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華
(浙江省杭州市農業技術學校,杭州310022)
溫室草莓栽培在近幾年來得到了大力推廣,并且效益可觀,溫室栽培在技術上比露地栽培要求更高。 草莓的產量及品質直接決定了草莓的經濟價值, 而影響溫室草莓產量及品質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種的選擇、苗木培育工藝、溫室管理方式及病蟲害防治等。其中,采取放養蜜蜂的方法為草莓授粉,不但省時、省力、高效,而且可提高草莓授粉和坐果率,增加產量,改善果實品質,降低出現畸形果的概率。
人工授粉每天只能進行1 次,速度慢,易錯過花柱頭活力最強的時間,造成受精不佳,從而影響到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相比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 利用蜜蜂為草莓授粉可更好地解決草莓授粉問題。蜜蜂授粉可以提高產量,改善果實品質。在設施栽培條件下,利用蜜蜂授粉已成為草莓豐產栽培的必備措施。但近年來,草莓種植區出現大批量蜜蜂死亡現象, 嚴重影響了草莓產量及果實品質。經調查研究發現,部分種植戶在噴灑農藥期間,未及時將蜂箱搬離溫室,再加上溫室內空氣流通不暢,導致農藥濃度過大,引起蜜蜂大量死亡; 也有部分種植戶發現蜜蜂在非施藥期間也存在較高死亡率。 本文通過種植區實地調查、與養蜂專家溝通交流、了解溫室草莓培育種植流程等方式, 深度剖析種植區蜜蜂大批量死亡的原因, 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
從生物學角度來說, 蜜蜂的生命周期較為短暫,冬季持續低溫天氣,工蜂的壽命最長不超過90 d,采蜜期也僅有28 d 左右。 蜂箱放置在草莓種植區的90 d 內,蜂群逐步老化,并成批量死亡。此時,種植戶要及時將蜂箱內已經死亡的蜜蜂殘肢清理掉,確保剩余蜂群的正常活動,并根據死亡率進行蜂群補充。
蜜蜂喜好在自然環境中生存, 一旦移到溫室內,由于塑料薄膜的限制,生物體需要充足的時間去適應環境的變化,且蜜蜂具有趨光性,在日照充足的環境下, 塑料薄膜透光會導致蜜蜂不斷碰壁,部分老化蜜蜂會非正常死亡。
種植區草莓的花粉數量有限,蜜源不充足,使得蜜蜂攝食量偏低, 蜜蜂在長期饑餓狀態下抵抗力下降, 且蜜蜂群極易發生肉體腐爛等疾病。種植戶要密切觀察蜂箱內的情況,必要時人工添加蜂蜜、糖漿等供蜂群食用。
反季節溫室草莓種植,由于室內溫度偏低,導致蜜蜂新陳代謝受阻,糞便排出不及時,出現非正常腹脹問題。 種植戶要采取人工干預的方式調節溫室內溫度,如應用暖光燈或熱風等,尤其是氣溫較低的夜間, 更要避免蜜蜂受凍引起死亡。
蜂群越冬最適宜的空氣濕度為75%~85%。溫室內空氣濕度越大, 越容易引起蜂箱發霉,使得蜜蜂對蜂箱環境不適應而出現死亡。 為此,種植戶要時刻注意晾曬蜂箱,降低濕氣,并保證內部空氣流通。同時,草莓植株灌溉要適量,避免水分過量導致溫室內濕度超過限定標準,必要時可在蜂箱外圍撒生石灰等物質,可有效降低濕度。
通常情況下,上午是給草莓植株噴灑農藥的最佳時機,此時植株氣孔充分張開,對藥物的吸收效果更好。 如果在噴灑農藥時,未及時將蜂箱搬離溫室, 蜜蜂接觸到高濃度殺蟲藥會導致死亡。 由于草莓植株的抗病性較強,而蜜蜂的抗藥性較弱,因此,適宜采取低濃度局部噴灑藥物,并將蜂箱挪出溫室,防止蜜蜂受到農藥的侵害。
近年來,隨著對溫室草莓種植的深入研究發現,一旦授粉期內出現蜜蜂大批量死亡,便會降低草莓的坐果率,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效益,而本文通過詳細論述蜜蜂死亡的原因,可有效保障溫室草莓的產量與品質,提高果農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