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為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我部決定在全國高等學校中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開啟了高校課程改革,在此改革中對課程提出以下要求:
學科體系建設必須有科學的建設規劃指導,應以學校自身的精準定位為基礎,結合特色專業打造精品課程,并以此帶動其他專業的課程建設,使得學生形成獨具特色的課程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
參與精品課程教學的教師隊伍應當由專業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才來擔任,以使得精品課程在教學中的價值能夠通過教師的教學活動而發揮價值。
教學內容應當隨時代與技術的變化而改變,做到知識內容及時更新與國際接軌,同時要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增加跨學科知識體系的支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教學中要將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管理方式進行變革,結合教學技術發展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注重網絡技術與教學的結合,使得課程設計更為科學合理。
教材是教學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精品課程打造時應注重教材的編制,采用國際專業頂尖水準教材或教學教師自主編制的教材能夠使得學生受益匪淺。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應當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將兩者相結合能夠使得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從而滿足了國家培養專業性、技術性、實踐性人才的需求。
在新課標的大趨勢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教師對實踐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理論學習中作用認識不足。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授課時將課堂理論講述作為教學的主要方法,而對于實踐教學中所用到的實驗或是社會活動等形式則采取不重視,缺乏實踐導致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差,綜合素質較低問題,對學生將來走進社會工作極為不利。
(2)教學內容脫離時代,未能因時而變。現今許多學校采取實踐教學模式所應用到的實踐方法,如實驗法、社會活動法、實習法等,其設計理念及其內容沒有跟隨世界經濟的變化而進行更新,而是一味的套用在不同時期的學生上。
(3)無法對實踐教學效果形成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此考核評價體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學生的考核,在進行實踐教學后,學校往往沒有相應的考核方法對學生實踐的效果進行有效評估,是實踐教學流于表面;另一部分是對教師的考核,學校未對教師應當采取多少中實踐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或教學有效性進行考核評價,也不會對在實踐教學中實現創新的教師做以獎勵。
(4)學生的專業實習機會較少,且未能起到作用。由于近年來國際貿易實務就業形勢趨好,許多學校都開設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并且在招生人數上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而學校對接的實習企業能夠提供的實習崗位數量有限,因此不能達到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工作實踐的目標。
面對在實際教學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出現的種種問題,其課程教學設計應當參照以下措施,來將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打造為精品課程。
(1)樹立實踐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理念。為了讓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被充分認識,學校應當將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理念,以培養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的社會型人才為己任,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盡量多的融入實踐教學的方式,強化理論課程中的實踐教學內容,將實踐教學模式常態化,使學生能夠時刻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
(2)對專業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教材的選取要適時更新。為了使實踐教學的內容能夠緊跟國際經濟大趨勢,學校需要對專業課的授課老師進行定期培訓,使教師們在學習、研討的過程中接觸并了解到本專業的前沿學術理論與課題,從而在實踐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更新知識系統。教材的選取也是應當注意的關鍵點,經典教材固然是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但是不能一味的停留在若干年前的理論成果中,而應當跟隨時代發展 的腳步對教材進行適時更新。
(3)打造完善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完善高效的考核評價體系應當建立起來,在對學生的考核中應增加操作能力的考核、合作精神的考核、創新能力的考核等等,并對考核結果做以分析與保存,方便觀察學生變化,制定個性化的教學。在對教師的考核中應當加入實踐教學方法使用的頻率、使用效果及分析、如何創新、教師的實踐能力等等內容。
(4)構建校企聯合教學平臺。為了解決實習效果不佳的問題,學校應當與企業建立聯合教學平臺,即學校的教師進駐企業進行學生的指導工作或是企業將部分優秀員工送入學校進行相關教學培訓,讓學生在工作崗位上依然可以進行理論學習,同時由于崗位數量有限,學生實習時間可以安排在較短的時間內,如一月一輪換,保證更多的學生能夠獲得實習機會,鼓勵學生尋找校外實習機會或是發展與學校合作的經貿企業。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設計必須遵循新課標中對精品課程的要求,加快科學課程體系構建,打造專業師資隊伍,重視實踐教學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凸顯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價值和特色,以此為基點進行學校特色專業體系建設,從而提高學校的教學效果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