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讀書的時候,每次寫作文都需要用到名人名言,可是很多時候,名言能說得出來,卻想不起來是誰說的。
那時候可不像現在百度一下就行,只能查書,但是查書哪有這么方便呢?這樣一來,貼在教室或走廊上的那些名人名言畫像就受累了,每次寫作文就先在走廊上抄幾句,一樓的抄煩了就跑二樓,二樓的抄煩了就跑三樓,三樓之上沒有四樓,但也沒關系,小學部抄完了跑初中部,初中部抄完了再跑辦公樓……
不過,現在的孩子幸福了,如果拿不準名言是誰說的,就說是魯迅說的。別說是針對某句現成的名言,就是自己靈感迸發,想出一兩句“金句”,都可以一股腦兒署名為“魯迅”。因為誰也不會去查,即使老師和讀者心里有疑問,也無從查起,更何況萬一真是魯迅說的呢?所以借用魯迅造假名言的趨勢越演越烈,越演越明目張膽,越演越肆無忌憚,甚至有的小學生在作品里還寫出了這樣的“魯迅名言”:“最鍛煉少年智力的就是游戲,特別是手機游戲,它不應該被禁止!”
后來,隨著魯迅的“被名言”越來越五花八門,各類表情包也開始不甘寂寞,比如“如果想要毀掉你的孩子,請給他一部手機。——魯迅”“喝早茶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因為它會耽擱你趕地鐵。——魯迅”……
人們剛開始覺得這樣很幽默,但隨著這類“魯迅名言”鋪天蓋地,有些“正義的網友”開始替魯迅打抱不平,于是“魯迅名言”開始畫風大變,成了這樣的:“網上95%的名人名言都是瞎掰,包括這一句。——魯迅”“不要什么都扯到我,這句可能是馬克·吐溫說的。——魯迅”“你們盡管編,我說過一句算我輸。——魯迅”……
不知道為什么,老師總喜歡叫學生找“名人名言”來說事兒,這導致學生養成了喝“名人牌雞湯”的習慣,不管是什么觀點,如果沒有“名人名言”來做旁證,就好像連自己都不好意思開口似的。但殊不知,很多“名人牌雞湯”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摻了“假人參”,導致學生通過百度找到的魯迅名言也很可能是山寨貨。
眼看著“魯迅名言”越來越混亂,官方終于不淡定了。2019年夏天,北京魯迅博物館上線了一個“魯迅著作全編在線檢索系統”,這個系統被網友戲稱是“魯迅說過的話大搜索”。魯迅說過的話,在這個網站都可以搜索到。
這一舉措的原意是要扼殺網友胡亂編造之風的,沒想到進一步刺激了網友們的“創作”,于是這樣的“魯迅名言”又開始圖文并茂地粉墨登場:“我看誰還敢瞎編。——魯迅”“我怎么說過這么多話?——魯迅”“我不記得是否說過,你們自己查吧!——魯迅”……
當然,網友們“創作”歸“創作”,這也只能取樂一時。客觀上來說,這套系統真的能讓有需要的人登錄選擇或甄別。根據北京魯迅博物館介紹,該系統由文物資料保管部整理,包括魯迅著作全編、譯作全編及研究月刊三個子系統,而系統一切資料版權歸北京魯迅博物館所有,系統分為“文章瀏覽”“簡單檢索”“高級檢索”“綜合統計”四種查詢方式。這套系統的開通使用,引發了網友們的空前關注,在開通之后的第三天,居然一度因為登錄人數超負荷而導致系統崩潰。
有網友說,這套系統的出現,仿佛是魯迅本人在講臺上正襟危坐,然后掃視一圈囑咐:“注意了,不要什么都扯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