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
結合崗位要求,致力于為職業教育培養精準人才,教學模式也應與時俱進,思考新的想法和變革。職業教育是當今最貼合生產實際的教育方式,實踐教學改革更是職業教育趨勢蒸蒸日上的標志,對建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研究,努力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大潮,努力為現代專業技術崗位培養高、精、專的技術人才。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學習任務四曲柄連桿機構的檢測與維修中技能五更換活塞環內容是學習活塞連桿機構和相應的工量具的基礎上而進行的一項實踐技能。活塞環是學生在發動機過程中必須掌握的零部件,緊密聯系汽車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活塞連桿組的學習作為專業核心課程,使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因此本文根據《發動機機械維修》教材和《企業典型維修項目》崗位要求設計教學任務,使學生學習任務與崗位接軌,更加有效掌握更換活塞環的技能并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工量具的能力。
(1)學生學習狀態分析。學生已于上學期學習過汽車構造基礎知識,對發動機的基本理論知識有一定掌握,熟悉活塞環的基本結構,熟知實踐課程的7S 安全原則。
(2)針對學生學習狀態的對策方法。職業教育重視實踐技能,倡導教學合一,在實踐教學新模式中構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關系,使學生學習的技能目標更加明確,,從而促使學生掌握更換活塞環技能,提高教學效果。針對學生學習情況,教師結合教材與設備維修手冊制定了任務單,整合了教材和維修手冊的操作技術規范要求,讓教學與崗位接軌。通過認知更換活塞環的技術要求,學生按此要求根據維修手冊和技術參數要求正確使用工量具進行安裝和更換。
(1)明確教學任務。了解發動機冒藍煙的故障原因,掌握活塞環的拆裝與檢測操作流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更換活塞環實踐技能,使其具有正確使用工量具的能力。
(2)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導入法,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情境,提高學習興趣;采用任務法,使學生帶著任務聽講,讓課堂知識成為必須;直觀教學法的運用,使學生直觀學習教師展示技能,確保學生的直觀學習性;采用分組練習法,將本節課24 名學生分成四組,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3)設計思路和教學手段。根據《發動機機械維修》和《企業典型維修項目》設計的教學任務,在具有企業特色的工作室內按照崗位操作規范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題,教師為輔。”情境導入-分析任務-實施任務-互評師評-拓展提高”的教學過程。”情境導入,分析任務”是前提,”任務實施,互評師評” 是核心,”團結合作”是精神。教師利用互聯網+平臺向學生提供資源,使學生學習更有代入感,情境還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探究。
利用職業學校學生對理論知識不敢興趣,愿意動手操作的心里特點,基于本節課目標、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加上視頻的觀看讓學生充滿興趣,線上線下一體化,從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在教學設計環節中應用多種方法,如;情境導入法、任務驅動法、分組學習法及討論分析法等。
(4)學法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知識點。教師概括重難點,使學生體會學習方法的多樣化,獲得知識的多元化,從而找到學習的樂趣,使每名同學都能展現出自己學習的成果。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小組之間互相交流,有的放矢彌補自身不足。
在學生學習知識點的過程中主要采取自主探究法、小組討論法及分組合作法。
采用情境導入的方式,通過汽車排藍煙視頻,引入實際故障,導入教學任務。學生觀看視頻,思考故障原因。這樣的方法能通過現實故障說明課程的實用性,激發學生學習情趣。
任務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故障原因,明確工作任務。引導學生利用各種資料和手機網絡搜索,討論、分析故障原因。通過分析活塞環出現的故障,讓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點,了解故障原因,明確任務。接下來進行任務實施,制定工作計劃。學生分組制定活塞環更換計劃,通過互評師評,鼓勵成績最好的一組。
學生按教師提供的資料與工具設備以組為單位制定更換活塞環工作計劃。通過制定實習計劃,培養學生做事有條不紊,有邏輯性的能力,通過自評互評,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任務評價,發放自我、小組、教師評價表,要求如實填寫。自我、小組、教師三方面評價總結,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任務拓展,布置拓展任務,并提供給學生完成作業的方法。學生課后按要求查找和研究拓展任務,按時按量完成。做到課后有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和豐富專業知識。
拆:先拆第一道氣環——再拆第二道氣環——最后拆組合油環
裝:先裝組合油環——再裝第二道氣環——最后裝第一道氣環
對環口:環口相互之間錯開120 度,且環口不能安裝在活塞銷軸向方向(容易漏氣,漏油)
在用游標卡尺檢測后,如果氣環背隙范圍不在 0.50mm-0.10 mm 之間則應該直接更換活塞環組件。
全文以汽車發動機維修與構造課程中更換活塞環內容為例,探究職業教育中實踐教學的新模式。新型教學模式的轉變將不斷切合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實際,并且建立在校內外實訓平臺,雙師型教師等教學資源基礎上,將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效果。教學改革無止境,創新實用永追求。教師應集中教學模式優勢力量,全力以赴,認真設計好教學環節,力促優質教學模式進校園、精品資源進課堂,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中高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致力于專業技術崗位培養青年人才,更好地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