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秈稻上市后,雖然初期收購價格走低,但自2019年8月15日開始,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早秈稻市場收購價格開始趨于穩定。由于2019年早秈稻單產下降,市場收購價格又呈現弱勢,其種植效益持續走低,每畝平均凈利潤只有57.61元,比2018年減少了31.23元。
早秈稻單產下降
2019年,部分雙季稻產區在早秈稻揚花期和灌漿期遭遇連續陰雨天氣,導致稻穗谷粒不飽滿,部分水稻出現倒伏,產量降低。在安徽省,2019年早秈稻平均畝產為439.62公斤,比2018年減少了24.09公斤。
國家統計局8月2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早秈稻總產量為2627萬噸,比2018年減少了232.5萬噸,同比下降9.7%。
收購價格仍難樂觀
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價格監測周報顯示,8月19—25日,安徽省三等早秈稻市場收購價格為2.28元/公斤,與7月底和8月初相比,每公斤提高了0.02元。但與2018年同期相比,每公斤下降了0.08元。2019年安徽省農戶出售早秈稻綜合平均價格為100公斤225.64元,與2018年同期的100公斤229.62元相比,100公斤下降了3.98元。
受各級儲備糧集中補庫的影響,新季早秈稻市場收購競爭加劇,多數產區價格已抬升至托市價上方運行。湖南產區早秈稻市場收購價格為2360~2400元/噸,優質優價特征比較明顯;湖北產區普通新季早秈稻品質好于往年,市場收購價格為2380~2440元/噸;江西產區早秈稻市場收購價呈下降趨勢,市場收購價格為2400~2440元/噸。
種植效益持續走低
安徽省發改委成本調查監審局對安徽省部分早秈稻種植戶調查發現,2019年安徽省農戶種植早秈稻總成本為949.88元/畝,比2018年下降了42.73元/畝。
雖然種植成本下降,但2019年早秈稻單產和市場收購價的走低,使得早秈稻種植效益繼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