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中,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的高職院校教學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現狀并不樂觀。學生缺少參與創新創業的動力,學校對于創新創業缺乏重視,同時也缺乏資源上的保障。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在培養高職院校的人才時應該將服務作為宗旨,將促進學生的就業作為目標,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擁有生產技能、經營技能以及管理技能的人才。但是,從目前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現狀來看,對于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現狀并不樂觀。首先,高職院校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卻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其次,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崗位能力存在認識上的誤區[1]。有些高職院校認為,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就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創新教育認為是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這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在我國的發展戰略中明確提出要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這是我國現階段的歷史使命。高職院校是為社會輸送創新型人才的主要陣地,但是卻沒有將我國的發展戰略作為出發點來對人才的培養方向做出調整。很多高職院校的領導認為自己培養的是一線的員工,不應該承擔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責任。而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則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薄弱,只要能夠將課程內的知識掌握好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培養創新能力。這些錯誤的想法不利于在高職院校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高職院校沒有正確的認知創新創業教育,認為創新創業是學生的事情,沒必要引起重視。因此,很多高職院校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缺乏重視程度,積極性也不是很高。高職院校既沒有構建創新創業課程,對國家的鼓勵政策也采取了忽視的態度[2]。有些高職院校根本就不組織學生參與創業比賽,對于學生自己組織的比賽也不是很重視。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很難獲得相應的信息,久而久之,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越來越低,最終將創新創業的想法放棄。
在目前的高職院校教學中,很多學校都缺乏基本的創新創業設施,在制度上也不是很完善,師資力量更是薄弱。這樣的基本條件使得學生創新創業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即使有的高職院校具備這樣的條件,他們也是為了正確國家示范骨干的名譽,卻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真正的發揮出來。在高職院校的創新大賽和創新課程中,主要都是由年輕的教師負責的。這些年輕的教師缺乏基本的經驗,使得就業指導課成為了求職技巧課。教師并沒有在創新創業方面對學生做出有效的指導。
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得到了政府、企業以及學校的重視,但是還存在著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比如,創新創業的學科地位仍然處于邊緣化的位置,課程沒有形成體系化,學生的實踐不足,在政策支持方面也有待改善。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在教育思想上做出轉變,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為學生提出一些價值比較大的議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甚至可以就不同的觀點展開辯論。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達到思想上的碰撞,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3]。學校應該將創新創業融入到整個高職階段的教學中,對教育理念進行創新,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應該為學生創建創業實踐基地,將大學生科技園的作用真正的發揮出來,最終實現學生的創新創業。
實際上,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實用教育,主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和市場的發展需要,高職階段的教育逐漸成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在現階段的創新創業教育中,主要的步驟是先制定出培養人才的計劃,確定目標,開展創新創業課程,組織學生參與創新大賽,對創新創業基地進行扶持等。這樣的人才培養過程有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過程,但是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時還停留在制定方案的層面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過程中,在確定目標以后就要根據市場的發展動態對人才培養方案作出調整,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從而使學生的發展更好的適應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高職院校可以在學校創建創業園,按照不同的功能進行分類,如電子商務、商業服務、綜合創業廣場等,使不同專業學生的創業需要都得到滿足。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打造更多的創業團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充分的發揮出來,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
高職院校的創新型教育是綜合性和實踐性的教育,對于學生職業素質提升意義重大。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還應該具有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4]。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時,高職院校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首先,加強對學生創建和管理的認識。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將創新創業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一個選擇,明確學習的目標。其次,高職院校應該系統的設置課程。課程的設置對于人才培養的目標有很大的影響。對于任何專業的學生來說,構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過程都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在第一年的時候以引導學生入門為主,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在第二年的時候以引導學生入行為主,應該多為學生組織一些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培養學生管理企業的經驗。在第三年的時候以學生親自實踐為主,讓學生以團隊為單位在學校的創業園中提升實戰能力。通過構建這樣的課程體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規劃職業生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可以將課程分為創新創業意識類、知識類、能力培養類以及實物操作類等。教學內容可以包括理論知識、典型案例以及模擬練習。通過這樣的課程設置,可以更好的實現高職院校創新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落實創新教育的理念。高職院校應該準確的把握人才培養的趨勢,對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使創新創業教學的過程得到完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并且由承擔風險的勇氣,將學生培養成為復合型的人才。
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師的教育理念、專業水平對于課堂教學的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建設教學團隊時,可以通過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方式來使教學團隊得到優化。對于專職教師來說,學校應該要求他們既要良好的理論基礎,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于兼職教師來說,他們應該是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能夠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為學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高職院校的教育中,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中的領導者,而是學生創業過程中的咨詢者和協助者。教師也要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激發學生主動創業的意識。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使教師獲得更多的實踐體驗,從而有效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會水平。在教師正式上崗之前,學校應該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培訓。對于在職的教師,學校也要經常組織他們參與培訓,開闊教師的視野。學校還要支持教師要企業去參與調研、帶隊實踐等活動,使教師對企業的管理模式和運用機制有更好的理解,在管理課堂時,教師可以用企業的思維,引導學生學會運用企業思維實現自我管理。
總而言之,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創新創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根據市場發展動態確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增加人才培養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創新創業教學團隊進行優化,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技能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