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威 張文頤 楊璐岳 楊雙梅 王一帆
【摘要】合理有效地開發當地特色教育資源,對于改善當地的教育環境、風土民情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位于蓉城新都區的西南石油大學,毗鄰楊升庵祠、寶光寺、桂湖等文化旅游勝地。因此,開發與利用好這種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對西南石油大學乃至新都區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特色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西南石油大學
一、特色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教育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的力量。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歷史,留下來了許許多多的文化足跡。這些文化足跡在教育資源相對緊缺的今天,顯得彌足珍貴。地方特色文化足跡作為一種先天性的教育資源,不僅能夠帶動當代教育產業的發展,也能給當地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整合好特色教育資源,以有效的策略開發與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對于當今社會有著十足的必要性。
二、特色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策略分析
西南石油大學附近的楊升庵祠為明代著名文學家楊升庵的故居。楊升庵生前高中狀元,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位。他對外倡導廉潔,為官一方造福千萬百姓;對內推崇孝道,孝順父母之事傳為千古佳話。正因為如此,楊升庵祠被評選為“四川十大孝廉文化地標”之首。張博威等人通過對楊升庵祠、桂湖等地進行采訪調研,得出了一些開發與利用地方特色教育資源的策略。
(一)加強同傳統與現代教育資源的整合
西南石油大學附近的文化資源,多為中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學熱的今天,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要素進行結合,將會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如若采用“地方教育資源協助發展特色文化”的發展理念,將楊升庵事例編寫進入新都區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材、游覽楊升庵祠對黨員及學生干部進行廉政培訓、將楊升庵祠及桂湖作為暑期社會實踐的一項實踐地點等方式,民眾對于當地特色文化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而清晰。
(二)依靠信息方式宣傳弘揚特色教育資源
在信息時代如此發達的今天,公眾號、微博、今日頭條等自媒體發展迅速,成為了傳播信息的一大主力軍。充分地利用好這些時代發展帶給我們的信息產物,不僅能對當地特色教育資源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還能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對推動當地教育產業的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新都區境內人口數量多,大學質量高,對于推動當地教育資源的宣傳提供了人員數量上的保障和技術上的支持。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微博等方式為游覽的客人提供其網站鏈接,以視頻或語音播報等形式對當地文化進行講解,將會大大提高游客的體驗感,有利于提高當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開發優質課程資源供民眾學習
課程是學習新事物的一大方式,通過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課程學習也涌現出了新的形勢。網課以可反復觀看,觀看時間自由等特點廣受好評,并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社會的認可。通過對地方特色教育資源的整合并制作優質的課程資源分享到網絡平臺,進行宣講教育,讓青少年和廣大學生群體及時觀看和學習,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與此同時,讓優質課程作為“源頭活水”,經過不斷的更新與發展,使地方特色教育資源與時俱進地與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將會帶動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論斷,可以看出,充分調動和挖掘各地區的自身文化資源,多向度闡釋和實現特色文化弘揚;并將當地文化教育資源看作是具有能動性的“活化石”,在實踐中根據主觀需要、客觀條件發揮“活化石”的能動性,讓其文化價值輻射四方,進行動態、多態發展,將有助于地方特色教育文化在社會中的傳承和發展。
在發展速度如此迅猛的今天,我們的社會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時代在與時俱進,對待地方特色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方式也應該搭載著信息時代,在適當的條件下進行改革與創新。創新作為社會的“源動力”,將推動著我國社會高質量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劉芝澄.社區教育本土化學習資源開發和利用路徑探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31(2):53-54,81.
[2]包華軍.榜樣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的意義、現狀及原則探析[J].安順學院學報,2017,19(1):35-37.
[3]歐陽康.孝廉文化及其當代意義[J].哲學動態,2016(8):20-24.
[4]丁秋玲.將孝廉文化納入高校思政課的依據與途徑[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6,36(2):70-74.
作者簡介:
張博威(1999-),男,漢族,河北廊坊人,本科,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