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鐵
【摘要】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本文對新時代教師的必備要素進行了闡述,如何做好新時代教師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新時代教師;必備要素;構成;建議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形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對教育和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梢?,做好新時代教師是時代的需要,是黨和人民的更高要求。
教師是一個有意思且有意義的職業,其標準也是動態的、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教師也必定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如何做好一名新時代教師,值得我們深思。結合實際,就新時代教師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新時代教師必備要素構成
新時代教師更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展現個性魅力。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嚴于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具體說來,應具備以下一些要素:
(一)過硬的政治素質
這應該是成為新時代教師的首要條件。老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過硬的政治素質、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一名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自覺把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管理工作全過程,嚴肅認真對待自己的職責,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
(二)良好的職業操守
這是成為新時代教師的必要條件。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首推師德之重要,“傳道”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獨立人格及為人處事的道理,強調了教師道德行為對學生成才的積極效應。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的道德水平決定著學生的道德水準。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于國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價值觀,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作為一名新時代老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崇高的愛崗敬業的精神,要有執著的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和熱愛。
(三)厚實的專業素養
專業素養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決定性因素,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教師的專業素養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專業的基礎性知識和技能。二是該專業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三是專業知識的階段性呈現特征。四是專業的好奇之心。五是豐富的跨專業知識。
(四)無私的仁愛之心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對學生的愛。魯迅先生曾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才會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愛是教育的靈魂,有愛才有責任,愛教育、愛學生是每一名教師應盡的義務,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愛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
二、做好新時代教師的幾點建議
如何緊跟時代步伐,做好新時代教師,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奮斗目標,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修身是為學之本
教育或者學習的初心,應該是“學以為己”?!墩撜Z》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的含義是講你學到的東西首先要去修養自身、陶冶自己的品格和德行,而不是去追求外在的名利。
修身是中國很重要的傳統,是我們的特色。作為新時代教師,我們如何修身呢?筆者認為可分五步:第一步是“定”,是始終如一地做一件事,也就是你能不能抵御外部對你的各種誘惑而堅守你的理想信念、始終不渝地從事你所相信的事業。第二步就是“靜”,即心不妄動,也就是要把自己內心的一些雜念、欲望都要去掉,你才能真正靜下來。第三步是“安”,即踏踏實實地做事。第四步是“慮”,就是要有長遠的思考。第五步是“得”,包括做人得體、做事得當。
(二)勤于探索是為教之道
某門課程所講述的專業內容,雖然是某一專業門類中一個小分支,但要讓學生很好地理解這些內容也非易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有專業的內容、教學法、教學對象、教育情境、課程和教育目標及價值等知識。
一名好老師,需要對上述知識有相當的了解和體會,這就需要我們始終要有“人一之,我百之;人十之,我千之”的鉆研精神,我們就會雖愚必明,雖弱必強。《中庸》上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就是說要達到博學的目的,在學習過程中,有不懂不會的地方,就要下決心學習,如果學了還不會,不要停下來,要努力改變方式,再堅持刻苦學習。好的老師,會潛下心去開展研究,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探索,在某些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終身學習是為師之源
只有樹立終身學習觀,我們才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教育這個職業,本身就是教人如何學習的,教師自己應該首先成為學習的典范。特別是在新時代,教育面臨的情景和問題日新月異,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才能夠與時俱進,才會使自己永立于不敗之地。首先,要從書本中學習,因為書籍本身是精神成長之源。其次,要向身邊的同行學習,互相學習有助于取長補短,促進自己的專業提升。然后,要向行業專家學者學習,專家學者對某領域有深入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最后,要從實踐中學習,“實踐出真知”,只有置身于實際職業崗位的操作中,才能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
三、結束語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身處新時代,我們應當以滿腔的熱血投身于教育事業,要站住腳為人,更要站得穩為人,才能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要以自己的思想感染學生,以自己的人格匡正學生,以自己的魅力改變學生,以自己的堅持鼓舞學生。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在良師的循循善誘下成才。惟其如此,我們才能不愧于做一名新時代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
參考文獻:
[1]唐巨南.優秀教師的必備要素[M].國家行政學院出版,2013.1.
[2]劉志新.談怎樣做好一名新時代的“四有”好老師[J].才智,2018(14).
[3]武來成,董新春.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評價指標及模型的研究[J].中國林業教育,2015,33(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