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診斷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年輕女性會在孕前咨詢醫生:“醫生,我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我如果生出個女孩,以后會不會也得這個病呢?”PCOS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謎”一樣的疾病,不僅臨床表現多樣性,診斷標準不統一,其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仍然未明確。通常認為PCOS的發生確實存在一定的遺傳因素。PCOS患者中,女性后代發生PCOS的風險較大,男性后代發生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較大。
一、流行病學分析
首先PCOS的流行病學研究提示PCOS具有遺傳易感性。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大多數PCOS患者存在代謝性疾病的家族聚集現象。中國人群的PCOS家系研究發現,PCOS患者的一級親屬中母親及父親糖尿病的發生率分別為16%和27%。PCOS患者姐妹的血清睪酮及硫酸脫氫表雄酮(DHEAS)水平高于對照組,其中有18. 2%也可診斷為PCOS。PCOS患者的母親有31%存在月經失調,其雄激素水平、血清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顯著高于一般人群。PCOS患者的一級男性親屬血脂異常及胰島素抵抗更嚴重,雄激素水平更高。對糖耐量正常的PCOS患者的一級親屬進行分析,發現其空腹胰島素水平及胰島素敏感指數(HOMA)顯著高于對照組。這些結果提示PCOS家系中內分泌及代謝異常存在家族群聚現象,可能是一種遺傳特性。
二、遺傳學分析
PCOS的各項臨床表現,如月經稀發、多毛、高雄激素血癥、卵巢多囊,幾乎都不是特有的,在不同人群中各有不同的發生率。即使在同一個PCOS家系中,其女性一級患病親屬的表現也有差異。不管采用何種PCOS診斷標準、何種人群進行研究,多數PCOS家系分析研究都認為PCOS確有遺傳性,遺傳方式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三、PCOS發病涉及的基因
PCOS 不是由單個遺傳基因引起的,目前發現與PCOS遺傳相關基因多為與碳水化合物、脂類代謝相關的基因以及雄激素、胰島素合成調節相關基因,主要涉及甾體激素合成、能量調節、胰島素分泌及代謝平衡、慢性炎癥等方面。
與其他復雜遺傳性疾病相似,目前已知的常見易感性變異僅可解釋一小部分的PCOS遺傳性。
四、表觀遺傳
最新研究成果顯示表觀遺傳機制可能是PCOS表型的部分發病機制,即基因與環境共同致病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改變,通過在表達水平的逆性修飾,改變基因的表達,并以特定的形式遺傳給子代。表觀遺傳修飾控制著基因的激活和失活,既是穩定的、可遺傳的,又是可逆的,是環境和基因相互作用中最可能的中介。目前觀點認為,PCOS發病可能源于胚胎時期子宮內高雄激素環境,生殖系統在表觀遺傳學上發生重新編碼,引起出生后PCOS,即成人疾病的胎源說。因胚胎早期細胞分裂快,處于發育的敏感時期,在這個時期不良的刺激可能影響胎兒的一生。
五、環境因素除了遺傳因素外,環境影響在PCOS發生發展中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出生前環境因素
研究發現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的女性患者胰島素的敏感性均較對照組低,有遠期發生PCOS 的風險,其形成可能與宮內營養條件有關。另外,胎兒期在宮內發育的任何階段暴露于過量的雄激素,到生育期會出現一些PCOS的特有表現。妊娠期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母親相對于正常婦女發生子代糖耐量異常風險增加。
(二)生活方式
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能量過剩,食物攝入過多、攝食行為異常(吃飯不定時、偏食、吃飯太快等)、運動不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胰島素抵抗、肥胖等增加PCOS的發病風險。PCOS 患者由于有先天的或者是遺傳因素,通常較正常人有更高的血壓、膽固醇、三酰甘油、血糖、胰島素水平。如果體重超重,會加重這些代謝指標的惡化,更容易發生代謝紊亂綜合征。能量過剩的代謝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對代謝和雄激素的合成均有影響,長期暴露顯著增加PCOS的發病風險。
(三)環境污染
工業原料(如某些溶劑、增塑劑)、農業原料(如某些殺蟲劑、除草劑、塑料薄膜)產品及排放的廢棄物(汽車尾氣、垃圾焚燒),接觸廚房油煙,居住地或工作地裝潢史,一次性塑料杯、餐具等塑料產品分解物雙酚A可以產生擬雌二醇的效應,影響葡萄糖的自我調節系統,使胰島素過度產生,最終產生胰島素抵抗。環境化學物干擾體內激素,造成內分泌的紊亂,導致排卵障礙。因此患者的職業、生活環境、生活習慣、文化程度都是PCOS 發病的高危因素。
(四)心理因素
PCOS表現出的不孕、多毛、肥胖等癥狀可以加重患者的社會心理壓力,長期焦慮、抑郁、緊張、悲傷、自尊心受挫等不利因素會進一步惡化PCOS的病理生理狀態,最終產生惡性循環,導致排卵障礙、肥胖、高雄等臨床表現。負面情緒還可能影響下丘腦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導致排卵障礙。有不良生活習慣、睡眠不規律、工作壓力、經濟壓力和競爭壓力很大的女性容易出現PCOS。也有研究從家庭環境與子女的心理健康的關系分析指出,父母關系緊張、文化程度低,家庭經濟比較緊張的子女產生心理問題的比率較高,引起女性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典型表現會出現月經不調甚至閉經,成為引起PCOS的高危因素。
綜上所述,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非孟德爾遺傳規律的、與多種基因相關的復雜的家族聚集特性的疾病,其發病可能是易感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包括代謝紊亂作用于遺傳易感人群才促使PCOS的發病。無論是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還是PCOS都是復雜的多基因病,在很多患者身上往往缺乏“主效基因”,而由多個“微效”的易感基因或位點作用的累積,再疊加環境因素,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發展。
六、PCOS的預防
如果親屬中有早發性代謝性疾病(男性親屬55歲以前發病,女性親屬65歲以前發?。└哐獕?、2型糖尿病、冠心病、父兄有高雄激素表現早禿,母親有月經稀少、曾患PCOS等都是多囊卵巢綜合征高危因素,但也并不是一個家庭中子女百分之百遺傳。PCOS患者因為嚴重胰島素作用及分泌缺陷具有相關性,可顯著增加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該綜合征現在已經被視為可對人體終生健康結局有不良影響的嚴重代謝疾病。所以有高危代謝性疾病家族史的女孩警惕自己可能患上PCOS,應在兒童期就開始預防。兒童期可能表現為肥胖,青春期腎上腺功能初現較早(陰毛過早出現)或者早發育,雄激素水平過高,要及時發現,及時干預。所謂遺傳易感就是基因是先天,環境是后天,兩者結合才能發病。如果從小進行合適的干預也可以推遲PCOS代謝并發癥的發生,也可以終生不罹患糖尿病。PCOS女孩在一生中要注意飲食熱量的控制、加強運動、維持正常的體重。PCOS女性在圍孕期、妊娠期進行代謝性疾病的篩查和控制預防,就有可能阻斷異?;虻南聜鳌?/p>
PCOS是一種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導致的內分泌和代謝紊亂的疾病。如果我們注意環境因素的控制,很可能會阻斷代謝性疾病基因遺傳性的表達和發病。所以,積極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環境因素是我們預防PCOS的最好武器。不僅對自己的健康有益,也許會對基因表達產生影響,從而對我們的后代產生影響。
胡燕軍
浙江大學生殖內分泌學博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生殖內分泌三科病區主任。任浙江省生殖醫學臨床學組委員;中國生育保健專業委員會生殖醫學學組、生殖外科學學組,中國婦幼健康研究會生殖免疫學組委員。獲浙江百姓依賴的優秀助孕醫師獎。
擅長治療卵巢功能減退,反復IVF失敗,薄內膜等患者的輔助生育技術。擅長復發性流產保胎治療。
門診時間:周一、周三、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