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宏偉 宮月娘(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目前我國的物流行業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根據相關資料統計,自2017年開始,我國的快遞業務量在年內累計達到4015億件,而2019年快遞業務量已經累計到了6000億件,日均快遞處理量接近14億件。而為了促進電商業務的發展,促進居民消費,淘寶、京東等電商大國還會時不時的推出促銷活動,比如說婦女節、雙十一等,在這些日子,快遞的日處理量高達33億件,已經嚴重讓物流行業超負荷運轉。從這方面看我國國民的消費水平在不斷的提升,但是有利自然有弊,快遞業務的迅猛發展帶來的便是嚴重的快遞包裝物處理問題。紙質的快遞包裝會消耗大量的樹木,而塑料包裝經過焚燒、降級等所產生的有毒氣體則會進入人類的呼吸道,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影響和破壞。接下來我們就針對快遞包裝物本身以及物流相關群體兩方面來對環境成本進行分析,并且找到合適的解決策略。
根據實地去分析調查,快遞包裝物的具體成分有木箱或者木條、紙箱、塑料袋、周轉箱、泡沫、編織袋等等,而其中紙箱的使用量是最大的,占據四成,其次便是塑料,周轉箱、木箱或木條,從這份數據可以看出來在這些快遞包裝物中將近一般是可以進行回收再利用的,可以盡最大可能降低環境成本,減少對于樹木的砍伐。除此之外還針對大眾對于二手快遞箱的接受程度做了一個調查問卷,問卷中表明將近一半的人無條件支持二手快遞包裝物,支持降低快遞包裝物的環境成本,還有一半的人表示在價格便宜、有質量保證的情況下支持二手快遞包裝物,只有極少數人群不支持使用二手快遞包裝物。
包裝物中污染程度最大的便是塑料袋,以及包裝物內部填充的泡沫和氣泡膜,這些不能夠降解,會給地球帶來極大的負擔,而且氣泡膜并不好回收,使用過的氣泡膜長度是固定的,再次包裝還需要長度問題,而且是內部填充物,還需要考慮衛生問題。
由于國家還沒有專門出臺針對快遞回收物的回收再利用的具體政策,垃圾分類也還沒有在全國普及,所以說許多人即便有了保護環境的意識,也不知道這些快遞包裝物應該如何處理。將近五成的人是把快遞回收物直接丟到垃圾桶,兩成的人會將快遞包裝物賣給回收廢品的人,三成的人將合適的快遞包裝物當做家用包裝箱或者垃圾箱,然后再次扔掉。
雖然國家郵政局出臺了《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但是實際實行起來并不容易,迄今為止我國快遞業的快遞包裝物回收率不到一成,消費者在購買完商品的快遞包裝物五成不做分類進入到垃圾桶內,而這些垃圾最終會跟隨生活垃圾一起扔到垃圾處理廠。
而且有一點是非常值得大家注意的,目前為了降低快遞的成本費用,許多小成本的工廠會使用化工垃圾、生活垃圾以及醫療垃圾中的再生料生產快遞包裝塑料袋,這些塑料袋的重金屬、有毒有機物嚴重超標。而內部填充物的紙張則使用劣質油墨進行印刷,包裝紙的有害有機物超標,若是進行二次回收利用,對于人類的身體有很大的危害,對環境也有很大的危害。
快遞包裝物中有許多是直接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并且不可以進行二次回收利用的,比如塑封袋、膠帶、氣泡袋,這些塑料焚燒產生的最主要的污染物二惡英,是劇毒的致癌物。而且這些垃圾進行焚燒會產生大量的顆粒物,會影響我們的空氣質量,也會進入我們的呼吸道,無形中增加了我們身體的負擔。而且這些垃圾屋再進入垃圾埋葬場之后會產生垃圾滲濾液,會滲入地下影響地下水,也會影響土壤的土質,危害最嚴重的便是塑料,它的降解最少需要一百到兩百年的時間。
我國是一個快遞大國,相比較其他國家,我們國家電商行業發展繁榮,快遞量劇增,但是即便國家已經開始注意到這一方面,并且主張對快遞包裝物進行回收,但是總體回收率仍舊不到20%,發達國家相較于我國比較好一點,紙類包裝物回收率達到45%,塑料類包裝物回收率達到25%。
但是相較于快遞包裝物對于地球的污染情況,我們這條快遞環保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現在我們時常會在一些新聞上看到這樣的消息,海洋魚類因為吃了塑料袋消化不良死亡,或者是肚子中有各種生活垃圾導致死亡。并且由專家學者表明所有魚類體內都含有塑料顆粒,這些塑料顆粒最終也會被我們人類吃進肚子里。
以上種種我們都能夠看到快遞包裝物環境成本的巨大,并且對于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對我們人類的身體也會造成不可見的傷害。
目前快遞包裝物的回收模式有以下幾種:企業自營回收模式,也就是逆向回收,將快遞包裝物返回給快遞公司,快遞公司再返回給分銷中心,分銷中心返回給生產共產。可是這樣的方式無疑會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在成本方面并不劃算;建立回收中心,這樣的模式就省略了快遞公司和分銷中心兩方面的成本,更加簡便。但是這樣的回收模式有一個缺陷,在快遞包裝物資源回收的最前端,保潔員、回收員是將這些快遞包裝物進行回收的主要勞動力,但是這些人員并不專業,也沒有進行過相關培訓,許多可回收物品可能被他們所遺漏,而且因為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不完善,導致許多快遞回收物白白變成了垃圾,進入了垃圾場;第三方回收模式,新開辟出一個第三方,專門負責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和處理,這樣的話企業能夠將全部精力用在快遞包裝物回收這項主要業務上,而且這項任務前期投資比較少,回收也不較高,長遠看來,第三方回收模式將會成為快遞包裝物回收主流,可是目前為止回收體系仍舊不健全。
雖然隨著環境污染的嚴重,許多消費者已經有了綠色環保的意識,但是大多數人也僅僅只是停留在意識上面,并沒有付諸實際的行動。也有些消費者因為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不健全,用心無力。所以在解決快遞包裝物回收體系問題的同時必須要加強消費者對于快遞包裝物的回首一世。網購的消費者大多數為中年人和青年人,是我國發展的中流砥柱,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有心去環保,改善環境。所以為了提高消費者的回收意識,可以在網絡、報紙、上加大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宣傳,國家也應該積極的下發任務,讓宣傳部門加大宣傳力度,全民動員,讓消費者將該分類回收的快遞包裝物放到該放的地方,減輕回收工作人員的負擔,提高回收的效率以及快遞包裝物的利用率。
目前快遞包裝物的形狀五花八門,每個生產廠家生產的包裝規格都不一樣,不易于再次回收利用的統一管理,增加了運營成本,除此之外許多商家還存在過度包裝的問題,為了讓消費者感到商家的誠意,許多商家都會在包裝上下心思,包裝得過于精致,一層包裹一層,雖然包裝上很好看,但是卻是不必要的包裝,提高了包裝成本,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降低環境成本最直白的方法便是提高快遞包裝物二次回收的利用率,以及運用綠色環保的包裝材料,接下來一一闡明。
為了提高快遞包裝物二次回收利用率,可以多方共同建立回收體系,在各個方面下手,比如說讓快遞員進行快遞包裝物回收,回收的越多會給予相應的獎勵,而消費者給予快遞員包裝物也會得到一定的獎勵,第三方回收則對人員進行專業的回收培訓,提高回收率等等,盡最大能力完善回收體系。
無規矩無以成方圓,快遞包裝物必須要制定統一的標準,國家必須要制定相關的政策。比如說快遞包裝物的尺寸分成幾類,大、中、小等等,尺寸進行統一,這樣既能夠在快遞包裝物進行生產的時候降低成本,在快遞包裝物回收之后進行二次利用的時候也能夠更加快捷方便,降低了人力物力和成本。在包裝上也要制定相應的標準,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減少不必要的二次包裝。
快遞包裝物回收的源頭就是消費者,所以為了提高回收利用率,必須要加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回收的重要性。比如在快遞包裝物上直接印刷快遞回收的溫馨提示,快遞員在送快遞的時候對消費者進行普及,是不是還進行一些優惠券和小禮品的獎勵對支持工作的消費者進行感謝。
提高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快遞包裝物的環境成本是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地球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為了解決目前快遞包裝物帶來的各種問題,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各個環節都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才能夠踐行綠色經濟理念,提高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快遞包裝物的環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