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第二綜合服務保障中心)
金融投資活動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可分為四類:
一是,操作風險。即在開展金融投資活動中,由于操作規范未制定或未得到有效執行,人為操作引發風險,給資金安全造成隱患。例如,因內部控制失效,導致操作人員人為地將資金投向高風險投資活動,影響財產安全。
二是,流動性風險。即未做好資金用途的規劃,導致將大量資金投向到金融投資活動中,投資期限長、短期錯配不合理,導致一旦需要流動資金,而大量資金積壓在金融投資市場內部,引發流動性風險。
三是,市場風險。即投資者在進行金融投資時,會受到匯率變化、利率變化、市場供求關系變化、估值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可能面臨市場風險。例如,將資金投入到外匯市場后,因匯率變化而導致資金大幅度縮水。
四是,信用風險。即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到金融領域,如購買債券、投資股票等,由于發行主體違約而導致到期后無法收回資金,進而造成損失。
近年來,現代公司從事金融投資活動日益頻繁,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各類風險,結合金融投資風險的特性,以下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剖析:
在金融市場中,資金的供求關系往往會引起利率的變化,且影響到公司投資資金的收益。特別是當前國家持續開展金融市場杠桿的調整,金融產品的利率變化較為頻繁,例如,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近乎每周都會調整利率。公司將資金投向到金融領域,利率的高低決定著實際凈收益,一旦金融產品利率發生大幅度波動,但會給資金的收益率造成影響,無法達到預期的盈利水平。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金融市場亦呈現開放化、國際化,現代公司在開展金融投資活動中難免會面臨匯率風險,且由于受貿易格局多變、金融風暴沖擊、國際環境變化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匯率造成大幅度的變動,導致金融投資風險增大,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當前金融領域的投資主體關聯性較大,一旦出現匯率波動,便可能存在聯動性,增加金融投資風險。
在金融投資領域一旦信用風險便可能給公司造成較大的投資損失,甚至投資全部損失。例如購買某公司發行的債券,但因其自身經營不善導致違約,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將是巨大的。同時,現代公司在金融投資中對信用風險的量化困難,因前期對資信水平、經營狀況的調研不充分,便可能出現到期違約的情況。
現代公司在金融投資活動中,往往收益與風險并存,必須高度重視金融風險,并結合自身的資產狀況、配置等,合理選擇投資領域與方式,科學規避風險。對于現代公司而言,在金融投資活動中不可能完全規避風險,而是完善自身內部控制、提升專業水平,進而提升資產管理水平,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現代公司在開展金融投資活動時,要結合自身資產配置、風險承受能力等,加強風險評估工作。充分測試自身在面臨金融風險時的抵御能力,能否接受較大損失、是否會影響到正常的現金流,展開全面規劃與整體判斷,擬合風險變化曲線,科學展開投資產品的配置。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擬準備投資金額較大的產品進行信息搜集,實施動態化的風險評估,避免公司的資產受風險的較大涉及。開展風險等級評判時,要兼顧全面性與系統性,關注市場中各類投資產品的變動,歷史收益、風險大小、是否存在違約支付等,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對數種投資風險進行測算,進而選擇適合自身投資期限、風險偏好的投資產品。
現代公司在開展金融投資活動中,要充分考慮期限、風險錯配,構建多元化的資產投資組合,從而消除非系統性風險。加強對各投資產品提供者的資質、信譽、經營風格等展開調研,確定預期的收益目標,構建梯度控制模型,實現對各投資方案的風險進行全面掌握。構建風險應急預案,對各投資方案可能產生的風險及影響進行估算,判斷公司是否具有承受能力,進而選擇適合自身的投資組合。加強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特別是對于金融投資團隊的人員落實崗位責任制度,打造專業風險管理團隊,加強金融知識的培訓、樹立風險意識,出現風險苗頭時迅速做出反應,有效防范操作風險。動態分析市場行情,完善金融風險管理,為投資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提高金融投資決策的科學性,降低決策風險。
現代公司在開展經營活動中要充分估算流動資金的需求,儲備足夠的現金,將閑置資金投向金融投資的目前的是為了獲得收益,需要強化預算管理,避免公司運作中流動資金不足。強化現金流管理,測算資產配置、期限錯配的最優比例,進而統籌規劃,提高金融投資活動的穩定性,避免現金周轉失靈,進而在有序開展主營業務的同時,提升盈利水平。針對公司現金流展開科學測算,強化投資“約束行為”,防止投資的隨意性,合理開展債券購買、變現,且正視內部經營活動的資金周轉情況,避免因資金周轉不靈而導致現金流不足。例如對應收賬款、存貨周轉率進行動態關注,提前做好固定資產購置的現金準備,全方位改善金融投資形式與期限錯配,防范流動資金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