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焱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數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在利民惠民方面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包括社會公平正義,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人民獲得感、人的全面發展等等。在我國民生發展獲得長足進步的當下,亦在面對我國老齡化社會到來的當下,基于民生視角探討城市居民養老問題十分必要。由于計劃生育后獨生子女家庭的逐步增多,而且這樣的家庭結構已經成為了社會構成的主要形式,加之在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能力增強的前提下社會又走向了老齡化的現象,于是就導致了養老問題的凸顯,以往的以家庭為主的養兒防老式的養老依托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即使有養老院的輔助作用,仍不能緩解“老有擔憂”和“子有心悸”的養老恐慌。
于是乎在居家自養、兒女養老、敬老院養老的常規形態下,又依托民間的智慧在城市里產生了保姆助老、抱團養老等新型養老方法,這些新型養老方法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養老方式的內容,而且確實有效解決了城市養老這種社會問題,因此,要在社會層面上加以支持與扶持,以使我們的老年人能夠老有所依,年輕人能夠安心為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那么如何來給予支持和扶持,就成為了我們政府部門需要認知思考的關鍵性問題,為此,提供以下幾點粗淺的具體化建議。
家庭是社會的主要組成,選擇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方式也符合中華民族的道德傳統,為此對于有條件并且自我選擇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方式的民眾,我們不僅要大力支持,并且還要在道義上和實際上給予大力的幫助。在道義上的扶持上,就是要大力營創良好的社會氛圍,以區縣行政區域為單位評選和諧家庭、敬老標兵、自強模范等形式,每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一次評選的辦法,對表現好示范作用強的給予大力表彰,給予這種家庭以道義上的肯定和支持,以此在精神上對于選擇家庭養老的人們予以鼓舞并在社會上形成正確的道義引領。實際上的幫助,就是要以發揮政府的組織能作用為主(具體做法在第三部分做主要論述),同時要對選擇家庭養老的老人的子女要從資金幫扶和時間保障等兩方面予以適當傾斜。
在資金幫扶上要堅決做實對子女養老減稅的優待政策,而且還應當給予贍養父母的子女們一些補貼,從經濟上讓這些子女得到壓力的緩解。在時間上的幫助,就是要讓異地子女探望父母的假期得到真正的落實(要帶薪休假并需要適當延長一些時間),要讓同地居住的子女每月多得到一到兩天的陪伴父母的假期,但是對于枉用假期的子女不僅要予以道義上的譴責,同時要在政策享有方面予以適當的懲罰,確實實現褒揚好的、譴責差的,讓老年人的幸福養老得到真正實現。
我們一定要尊重養老院是人們養老主要方式的這一事實,因為鰥寡孤獨的老齡人群,以及生活自理較難而且子女又居于異地的老齡人員,都需要選擇居住于養老院,因此強化養老院建設的問題就不容忽視,對此,我們需要做好以下的兩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我們要大力支持社會力量介入養老院建設的積極性,不僅使具有善心的人士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而且還有利于緩解國家資金短缺的現實問題,所以,要在幫助這些具有善心人士解決好養老院建設中所遇到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同時要加大對社辦養老院審核和巡查力度,確保社辦養老院的辦院質量,不發生濫竽充數、只圖盈利等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問題。一方面是要強化公有化的養老院建設,要把這項養老措施當做一項國家福利來落實,讓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通過政府的作為和國家的主張來獲得最大化的實現,讓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在國家福利的支撐下得到實現,讓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年人確實享受到優越性。在堅持做好以上兩方面工作的基礎上,我們還是要加快實現老年民眾養老的國家負責辦法,使養老問題成為真正的國家性福利。
做好支持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方式、強化養老院建設等兩方面的工作,確實體現了政府的積極作用,但是僅是停留在這個淺層面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發揮出更為廣泛的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實現政府在民眾養老問題上幫扶效能的最大化。
(1)要實現組織上的有力保障。就是要通過在此方面的加強,來解決由誰來負責和由誰來實施的實際問題。為此,我們要依托我國的科學行政區劃的優勢,在做好民眾養老的問題上實現有省級政府負總責、市級(地級市)政府擔主責、區(縣)級政府具體抓、落實社區來承擔的組織管理模式,實現層層抓落實、責任能傳導的運行機制,讓政府職能部門有效運行起來,以使國家的政策能得到有效落實,工作不流于形式,確保推動民眾養老問題的解決獲得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2)要采取制度上的大力支撐。為實現在民眾養老問題上的“底數清、情況明、有落實、求收獲”的工作思路,在以實現組織上的有力保障為基礎的前提下,還需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比如說,要建立社區服務制度體系,要建立政府職能部門工作督導體系等。我們以社區服務體系為例,需要建立情況登記管理制度、職員保管住戶制度、服務項目聯動制度、娛樂生活開展制度、征求工作意見制度等,再以服務聯動制度為例,要建立社區與醫院之間的綠色通道、要建立社區與商場之間購物通道、要建立社區與老年住戶及其子女之家的有效聯絡、等,使社區成為穿針引線的能手,成為老齡居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助手。
(3)要給予財力上的強勁投入。政府要在資金投入上對社區工作予以支持,讓社區在完成老年居民養老問題的擔當上獲得資金上的有力保障。一方面是通過資金的有效投入,為社區建立完備的具有良好服務效能的設施設備,一方面是使社區在具體工作開展中不至于因為資金的不足而是工作無法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