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亞然
前言:信用卡辦理作為依靠個人信用獲取可用額度的信貸消費業務,它的風險相比其它銀行業務更大一些。所以,相關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注重信用卡風險防控與安全支付工作,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風險防控水平,這樣既能避免信用卡辦理機構遭受經濟損失,又能為大眾帶來便捷的支付體驗。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背景下,信用卡使用渠道的拓寬導致承擔的風險也不斷增大,為了保證信用卡支付安全需針對時代特點切實做好風險識別防控工作。
信用卡往往存在不同的風險,同時也給風險防控工作帶來了不同的挑戰,信用卡風險主要包括以下五種:
(1)系統風險,信用卡一般是由具有發放信用卡業務的銀行進行統一辦理,但有時銀行的發卡系統會發生故障或者受到外界干擾出現不良后果,比如無法進行支付、結算等業務。然而這種信用卡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較小,尤其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我國對信用卡辦理工作的安保強度逐漸增大,發卡系統的實際運行效果也有所強化,故而系統風險不易出現;(2)欺詐風險,它主要是指信用卡的持卡者有目的性的辦理信用卡,并計劃在信用卡辦理成功后肆意消費透支,并在還款日到來前更改預留手機號等信息,造成銀行或其它機構無法行使正常追償職責,甚至會出現惡意欠款、拒不償還等狀況。目前,欺詐風險的發生率較高;(3)信用風險,信用卡在進行支付時需遵守一定的規則,不可套現、盜刷等,但部分持卡人會在消費賬單生成后以未看到過相關信息提醒為由拖延還款時間,導致信用卡遭受信用風險;(4)內部風險,信用卡業務的辦理需要銀行工作人員進行操作,但部分內部人員未能正常履行職責或違規操作造成持卡人及銀行方面發生經濟損失;(5)操作風險,信用卡具有對應的額度,部分客戶辦理信用卡時可能由于工作人員的疏忽造成持卡人資金受損或是額度過高,超出客戶所承擔的范圍,進而影響他們的信用等級。
現如今在信用卡風險防控工作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員對于信用卡風險防控機制還未產生深刻的理解,只是單純將其認定為不良催收與信用提額等,并且不能在信用卡客戶出現違規操作時給予善意的提醒而是直接降低持卡人額度,這樣極易引發投訴甚至導致信用卡風險管理部門承擔不必要的名譽損失。另外,信貸部門與信用卡風險管理部門之間的交流效果并不佳,甚至在業務上也沒有相互進行溝通,長此以往,一旦信用卡發生風險會影響兩個部門的工作進度且浪費大量時間處理同一件事,所以需進一步完善信用卡風險防控機制,減輕信貸部門與風險管理部門的工作壓力。
信用卡屬于一種能夠提前透支金額完成持卡人消費需求的支付方式。所以,對于它的貸后管理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制定成效更大的貸后管理體系。當下信用卡貸后管理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電話催收、短信提醒、信函郵寄等。信用卡持卡人往往在還款日的前五天開始收到提醒短信,這主要是為具有真正還款能力并確實忘記還款日期的客戶所提供的便捷服務,至于那些沒有償還能力的信用卡持卡人,他們根本不會理會這些信息。
當信用卡還款日到期時,若相關機構未收到還款金額,將繼續為客戶發送提醒短信,督促其盡快還款。當逾期天數達到固定天數時會由指定部門利用電話對其催收,或者通過當初辦理業務時預留的地址信息為其郵寄催收通知單,雖然這些方法可對持卡人帶來一定的警示,但若遇到惡意拖欠的客戶,他們會更換住址、改變手機號,從而造成催收結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故而不利于信用卡貸后的有效管理。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部分犯罪分子會利用技術優勢實施高水平犯罪,比如由以往惡意盜刷他人信用卡、騙取個人信息等行為轉變為跨境犯罪,犯罪頭目常在線上在境外指揮境內人士作案,從而為公安部門的偵查工作帶來阻力。甚至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許多小額貸平臺的出現也會造成銀行信用卡風險逐漸增大。
由于某些銀行采取“業務考核制”對信用卡辦理工作進行監管,這會導致一些工作人員為了完成任務不去考慮信用卡辦理人的資質及是否具有償還能力等,進而導致信用卡風險防控工作受到忽視。他們由于沒有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過于追求信用卡規模及發卡量,這樣會對實際風險防控與安全帶來較大的影響。所以,需要進一步優化信用卡風險防控流程,讓其形成較為充足的風險管理理念[1]。
信用卡動態調額機制的建立可有效幫助銀行或是信用卡機構及時規避相關風險,避免造成個人或是銀行等方面遭受經濟損失。具體方法如下:
以農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為例。首先,農業銀行可實施“多卡額度共享”的管理模式,當持卡人手中存有多張信用卡時,可將其中額度最高的信用卡作為所有信用卡的整體額度,比如某位客戶的市民信用卡額度為2萬,而QQ聯名信用卡額度為3萬,那么可將這些信用卡的消費總額度統一調整為3萬,從而避免重復授信,防止持卡人出現超過償還能力的消費記錄。
其次,信用卡的辦理并非限制為一張,因此客戶可以從多家銀行獲取多張信用卡。此時若不對客戶的信用等級進行共享,很容易造成多家銀行遭受信用卡風險。所以,需要及時調整持卡人的授信額度。比如當持卡人其中一張信用卡出現惡意拖欠、逾期不還等現象時需通知其它銀行對其進行管控,可采取鎖卡、降額等方式督促持卡人按時還款,積累信用等級。
最后,由于信用卡極易發生盜刷、丟失等風險,所以在用信用卡支付消費資金時需要進行身份驗證,比如當密碼輸入錯誤超過三次則自動停止支付功能,并將具體記錄上傳至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部門,通過與持卡人聯系核實信用卡是否處于正常支付狀態下,進而保障持卡人信用卡安全。
1. 追責
信用卡風險防控與安全需要完善信用卡追責體系。
一方面,信用卡的業務辦理牽扯到銀行信貸人員及營銷人員、審批人員、經辦人員等,他們在為客戶辦理信用卡業務時務必嚴格遵守相關規范,既不能過多批準客戶信用卡額度,又不可濫用職權破壞內部規定。所以,需設置責任制確保信用卡辦理渠道中的所有人員必須以身作則,為信用卡的風險防控做出自己的貢獻。
另一方面,根據以往農業銀行發生的追責事件,對客戶進行催收時,在多種催收方式均無效的前提下,司法部門認定是營銷人員職責履行不到位造成信用卡發生巨大風險,從而對營銷人員給予了嚴厲的處分。這種處理結果在當時對全體營銷人員帶來了較大的不安,他們在日常工作中為了避免擔負責任而不去積極工作,甚至不為客戶講解信用卡支付的優勢。這種形勢下,信用卡業務的整體辦理水平嚴重下降,進而破壞市場經濟及支付渠道的平衡。因此,農業銀行在后期更改了追責體系,在信用卡貸后管理中不追究營銷人員的職責,以此安撫工作人員的不良情緒,讓其繼續努力工作,促進當地信用卡業務的高效發展[2]。
2. 催收
傳統催收工作體系由于新增拖欠人員較多且在不同時期催收名單都在隨時變化,所以造成催收人員的工作量較大,并且效率不高。因此,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背景下,相關部門應當抓住催收時機設置專門的催收系統及催收崗位,進而保證信用卡風險處于可控范圍內。在催收系統中可借助互聯網技術對不良記錄的人員進行分類,根據不同時期采取對應的催收手段。同時,可在系統中設定錄音拍照、取證等模塊,確保催收工作有序進行。一般而言,對于拖欠信用卡款項的客戶在逾期90天以內為最佳時機且在這個時間段回收款項的可能性更大,故而催收系統需對這部分的不良人員給予高度重視,以此實現最大化催收成果。
1. 打造安全防控環境
信用卡與其它信貸項目有所不同,它的額度相對較低且審批快。所以在對信用卡風險進行防控時應當充分借助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優勢建立風險模型,將客戶的所有數據信息整理到風險模型中,結合以往客戶消費及還款情況合理分析出客戶發生信用卡風險的可能性及具體類型。同時,在風險模型中還要區分出優質客戶及高風險客戶,并為其提供不同的服務內容,確保客戶在使用信用卡時能夠具有良好的還款能力,以此增強信用卡風險防控效率[3]。
2. 設置風險監控平臺
銀行或是信用卡機構除了需要打造安全防控環境外,還應在客戶用卡期間對其實施監控,設置專門的風險監控平臺,防止出現惡意欺詐或是拒不償還等不良行為。
首先,風險監控平臺應在信用卡持卡人使用信用卡進行支付時開始對其整個消費情況加以監控,并根據具體的消費水平及時調整信用卡額度進行止損,讓信用卡收益與支出保持一致;其次,可由專家組成監測小組,對持卡人的消費記錄進行深度分析,進而準確識別風險等級,并對持卡人信息加以追蹤,以免更改信息造成風險發生幾率增大;最后,建立“互聯網+”管理機制,針對新時代的信用卡風險事件進行適當的防控,按照不同的風險類型制定科學的處理方案,為信用卡安全防控提高重要保障[4]。
在信用卡風險防控與安全管理工作中應對其管理流程加以優化,對不同功能進行相應的管理,保證管理系統體現出它的實用價值。具體包括:(1)業務查詢功能,可在管理系統中設置兩個獨立的賬號,以便客戶及銀行能夠及時查詢信用卡賬戶交易記錄、催收記錄等信息,保證數據的準確性;(2)存款劃扣功能,可為客戶提供實時逾期存款計劃,確保逾期客戶全面了解還款數值;(3)風險管理功能,需對持卡人的多方聯系方式進行細化,一旦發生逾期現象將馬上與之進行聯系;(4)核銷與報表統計功能,需對已核銷客戶的信息進行回收,并為其制作統計表,保證工作人員能夠深度掌握客戶資料;(5)下載與上傳功能,可為工作人員提供參考數據。
結論:綜上所述,信用卡一直都是國家大力支持的重要產業之一。它的安全防控與風險識別成果將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所以為了保證我國信用卡業務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相關人員應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風險防控與安全水平,并根據高新技術設置專門的預警系統,讓信用卡始終處于可控安全的監管下,進而讓信用卡成為當前融資及消費過程中的重要依據,以此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