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5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4]189號)中關于適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保障工程質量安全,促進工程建設領域技術進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就《建筑垃圾處理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從總則,術語,基本規定,產量、規模及性質,廠址選擇,總體設計,收集運輸與轉運調配,資源化利用,回填,填埋處置,公用工程,環境保護與安全衛生,工程施工及驗收,十三個方面對于建筑垃圾處理進行規范。
征求意見稿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是:第一,增加了產量、規模及性質,廠址選擇,總體設計,公用工程,工程施工及驗收等章節;第二,更改了再生利用、處置章名,分別改為資源化利用、填埋處置;第三,合并了收集與運輸、轉運調配章節。第四,對原標準中各章節的有關內容做出了相應調整、補充和細化。
征求意見稿對于行業術語進行明確,建筑垃圾(建筑廢物)是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裝修垃圾等五類的總稱,指建設、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工程渣土指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地基開挖過程中產生的棄土。資源化利用指的是使建筑垃圾轉化為有用物質的方法。回填指利用現有低洼地塊或即將開發利用但地坪標高低于使用要求的地塊,以符合條件的建筑垃圾替代部分土方石彌補地坪標高的行為。此外,還對工程泥漿、裝修垃圾、轉運調配、填埋處理等術語進行了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