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興華 謝春洋 殷帥兵



摘 要:為避免避免柜內凝露及進塵問題,開發了密封型智能匯控柜可以。通過CFD軟件對智能匯控柜進行建模并仿真,得到了智能匯控柜內溫度場及流體軌跡。結果表明:密閉型柜體可以滿足在環境溫度為45℃情況下柜內溫度控制的要求,柜內溫升處于合理區間,對工程應用給出了指導意見。
關鍵詞:智能匯控柜;仿真;溫度場;流體軌跡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9-0062-02
1 概況
智能GIS匯控柜是智能變電站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實現變電站內智能GIS設備間信息共享和操作。智能匯控柜內設智能控制裝置,如開關模塊、模擬模塊、信號模塊、操作模塊等[1,2]。可以實現對GIS設備的位置信號采集和監視、模擬量信號采集與顯示、遠方/就地控制、信號操作事件記錄與上傳、諧波分析、在線監測等功能。舊式匯控柜采用呼吸器通風散熱結構對柜內溫度進行調節,但會出現凝露、風沙問題嚴重等情況[3,4],但如果采用空調進行降溫會增加成本和整體的不可靠性,因此我司在保證柜內裝置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設計降低了單位面積的功耗,提出采用非空調方案進行溫度控制的方案。本文對采用自然散熱和全密閉柜體進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兩種方案的溫度場及流體軌跡,肯定了全密封方案的效果。
2 試驗背景
2.1 柜體概況
匯控柜根據柜內功能和模塊不同,采用不同柜型和排布方式,但柜內發熱量主要集中在就地化模塊裝置上,本次仿真型號為110kv匯控柜和間隔匯控柜。柜體邊框采用雙層結構,主要材質為不銹鋼。中間填充阻燃保溫材料,傳熱系數約0.04w/m2·k。柜體表面無開孔,無溫控附件,柜體防護等級可達到IP55。匯控柜類型及尺寸表如表1所示。
2.2 仿真條件
仿真條件設置如下:
(1)環境溫度:戶外環境為45℃。(2)太陽輻射:按照上海地區,夏至日下午3點鐘光照強度設置。光照強度約為:967w/m2。(3)柜內各模塊發熱量及尺寸如表2所示。
3 仿真結果分析
3.1 110KV匯控柜仿真分析
圖1為110kv匯控柜仿真分析結果。圖1(a)為柜內模塊排布示意圖,柜內模塊采用雙排分布,柜內其余部分為端子排、走線槽等,由于發熱量較小,因此在柜內未體現。
圖1(b)為柜內流體軌跡圖,顯示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趨勢。由于柜體無通風孔,因此柜內空氣與柜外環境無空氣交換,柜內空氣在溫度影響下實現流動。
圖1(c)為距前門0.2m處溫度分布截面圖,柜頂溫度約為60℃,柜子中部溫度約為57℃,柜子底部約為53.5℃。圖1(d)為距前門0.6m處溫度分布截面圖,柜頂溫度約為62~65℃,柜子中部溫度約為57℃,柜子底部約為53℃。可以看出由于熱空氣上升,柜內溫度呈現上熱下冷的現象,且越靠近發熱模塊的截面,平均溫度越高。
3.2 間隔匯控柜
圖2為間隔匯控柜仿真分析結果。圖2(a)為各模塊發熱量設置及分布,間隔匯控柜內智能模塊較少,排布較為均衡。圖2(b)為柜內流體軌跡圖,顯示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趨勢。通風情況與110kv匯控柜相同。
圖2(c)和圖2(d)分別為距前門0.2m、0.4m處溫度分布截面圖,柜頂溫度約為51.3℃,柜子中部溫度約為49.5℃,柜子底部約為47.4℃。可以看出由于熱空氣上升,柜內溫度呈現上熱下冷的現象,由于間隔匯控柜內發熱量較小,柜體尺寸也較小,因此不同截面溫度差異較小。
圖2(e)為柜內流體軌跡圖,顯示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趨勢。通風問題與110kv匯控柜相同。
4 結語
(1)110kv匯控柜柜頂溫度約為62~65℃,柜子中部溫度約為57℃,柜子底部約為53℃。(2)間隔匯控柜柜頂溫度約為51.3℃,柜子中部溫度約為49.5℃,柜子底部約為47.4℃。(3)通過柜內控制模塊優化設計,降低功耗,全密閉型智能匯控柜完全可以滿足日常使用中的散熱需求。
參考文獻
[1] 須雷,黃俊,趙希才.GIS智能化匯控柜在水電站中的應用[J].西北水電,2012(4):66-69.
[2] 王家軍.數字化變電站室外匯控柜溫控方案探討[J].貴州電力技術,2014,17(4):46-49.
[3] 杜崇杰,范慶池.500kV HGIS匯控柜凝露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J].河北電力技術,2009,28(6):6-7.
[4] 方勇,祁文治,翟羽佳,等.330kV變電站匯控柜防塵防沙關鍵技術研究[J].河南科技,2018(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