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蘭蘭(江西科技學院協同創新中心)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是中國引導外商投資的重要產業政策,每次修訂都反映出我國政府在各個時期對于外商投資產業的引導方向。根據國發〔2017〕5號文件,要求修訂指導目錄及相關政策法規,放寬制造業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同時,為了配合外商投資企業備案制改革的目標,推進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對產業指導目錄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并于2017年6月28日聯合發布最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與之前版本相比,2017年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進一步放寬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其中針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主要的變化有:
汽車電子的外資股比限制放開,將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企業以合資形式引進更多的外國先進技術。此外,中國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也進一步推動了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
在老版本《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鼓勵外國投資者在能源動力電池和電池正極材料進行投資。
而在2017版最新《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兩部委刪除了能源動力電池和電池正極材料的外資股比和技術限制,鼓勵類條目中新增了燃料電池。這就意味著,不僅取消了動力電池的股比限制,不再鼓勵外商投資動力電池,動力電池外資企業還將獲得設立全資公司的生產許可證。
實際上,針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動力電池的外資股比限制在6月初就開始逐漸取消。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動力電池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在中國不再被“保護”的政策。
2017版最新《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取消了對汽車企業合資的限制。對于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仍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只能建立兩家和兩家以下同類汽車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但建立生產純電動汽車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可不受兩家的限制。新能源汽車不受兩家合資企業限制,隨著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外商投資企業將在中國尋求合資伙伴,組建純電動汽車整車生產企業。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作為國內引導外商投資的重要文件之一,每次修訂都反映出我國政府在各個時期對于外商投資產業的引導方向。《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多次修訂,可大致地看出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在不同階段的一些政策變化。
在1997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的條目放在“機械工業”項下。如鼓勵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的條目,其中有不少現在看來已經非常普通的零部件當時在國內生產是相當困難的。
然而2017版最新《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在“汽車制造業”項下即列有關鍵零部件及技術研發、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汽車發動機制造及發動機研發機構建設、汽車電子裝置制造與研發等四大條目。相比之下,這些零部件的關鍵技術的復雜性和先進性上升了好幾個層級。
本修訂稿雖然較2015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進一步減少了31項外資準入限制,但是開放力度仍然小于預期。此次修訂主要就行業的分類和編排進行了調整,針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主要表現在取消汽車電子和動力電池的股比要求以及放寬純電動汽車合資企業限制。顯然,這一規定將大大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對外開放,而在開放的同時,常年在國家政策保護下的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將經受新的考驗和挑戰。
2017版最新《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修訂內容來看,我國政府將會繼續鼓勵外國投資轉向符合產業轉型的方向。在投資領域擴大的同時,2017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對外國投資提出了“結構性”升級的要求,鼓勵將資金和核心技術投入到與新能源汽車制造業及相關領域。但是對于一些敏感領域,目前還沒有全面開放的,產業開放力度有待加強。
隨著世界能源緊張局勢的惡化,汽車產業升級成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必由途徑。因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仍在研發和導入階段,其大量的資金需求和技術投入使大多數汽車企業負擔不起,這使得政府相關扶持政策在新能源汽車開發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因此,一方面要鼓勵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企業本身在發展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的過程中也應該有一個積極的行動和改變。
實施多樣化的技術創新戰略,注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自主技術創新。從材料、電池技術、管理系統、機械加工等綜合考慮,重點突破動力電池等關鍵技術、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并以技術法規的形式,確保技術領先。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的許多環節共同發展,由龍頭企業牽頭各企業投資設立新能源汽車的研究與開發機構,廣泛招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人員,相互合作進行技術創新,使其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業技術的研發。
新能源汽車企業自主創新,如果單獨進行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包括汽車研發初期投入回報率低,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不健全,研發能力不足等。一次研究不成功很可能會導致企業破產。所以,從事研發的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企業,亟需政府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等給予融資政策和稅收政策的傾斜,發揮相關新能源汽車及相關制造企業的作用,增加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以提高自主創新效率,減少研發的風險。
汽車整車應與關鍵零部件同步生產和開發,新能源汽車也不例外。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發展需要整車企業的帶動,同時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品牌的創建需要關鍵零部件企業的支持。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兩種資源的整合,加強新能源汽車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促進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與關鍵零部件企業形成一個產業集群內部的網絡組織,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生產和推廣。
加強技術研究和發展的同時,企業應該改進新能源汽車的宣傳方式,使新能源汽車的概念融入人民的生活。引導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的比例,倡導和鼓勵鼓勵個人和公共交通選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企業除了強調節能和環境保護的價值,還應該突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和質量,提高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