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管理會計是從傳統的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并列,著重為企業進行最優決策,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一個企業會計分支。為此,管理會計需要針對企業管理部門編制計劃、做出決策、控制經濟活動的需要,記錄和分析經濟業務,“捕捉”和呈報管理信息,并直接參與決策控制過程。
管理會計是根據需要將財務會計所提供的歷史資料作進一步的加工、控制和延伸,從而使其職能作用的時效橫跨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態。而財務會計以反映過去為特點,無論是核算,還是監督,其對象往往都是實際發生或已經存在的財務會計,按照客觀性原則,歷史成本原則等要求,對實際已經發生的經濟進行記錄和核算,形成基本的財務信息系統。
外資企業在管理會計的應用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是如可口可樂這樣具有悠久品牌歷史的世界500 強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多年,對我國企業管理會計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正如超過80%的世界500 強企業使用的ERP 系統均為SAP,可口可樂依托SAP 的強大管理系統實現了全球一體化營運的同時,也為管理會計的應用提供了必要的系統支持。
SAP 系統的獲利能力分析(CO-PA)是企業管理層對細分市場進行分析評估的重要的管理會計工具。主要目的是從外部市場的角度分析企業行為對經營利潤的影響,CO-PA 能同時從業務方面(客戶,客戶組,產品,產品組等及其組合)和組織單元(比如銷售組織,分銷渠道,業務范圍,工廠級組合)對企業經營利潤進行詳細分析。通過這種分析幫助企業了解在不同市場方面企業的獲利能力以及變動趨向,從而幫助企業決策者對產品定價、客戶選擇,分銷渠道及銷售條款快速提供決策依據,這在競爭激烈的快消行業尤其重要。由于數據量巨大,可口可樂還自行上線了一套BI 報表系統,從CO-PA 中抽取數據源,使得獲取分析數據更為直觀便捷。
可口可樂高度重視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地位,在組織構架中,績效財務部除了下設常規的財務核算部、采購部、資訊IT 部以外,專門設立了商業計劃分析部,負責管理會計的工作。與此同時,近年來可口可樂裝瓶集團在中國大陸的十幾家裝瓶工廠中,大力推進SSC 信息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信息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可以對企業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有機的融合管理體系,形成以管理會計體系為中心的共享服務中心。在內部控制體系上,可口可樂在注重銷售以及面向市場前端的部門的同時,同樣關注商業計劃分析部的價值創造與決策能力。在企業的業務鏈和運營流程的各個環節中,都界定了商業計劃分析部的審核、跟蹤監控以及評價的權限。這使得管理會計可以深層次的介入到企業業務中去,更全面的獲得企業營運中有價值的信息,使工作得以更為有效的展開。
1.全面預算中的應用
可口可樂具有完備的全面預算控制體系,管理會計在年度預算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每年的預算期,各裝瓶廠會依照裝瓶集團總部的總體經營戰略與目標指引,由商業計劃分析部牽頭,會同裝瓶廠其他各資能部門完成年度預算的編制。年度預算以目標銷量為起點和基礎,以銷定產并需要結合倉儲、運力等產品周轉因素確定目標產量,進而確定原材料耗用,人力與期間費用等,最終形成目標利潤。以上各項指標,將作為裝瓶集團總部對裝瓶廠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考核依據。商業計劃分析部是年度預算編制的主導部門,負責為裝瓶廠解讀裝瓶集團總部的指引,歸集各個資能部門的預算數據,并對數據的合理性及合規性予以判定,預算數據在定稿前會經歷與裝瓶集團總部多番的上報與反饋,最終完成年度預算的編制工作。年度預算在實際執行時,會細分至月度,在預算運行到實際月份時,商業計劃部會依照實際值更新預算值,并對剩余月份進行RE 滾動預測。同時,對于實際值與以前年度及預算值之間的偏差,會分解為價差、量差及結構差,會同相關資能部門進行差異解釋并提出改進行動計劃。在每個月管理層的管理月會上,商業計劃分析部需要為管理層準備管理月會資料,進行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回顧,并向裝瓶集團總部報送各項財務報告。
2.投資項目分析應用
可口可樂裝瓶工廠每年都會依照裝瓶集團總部的經營策略指引制定年度的項目投資計劃。商業計劃分析部在對裝瓶廠擬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時主要使用NPV(凈現值),IRR(內部收益率)以及投資回收期三項投資項目分析指標,以可口可樂裝瓶集團規定的WACC(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和稅率為參照指標。對項目整體損益和現金流量進行為期10 年的預測,預測數據來源于裝瓶工廠各資能部門。比如,銷量和價格、倉儲和配銷數據來自于市場執行部,成本和人力數據來自于績效生產部與人力資源部。最終只有項目同時滿足項目凈現值大于零,內部收益率高于集團規定的甲醛平均資本成本,且投資回收期控制在三年以內,才被認定為具有可行性。項目投資的決策權最終需要通過可口可樂裝瓶集團總部的批準方可實施,裝瓶工廠商業計劃部需要對項目實施后的結果進行持續的跟進和反饋。
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活動的具體運用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不斷總結完善和改進工作流程,優化經濟結構,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新模式,使企業管理水平、管理效率螺旋式上升,將管理會計存在的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