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史美琦 閆微
據海關統計2018 年1-10 月,我國出口手機9.1 億臺,比去年同期減少4.3%;價值7311.1 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8.8%;出口平均價格為每臺801.3 元,比去年同期上漲24.2%。其中,10 月出口1 億臺,比去年同期減少1.1%;價值1211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2%;出口平均價格為每臺1166 元,比去年同期上漲42.8%。
根據資料顯示從2017 年一月截止至2018年十月我國手機出口均價普遍較低,最低至600 元每臺,最高不過1200 元每臺。從2017年3 月至8 月手機出口的平均價格持續低迷維持在700 元每臺左右,2017 年9 月開始手機出口均價逐步上漲,于2017 年12 月均價達到1000 元每臺,此后均價持續下跌至2018年8 月。2018 年9 月起手機均價再次上漲于10 月達到最高1200 元每臺。
中國手機出口在出口量日漸增長的同時也面臨出口價格低的問題。據海關統計,2018 年11 月份,我國出口手機1.1 億臺,比去年同期減少15.1%;價值1158.2 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5.2%;出口平均價格為每臺1061.9 元,比去年同期上漲23.9%。前11 個月,出口手機10.2 億臺,比去年同期減少5.6%;價值8469.4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8%;出口平均價格為每臺829.1 元,比去年同期上漲23.7%。雖然由數據我們可以得知近兩年來電子產品的出口價格已經正在上升中,但是仍然處于較低地位,平均出口價格僅為1061.9 元每臺。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今天我國的手機出口勢必要面臨著提高價格價值的前景。這一現狀推動廠商更加重視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的提升,大力發展中高端產品。
近年來,隨著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不斷增長,但同時消費者對產品的更高硬件配置、更好用戶體驗的追求?,F在我國的大部分國產手機大多關鍵元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應擺脫從國外進口的困境,在培育自身專利技術的同時應努力突破深層次技術,與國際接軌。掌握核心技術,爭取站在科技的尖端,不再依賴進口自給自足。
目前我國的出口方向仍以發達地區為主,2018 年10 月內地對香港出口手機 4222.5 萬臺,減少12.7%,占同期內地手機出口總量的40.7%。同期,我國對對歐盟出口1060.5 萬臺,增加17%,占10.2%。雖然我國對高端市場出口占比大,但我國出口手機均價較低,很難在高端市場掌握話語權。而在發展中國家中低端手機有很大的市場我們還沒有進入。
現在我國的這幾大手機品牌以低端產品為主,長期來看這是不可行的,出口量雖然逐漸增多,但是出口價格卻很低,相應的利潤也低。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 數據,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機市場整體上漲15.0%;另一家數據調研公司GfK 在其發布的《2017-2018 年中國手機市場年度報告》中預測,2018 年中國智能手機均價將突破2500 元,比5 年前的數據增加了近1100 元。中高端化發展是未來趨勢,更是勢在必行,把低端產品結構逐漸調整為以中高端為主以及低端和中高端產品共同發展。
現在的世界手機市場中,消費者有更高硬件配置、更好用戶體驗的產品追求。應努力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努力自主研發芯片等核心部件,當然華為是一個風向標,目前在技術方面遙遙領先,這也是中國品牌在世界手機市場占份額大的原因,華為敢于挑戰敢于創新。目前國產手機大多關鍵元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應擺脫從國外進口的困境,在培育自身專利技術的同時應努力突破深層次技術,與國際接軌。只有把自身企業技術提高起來才能在根本上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利潤。
海外市場的范圍廣規模大,但并不是所有海外市場都適合進行出口貿易。在2018 年第一季度對前3大市場發達地區出口均減少,對印度、韓國和東盟出口增加。對于部分知名度欠佳的企業來說欠發達地區的市場就是不錯的選擇,在欠發達地區手機的普及度不高,國內手機的生產量不足以供應市場需求,不必擔心市場飽和的問題,同時這部分地區的民眾購買力不高,正適合中低端手機品牌的入駐,利潤可能不夠可觀,但可以實行薄利多銷的策略,占領其手機市場。同時國內企業在把目光盯在已成型的市場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中東等手機需求日漸加大的新興市場。這一部分地區的市場日漸擴大,可為手機產商帶來豐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