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巖
增強現實技術,是一種將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無縫”集成的新技術,是把原本在現實世界中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很難體驗到的實體信息(視覺信息、聲音等),通過電腦等科學技術,模擬仿真后再疊加,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被人類感官所感知,從而達到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從2019年第一期開始,本刊以增強現實(AR)技術為手段,以防空防災為主線,開設媒體融合專欄。
近年來,高校在進行體育活動教學以及學生進行運動的過程中,意外事故頻頻發生,不僅引發了復雜的經濟糾紛、法律糾紛,還給學校的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更給學生、家長造成了嚴重的生理、精神傷害。例如,2012年廣州某職業技術學院某大一新生在晨練跑步時突然暈倒,呼吸急促,手腳抽搐,后經搶救無效死亡。學生體質差已成為全社會共識,一般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體育活動意外事故的頻發,導致家長憂心忡忡并給學校施壓,體育活動也由此大幅度縮水。
1. 打籃球 籃球是高校常見的運動,尤其是男生,可以鍛煉胳膊和腿部肌肉,激烈對抗與長時間跑動有益于身心健康,參與各種籃球賽事還可以增進交流。
2. 踢足球 踢足球可以提高身體力量、速度、靈敏、耐力、柔韌等方面素質,并能使人體的高級神經活動得到改善,尤其能增強人體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內臟器官功能,同時能夠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3. 打排球 男女生都可以參加排球運動,除鍛煉身體外,還可訓練團隊協作能力。
4. 跑步 跑步是最常見、也是技術要求最少的體育鍛煉項目,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制訂跑步計劃,每天早晚繞操場進行,能燃燒脂肪,提高肺活量,增強體能。
5. 游泳 經常游泳可改善皮膚、緩解壓力、協調身體柔韌性、燃燒脂肪、鍛煉心肌、增強體能。
6. 打羽毛球 羽毛球運動以有氧為主,通過跑動和間隔性擊球,消耗熱量,燃燒脂肪,預防近視,協調身體功能,增強免疫力。
7. 其他運動 學生可根據自己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球類等運動項目,如網球、乒乓球、攀巖、體操等。
高校學生選擇鍛煉項目要有針對性、實效性、季節性、全面性。身體強健者可選擇球類、韻律體操、田徑運動作為健身手段。身體不健壯者應選擇形式活潑又對增強體質有實效的項目,如武術、健美等。體弱多病者應選擇慢跑、太極拳、氣功等較為緩和的項目,待體質改善后,再選擇其他項目。
體重嚴重超過正常標準者應選擇耐力跑、健美及專門減肥的“ 運動處方” 。體重輕于正常標準者,可選擇體操、健美等。
1. 自覺積極性原則。自覺積極性原則指體育鍛煉者要有明確的健身目標,充分認識體育鍛煉的價值,自覺積極地從事體育鍛煉活動。體育鍛煉是一個自我鍛煉、自我完善,并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戰勝各種困難的過程。同時,還要有一定的作息制度作保證,把體育鍛煉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奏效。
2. 講求實效原則。講求實效原則是指選擇鍛煉內容、方法和安排運動負荷時,應根據個人的性別、年齡、職業、健康狀況,對鍛煉的愛好、要求和原有的基礎,以及生活條件等實際情況來確定,使體育鍛煉更具有針對性;同時還要按科學方法進行鍛煉,以取得最佳的鍛煉效果。
3. 安全性原則。從事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都要注意安全,如果體育鍛煉安排得不合理,違背了科學規律,就可能出現傷害事故。
4. 循序漸進原則。漸進性原則是指體育鍛煉的要求、內容、方法和運動負荷等,都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由易到難,運動負荷由小到大,逐步提高。進行身體鍛煉應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在安排運動負荷時應注意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其原則是提高、適應、再提高、再適應。
5. 持之以恒原則。持之以恒原則是指應堅持長期的、不間斷的體育鍛煉。參加體育鍛煉必須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6. 全面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是指通過體育鍛煉使身體形態、功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都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在體育鍛煉時,要注意活動內容的多樣性和身體功能的全面提高。

據稱,二戰期間,正是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才促使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投降。但這兩顆原子彈也給日本人民帶去了巨大的災難,同時還造就了一件“巧合”的事,就是它使一個叫山口疆(1916—2010)的日本人,兩次遭遇到原子彈爆炸:他恰好在廣島出差時,美軍在廣島投擲了原子彈;而他剛回到公司所在地長崎,美軍在長崎投擲了原子彈。于是,山口疆成為世界上唯一經歷了兩次原子彈襲擊后仍幸存下來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