增值稅發票的嫌疑。
3.與資產負債表相關的會計數據異常
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數額巨大,與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規模不匹配。
由于公司會計人員將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或應付的款項全部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這使得這兩個科目的核算內容比較繁雜,很容易成為某些單位或個人進行舞弊的工具。
4.涉及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的風險主要有:
第一,利用其他應收款科目隱藏短期投資,截留投資收益;
第二,利用其他應收款隱藏利潤,偷逃稅款;
第三,利用其他應收款轉移資金;
第四,利用其他應收款私設小金庫;
第五,利用其他應付款隱藏費用。
四、結束語
市場經濟形勢千變萬化,財務人員必須具備識別財務風險的能力,及時發現經營活動中出現的財務風險信號,并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做好防御財務風險等內部控制方面的工作,才能提高公司財務管理水平,使得公司在市場變化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