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華

摘 要:在城市規劃發展過程中,城市道路景觀亮化也是重要的規劃和設計項目之一,良好的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能夠提升城市的公眾服務水平和美觀度,也能夠為人們的夜晚休閑和娛樂生活提供支持,從而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城市道路景觀亮化工程一直是政府高度關注的設計課題之一,由于其涉及到較多的電氣設備,因而在設計時,同樣需要關注工程安全效益。本文在對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進行具體分析時,主要從當前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提升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水平的有效路徑進行了多角度探尋。
關鍵詞: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設計要點
中圖分類號:TU113.6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9-0109-02
0 引言
當代城市的發展在關注城市功能設施的完善時,也關注對城市景觀價值的提升與對人們需求的滿足。現代化的城市道路景觀的亮化設計需要高度關注設計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而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在進行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時,都存在諸多設計問題,在功能設計上該存在不完善的問題,在景觀設計上也存在不夠協調的問題,因而作為城市道路景觀的亮化設計人員,應加強對道路景觀量化設計實踐的研究,學習成功經驗,應用先進理念,形成兼具較高科學性與藝術性的設計方案。
1 城市道路亮化景觀的現存問題
1.1 常見質量問題
對城市道路景觀綠化工程進行質量問題分析可知,其主要表現出的質量問題體現在以下方面:
(1)材料質量問題。對大部分城市道路亮化景觀工程進行分析可知,其在選用材料時,都存在質量檢驗不過關與材料浪費現象嚴重的問題,導致城市道路量化景觀工程中的相關設施使用壽命縮短,同時也會出劣質材料的高頻率更換,從而會影響工程經濟效益,若出現由質量問題導致的安全問題,則會引發嚴重的社會隱患;
(2)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對施工質量不夠重視,不能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施工,導致施工細節處理不到位,再加上質量監管不到位,最終則會影響施工質量與工程的實際運營效益。
1.2 景觀價值較低
對現代化的城市道路景觀進行亮化設計,需要設計人員關注當代人們的審美需求,而在具體的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過程中,卻普遍存在缺少規劃特色的問題。究其原因在于設計人員沒有在設計之前對城市的歷史文化進行了解,也沒有對人們的景觀規劃需求進行了解,導致設計出的亮化景觀與周圍景觀協調性低,無法反映出城市的人文精神內涵。且在具體規劃過程中,也沒有按照提高景觀觀賞價值的要求對景觀要素進行規劃,導致燈光色彩缺乏層次性和秩序感,并喪失城市特色,無法使人們感受到城市的獨特色彩趨向。
1.3 缺乏節能設計思想
城市道路景觀的亮化設計會使用到較多的電氣設備和光能,在構建低碳節能型社會的要求下,設計人員更要關注對城市道路景觀進行亮化設計時采取節能設計理念。而當前的城市道路景觀的亮化設計人員卻對節能理念貫徹不到位,在設置光源時不結合城市道路景觀的實際需求,導致空間環境塑造不協調。而在設置照明亮度時,也常出現亮度設置過高或過低的問題,導致無法與人們的基本需求相符。過強的照明系統會導致出現光源污染,因而設計人員需要關注對城市道路景觀進行亮化設計時,對節能設計與防治光污染設計理念進行充分應用。
2 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的多維度優化策略
2.1 設計原則——奠定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的扎實根基
在對城市道路景觀進行亮化設計時,設計人員首先要遵循基本的設計原則,即對道路重點區域進行亮化,在進行道路景觀設計時滿足多層次配光要求以及關注道路亮化景觀的動靜相宜等。首先針對道路重點區域要進行專項亮化設計,即對城市中街道交叉口以及功能集中區進行重點亮化設計,以形成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對于重點區域之外,則仍然要關注對其進行整體連續的帶狀燈光布置設計,形成主次分明的亮化空間結構,提高城市道路亮化景觀的韻律感;其次是對道路景觀進行亮化設計時關注多層次配光。要形成城市道路亮化景觀的主景觀軸,也要關注的最道路橫斷面的燈光設置,并對其進行多要素配置,形成觀賞性高的多層光源配置格局;最后就是要確保道路亮化景觀的動靜結合設計。要通過對動態燈光和靜態燈光的合理搭配使用,來體現出不同的燈光環境氛圍,使居民能夠感受到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的人性化與藝術標準。
2.2 設計指引——提供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的科學保證
2.2.1 建立道路等級亮化指標結構
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人員應關注設計的專業性,在進行設計時,需要對設計內容進行分析,要將城市現行道路進行分類,具體可分為主、次、干三大類。不同的道路等級其對應的平均亮度要求不同,對于主干路應將其平均亮度的lav值維持在1.5~2.0cd/m2之間,路面平均照度Eav的值應維持在20~30lx之間。對于次干路而言,其主要作用在于集散、聯系交通與提供服務,次干路主要是生活性道路,對于此類道路,應將其平均亮度lav值維持在1.0~1.5cd/m2之間,對于其路面平均照度Eav的值則要維持在15~20lx之間。支路的主要功能則在于連接次干路與街坊路,其主要功能為提供服務,在對其進行道路等級亮化指標制定時,要將其平均亮度lav值維持在0.5~0.75cd/m2的范圍內,而其路面平均照度Eav的值則要維持在在8~10lx之間。對于不同等級的道路,在進行設計時,要選擇不同的燈具,主干路應主要選擇高壓軸燈、發光二極管或陶瓷金屬鹵化物燈等。對于次干路和支路應主要選擇高壓鈉燈和發光二極管等。
2.2.2 建立道路功能亮化設計結構
在進行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時,設計人員還要關注道路功能的亮化設計結構。在設計之前要對城市亮化進行功能分區,可以分為商業區、居住區和廣場休閑區。不同的功能區其要求的道路照明等級也不同,對商業區進行道路功能亮化結構設計時,在選擇燈具時,要使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并且要選擇光效高于顯色指數高的光源。對于住宅區而言,則要關注選用能夠提高居住舒適性的燈具,并關注對光污染進行防護。而對于廣場區,在進行道路亮化設計時,則要關注廣場主面的亮化效果,對中心構筑物的燈光景觀效果進行重點塑造。
2.3 設計要點——提高城市道路景觀要素的亮化設計水準
在對城市道路景觀進行亮化設計時,要做好對道路景觀要素的亮化設計,主要應針對沿街單體建筑、沿街道路植物和主要節點構筑物進行專項亮化設計。在對沿街單體建筑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要關注對建筑造型、建筑結構等的具體分析,在設計時,要采取虛實結合、陰暗對比等手法,做到對建筑外輪廓的合理勾畫,要注重提升沿街單體建筑的整體燈光層次感。在進行具體設計時,應采用兩種藝術手法進行燈光塑造,即燈光變換藝術手法和投光色彩的不同設置藝術手法,設計的主要原則為保證沿街單體建筑與周圍建筑之間的協調性;其次是對沿街道路植物的亮化設計,在進行設計時,主要應關注城市綠地和行道樹這兩個方面的亮化設計。在對城市綠地進行景觀來亮化設計時,應主要采取以靜為主的燈光設計手法,并營造出明暗對比空間,創造出一種園林的意境,同時要關注使其兼具使用功能與藝術功能,并為市民觀賞設計合理的觀賞路徑。亮化設計的主要作用則在于通過燈光照射對植物賦予不同層次的色彩,使植物空間環境更加具備活力。而在對行道樹進行亮化設計時,基于其較小的體量,在進行設計時應注重塑造照明環境,一般要采用射燈投射方式,要注重突出樹干的整體輪廓,實現景觀的優化亮化布置;最后在對主要構筑節點進行亮化設計時,主要是針對天橋、燈飾以及街頭雕塑等景觀小品進行亮化設計,具體可以在天橋設置霓虹燈或廣告牌,既凸顯城市道路亮化景觀的廣告功能性,又展現其景觀效益。
2.4 節能設計——彰顯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的綠色效益
對城市道路景觀進行亮化設計時,也需要關注對亮化景觀的節能設計,具體是指在進行設計時要關注照明設備的節能效益。在選擇燈具時,要嚴格遵循國家節能標準,要科學的對光源進行配置。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應基于智能控制理念,對亮化控制系統進行改進,要根據道路等級、各時段照明水平和不同時間段的交通流量等因素對照明水平進行確定,基于此實現智能控制系統的針對性設計,實現對路面亮度的自動化調控,從而滿足“適宜照明”要求。而在進行城市道路景觀的亮化節能設計時,設計人員還要關注對電氣節能技術的有效應用。尤其針對城市商業體系,在進行街區道路景觀的亮化設計時,更要關注對電氣節能技術的應用。設計人員需要關注街區的照明需求與商業區建筑的周圍環境,以協調為基本原則,選擇合適的景觀材料,此外,還要對城市街區道路亮化景觀進行創新設計,以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審美水平,并能夠為市民的晚間休閑娛樂提供良好的照明環境。針對電氣節能要求進行城市道路亮化景觀設計時,需要從構建自動化的照明控制系統、加強對城市街區景觀照明亮化系統的維護角度出發,提高城市道路景觀量化工程的運營質量。圖1展示的則為城市道路景觀亮化工程的節能設計案例。
圖1展示的是某工程的壩頂路燈效果圖,該壩頂是一個休憩平臺,在進行景觀亮化設計時,則主要關注營造一種舒適、安靜和沉穩的氛圍,因而在選用燈光時主要以靜態燈光為主,并且在設置亮化景觀要素時,對壩體結構和人們的使用需求進行了充分的調研,通過光與影的構造重塑了夜間壩頂形象,提升了壩頂的夜景美感。而在本次景觀亮化工程中,使用的路燈與節能路燈,能夠在白天匯集太陽能資源,從而在夜間能夠轉化為電能進行照明供電,從而符合現代景觀亮化設計的核心內涵。
3 結語
城市道路景觀在城市規劃中是關鍵的構成要素,基于全面提升城市景觀價值的要求,城市發展規劃人員應重視對城市進行道路景觀的亮化設計。設計人員首先要意識到當前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行的進行設計改進。在進行具體的城市道路景觀亮化設計時,應把握四個維度,即設計原則、設計指引、設計要點和節能設計,以構造出城市道路景觀的絢麗色彩,滿足人們的燈光使用需求,同時注重提高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藝術效益和節能效益。
參考文獻
[1] 劉彧棟.試論城市亮化設計的電氣節能問題[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7):270.
[2] 敬宇.城市亮化設計中城市電氣節能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3):110.
[3] 廖桂龍.城市大型立交照明及亮化設計探討[J].西部交通科技,2018(04):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