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堯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在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有效的加入了互聯網資源,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圖書館的價值,同時這也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其中圖書館主要分為兩種資源,分別是實體、虛擬這兩種資源,這樣的架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圖書館信息資源,而且也決定了圖書館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的協調發展,在這過程中必須要構建一個平衡、和諧的信息資源環境。本文先說明圖書館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的互補原則,然后再以讀者的角度說明需求原則,從經費、共建和評估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最后說明圖書館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協調發展策略。
關鍵詞:圖書館;實體資源;虛擬資源;協調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9-0196-02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經進入到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這樣的情況正在說明各行業都需要迎合這種模式進行改變。當前,我國圖書館發展正在發生變化,甚至有關研究人員說明,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實體圖書館一定會被虛擬資源所替代,我們需要準確認識到虛擬資源和實體資源是需要進行協調發展,這樣才能夠保證圖書館的健康發展,但是如何進行協調發展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本文就從幾個方面來闡述圖書館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協調發展的原則。
1 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的優勢互補原則
圖書館的實體原則就是書籍,也就是以印刷型為主,這也是傳統圖書館的表現形式。書籍的好處就在于方便閱讀,而且能夠進行廣泛的流傳,并不受到時間的約束。書籍本身質地更加厚重,能夠滿足讀者對于閱讀的審美需求,給予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通過人和書籍的交流能夠帶來優質的精神享受,這是虛擬資源無法相比的[1]。
虛擬資源就是指圖書館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采集,進而得到各種信息,這種方式的好處就在于具有非常大的儲存空間,而且查找更加方便,相比于傳統紙質書籍并不需要付出過多的成本,還能夠實現各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
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無法保證能夠收集到所有信息,這也就導致圖書館的實體資源較少,但是讀者的閱讀需求卻很大。所以,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要保證實體資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實用性,這樣才能夠有效滿足人們的基本閱讀需求,還需要突出圖書館的自身特點,多積累紙質書籍。在保證紙質書籍足夠的情況下,加入虛擬資源,作為圖書館資源的擴充,在這過程中還需要讓圖書館管理更加專業化、標準化,能夠將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進行有效轉化,并且突出圖書館的特色[2]。
2 讀者需求原則
2.1 不同讀者對于資源的需求
讀者的閱讀興趣各不相同,那么所尋找的閱讀資源也就會有所不同。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考慮到讀者的閱讀需求,并且對其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例如,如果是在大學中的圖書館,大學屬于研究型,就需要在保證基礎閱讀資源的情況下,加入相應的研究型書籍,這樣才能夠滿足專業性方面的閱讀。圖書館在這過程中可以購買國內信息資源庫,包括知網、萬方、維普等等,還需要購買一些國際性數據庫,通過這些虛擬資源的收集來保證圖書館建立的完整性。又比如在教學型的大學中,圖書館就需要滿足日常教學需求,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材料,并且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發展為目標,豐富圖書館資源[3]。
2.2 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對資源的需求
人們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閱讀的目的各不相同,一些人是報以學習的態度進行閱讀,一些人是為了能夠打發時間,還有一些人是為了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激發靈感等等[4]。這樣的情況就使得讀者存在不同的閱讀需求,那么將常見的閱讀需求分為三種,分別是泛讀性閱讀、學習型閱讀還有就是研究性閱讀,不同的閱讀需求有著不一樣的要求。
泛讀性閱讀需求就是以興趣為主要推動力,進而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得短暫的休息,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那么這樣的閱讀并沒有確定閱讀目的,主要還是尋求方便,而紙質書籍恰好符合,能夠方便人們攜帶,這也滿足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所以,泛讀性閱讀在不同閱讀需求中還是占據較大的比例。學習型閱讀,這就是學生、學者為了能夠達到相應的學習目的所進行的閱讀需求,主要閱讀的書籍包括專業類書籍、專業類延展性書籍等等,比如說是計算機二級、英語四、六級等等,這些閱讀內容符合讀者的閱讀需求,并且也是以實體資源為主,虛擬資源為輔,學生可能會在實體資源閱讀過程中,借助虛擬資源來完成一些操作[5]。研究型閱讀就是為了完成某一項學術研究進而產生的閱讀需求,這種需求較為高級,讀者通過對閱讀內容的分析,收集相應的閱讀材料,對其進行有效整理、分析和研究,達到創造性的學習工作。在圖書館建設過程中,運用虛擬資源已經受到社會的強烈反響,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改變了以往學術研究的方法,能夠很好的推動學術研究向前發展,通過對圖書館資源進行信息化引擎搜索模式建立,能夠讓讀者很快找到想要的資源,方便讀者進行閱讀。
3 經費保障原則
因為實體資源成本越來越高,這樣就導致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無法保證經費充足,如何利用有限的經費來滿足現代人日益增長的需求,成為當前圖書館發展考慮的重點問題。在這過程中,我們并不考慮外界對于圖書館建設的支持,只是通過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所使用的經費。圖書館需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考慮每一年的發展方向,總結當前的發展現狀,并且將以后的資源建設分為兩方面,分別是重點和一般。重點就是指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所利用的經費要能夠保證滿足對實體資源的補充和虛擬資源的補充。一般就是指對重點資源的有效補充,保證重點資源滿足的情況下,購買一些普通數據。也就是說,圖書館要在經費足夠的情況下,對兩種資源進行合理調整[6]。
4 共建共享原則
想要保證不受到有限經費的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如果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各部分資源都只是為了追求全面,這樣就一定會造成資源浪費和重復,很大程度上影響資源的有效使用[7]。資源共建共享作為圖書館發展的必然方向,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讀者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夠獲得想要的資源。信息共建共享從最開始的互借,到現在的合作采購,最后發展成在互聯網影響下的共同編排、查詢、傳遞等等,已經開始向共建共享方面發展。
5 評估指標原則
圖書館資源建設過程中,有著明確的評估指標,并且各院校對其圖書館資源也都有其明確的要求。大多數院校對于實體資源的評估較為重視,相比之下虛擬資源就要低一些。在我國相關資料文件中明確表示,在圖書館建設過程中需要保證理工類書籍要達到15萬冊,文史類書籍要達到16萬冊。所以,在評估過程中圖書館建設需要明確評估方法,不能夠為了評估而評估,不能夠為了能夠達到相應的指標,而采納過多的書籍,或者是購進質量不合格的書籍,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浪費成本,我們需要以滿足讀者需求為目的,進而實現實體資源建設的專業化,將虛擬資源也作為有效資源進行補充,突出圖書館的特色[8]。
6 圖書館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協調發展的策略
6.1 構建科學化發展模式
圖書館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就讓圖書館呈現紙質型和數字型共存模式,這也是構成圖書館資源的重要表現。這樣的方法讓圖書館資源打破傳統物質局限,從讀者的需求來看,傳統資源模式依然是以紙質書籍為主,虛擬資源雖然作為新型技術,但是不能夠代替傳統資源。在圖書館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建設過程中,必須要以相關理論為基礎,建立相應的協調發展內容,從讀者的實際需求出發,優化圖書館資源架構,進而達到協調互補模式,在這過程中要保證圖書館實體資源的合理性、科學性,通過構建虛擬資源,來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
6.2 建立數字化服務環境
對于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來說,必須要對其進行有效整合,這樣才能夠給予讀者一個完整的面貌,讀者才能夠充分了解。通過一體化檢索可以獲得想要的閱讀資源,這就需要在互聯網平臺上,將圖書館內資源進行統一分類,讓資源實現標注化,圖書館更需要從實際出發,考慮到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的分布,將實體資源進行編號,虛擬資源作為輔助,更好的為讀者進行服務。如某大學就在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加入一體化搜索引擎,將圖書館全部資源輸入到系統中,并在這過程中為讀者提供上百個搜索引擎供讀者使用,讀者只要在這過程中輸入關鍵文字就能夠迅速查找出想要閱讀的資料,并且對于圖書館內部缺少的資源,可以通過搜索出的電子資料進行下載,進而最大程度上實現方便、快捷,建立數字化服務環境,更好為讀者服務[9]。
6.3 整合學科資源
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學科的不同要求,有效的整合學科資源,幫助讀者更好的利用資源。如某大學就將計算機類、人文科學類等等不同學科、專業的資源進行整理、區分,這樣在讀者找尋專業資源時,能夠及時找到,還能夠發現同一類的其它資源,幫助學生更好的閱讀。又比如某大學在學科資源的基礎上,豐富資源內容,將虛擬資源有效的融入到其中,并且根據圖書館特點,建立數字化特色資源庫,這不僅能夠充分的體現圖書館的特點,還能夠提高圖書館價值。
6.4 加大采集虛擬資源
雖然目前圖書館主流還是實體資源,但是圖書館也不能輕視虛擬資源,要根據圖書館所需,加大采集虛擬資源。隨著各高校網絡設施的完善,虛擬資源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就需要根據價值進行采集。在采集過程中要保證資源合理,不能盲目進行采集,各高校可以加強合作,共同建立虛擬資源數據庫,幫助讀者更好的閱讀,這樣也能夠最大程度上實現虛擬資源的價值。
7 結語
綜上所述,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作為圖書館的構成,需要對其進行合理處理,這樣才能夠保證圖書館的健康發展。在信息時代下,圖書館無法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虛擬資源也不可能直接替代實體資源,那么圖書館就只能將虛擬資源和實體資源進行有效結合,協調發展,這樣才能夠有效轉變圖書館模式,才能夠更好的為讀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徐紅玉,曹偉平,艾華,等.圖書館實體資源碎片式布局探要[J].圖書館建設,2019(04):152-159.
[2] 閻靜輝.淺議圖書館實體資源與虛擬資源的協調建設[J].科技視界,2019(13):176-177.
[3] 徐紅玉,曹偉平,艾華,等.服務于空間建設的圖書館實體資源碎片式布局探要[J/OL].圖書館建設:1-16[2019-08-27].
[4] 趙靜.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服務研究[J].農家參謀,2018(21):182-183.
[5] 王皓達.基于全媒體閱讀時代知識服務的圖書館虛擬演變創新途徑[J].山西檔案,2018(06):81-83.
[6] 劉曉琳.我國高校圖書館實體空間再造與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40(07):62-65.
[7] 謝文君.安徽省合肥地區公共圖書館實體空間再造調查與分析[D].安徽大學,2018.
[8] 劉同輝.圖書館空間體系構建策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8.
[9] 歐陽四余.高校圖書館實體資源利用現狀分析——以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科技視界,2018(0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