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嘉
在科技強國的戰略推動下,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自主創新企業,并且已經在制度層面上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政策,也出臺了可行的激勵措施和辦法,然而我國現行的稅收政策仍然存在著各種方面的缺陷,急需進一步解決和完善。因此在這種條件下,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需要進行多方面優化,既能通過優質的技術帶來更多的科研成果,又能合理地降低成本和稅負,為我國今后的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所得稅。企業所得稅作為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稅種之一,已在我國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國家高度重視扶持高新技術產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為享有政府的此項優惠,一定會努力的增加科技投入,達到企業自主創新的目的。在科技強國戰略和國際軟實力競爭日益激烈的影響下,我國已經非常重視激勵企業從事科技創新活動。不僅如此,企業還頒布了許多其他稅收優惠政策來進一步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
增值稅。2016 年起我國開始實行“營改增”政策,目前“營改增”政策已經全面實施,覆蓋到各行各業中, 尤其是在技術服務、轉讓和開發等方面的服務收入已經從營業稅轉為增值稅,技術專利方面也有著同樣的舉措。即便如此,目前各種技術收入仍沿襲營業稅的免征政策,《增值稅暫行條例》中明文規定銷售免稅產品一律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能開具專票就不能進入下一環節的抵扣,原本應進入增值稅鏈條的項目仍被排除在鏈條之外,而這部分未能進入增值稅鏈條的技術收入正是自主創新產品中高附加值的主要組成部分。
一是優惠政策不完善且尚未形成系統體系。我國絕大部分的稅收優惠政策是由國家相關部門的通知和補充說明等形式出臺的,出臺數量大且重疊部分多。雖然靈活性較好,但是其法律效應并不大,即不夠權威。由于政策的頻繁出臺,因而需要納稅人及時掌握相應的稅收政策變化,也在另一方面很難享受到完整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于水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每次出臺新的優惠政策,都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及時的解釋和對納稅人進行合理的指導,無形的增加了納稅成本,阻礙自主創新的進行。
二是“營改增”實施時間短,增值稅優惠偏少。2016 年起,“營改增”政策進入公眾的視野,直到今天增值稅已經成為我國的第一大稅種,國家大部分的稅收收入都來自于增值稅,然而由于改制時間短等原因,增值稅的優惠力度卻比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小得多,這與增值稅作為我國的稅收主體稅收地位不相稱。在企業所得稅中:小微型企業可享有高額的所得稅減免待遇,然而在增值稅方面,優惠政策卻很小,這不但與我國的稅制結構不相稱,也制約了企業發揮自主創新能力的水平。
產品研發前期優惠政策較少。自主創新型企業在產品研發的初創期是產品年研發的關鍵階段,也是企業資金投入量最大的階段,若企業能順利度過產品研發期,將產品按照合理的戰略計劃投入市場,其會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然我國創新型企業前期的扶持力度政策明顯不足,由于企業在產品研發階段沒有利潤甚至虧損,因此卻無法享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即便是幾年后這些企業將產品投入到市場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卻又錯過了稅收優惠期,造成了這些企業實際上沒有享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
我國的財政稅收政策體系雖大致成型,也初步形成了相當的體系和規模,但做細致入微的研究就會發現其中針對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大多不能獨立的發揮其作用,雖然出臺的頻率較大,卻過于概括,影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因此應該學習借鑒西方國家的相關經驗。例如,政府需要有秩序、有條理地針對自主創新企業出臺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并逐步形成相對完善的稅收優惠系統。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在不斷出臺相應的政策規定時,要對群眾、社會做到明確的信息公開、透明,在不降低政府公信力、保證人民滿意的前提下,逐步調動整個社會的自主創新的活力與積極性。
在企業成立初期,企業未進行自主研發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企業前期的發展水平是否穩定直接對后續產生劇烈影響,因此在整個漫長的自主創新過程中,需要每個環節緊密相連。一方面,目前國家雖然對企業自主創新已經高度重視,但相應的工作重心卻還沒轉移過來,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出臺的也較少,因而加快政府工作重心轉移速度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另一方面,政府應該適當的減少企業的稅費負擔,尤其是在初創期的自主創新企業有足夠的活力和資金支持,為后續的研發工作增加相應的動力,減少因缺少資金支持而廢棄的創新項目所造成的社會資源的浪費,為企業自主創新的物質和資金奠定良好基礎,為后續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創新型企業在整個運營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優秀人才作為技術支持,優秀人才直接關乎企業的發展與存亡。然而,目前我國的創新型人才仍然很少,難以滿足此行業的剛性需求,很大一部分原因即稅收的優惠力度不足,因而加快完善稅收優惠政策速度更加迫在眉睫。第一,政府要高度重視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水平與態勢,及時制定稅收優惠政策;第二,要適當提高創新型人才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創新型人才的工作熱情;第三,積極發掘更多創新型人才,給予他們發揮才能的空間與平臺,是他們的才能推動企業的發展。
目前世界各國正努力采取各種方法激勵自主創新,絕大多數國家采取間接激勵政策,少部分國家為直接激勵政策,目前我國采取的是直接稅收優惠政策,這是合情理的,因為高新技術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極其需要國家的扶持,才能度過企業的初期,但是我們要注意兩者相結合,最終走向以間接優惠為主的自主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