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子君(中共石臺縣委黨校)
近年來,富硒產業的發展迎來了難得的市場機遇。池州市石臺縣是國內少見的富硒地區,與湖北恩施、陜西紫陽齊名。自2002年,中國科技大學王廣儀教授在我縣仙寓鎮大山村發現大片富硒地區以來,石臺縣就走上了一條富硒產業發展之路。當前,石臺正搶抓富硒機遇籌劃打造“中國生態硒都”,推進我縣富硒產業突破性、跨越式發展,實現整體崛起,既十分重要,也非常緊迫。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石臺富硒產業發展。今年來,相繼制定和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019年石臺富硒行動計劃》以及《石臺縣促進硒產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系列文件,明確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出臺了富硒產業招商引資優惠、信貸支持、市場流通等多項政策,加大我縣硒產品龍頭企業、基地和品牌的扶持力度,鼓勵富硒系列農產品的開發與研發。
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共建富硒農業試驗站,正式成立全縣硒產業協會,創建安徽省富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線上運營硒產品專用電商平臺“硒樂網”。成功舉辦2019中國石臺富硒產業發展大會,大會上,安徽省質量與標準化研究院發布“石臺縣硒產業標準體系”,這也是全國第一個正式發布的硒產業標準體系。
石臺縣富硒產業發展,產業集群初步形成。目前集中在三大領域:一是富硒農產品,主要開發了硒茶、硒米、硒油、硒果等富硒土特產,同時,積極開發其它農副產品。二是富硒休閑養生,依托資源優勢,創新融合發展。三是功能性食品加工業。
在難得的市場機遇下,我國開發利用硒資源、發展硒產業的熱潮方興未艾,競爭環境也越來越朝著復雜化方向發展。目前,全國形成了多個以富硒種養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富硒地區積極依托富硒資源優勢,開展富硒產品研發,率先走出一條以富硒農業為核心的富硒產業發展之路,而一些非富硒地區,也在積極探索發展富硒產業,富硒產品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消費市場趨同,富硒產品大都是現階段我們熟知的一些農副產品,品種日益繁多卻不夠創新,彼此之間還存在著較強的替代性,特色彰顯不足,均使石臺縣富硒產業的發展面臨著挑戰。
石臺縣經濟實力整體不強,與發展較快的地區相比,經濟差距還一定程度地存在。目前僅僅依靠縣級的力量來開發富硒產業,顯得有點力不從心,與湖北、陜西等省份相比,開發起點、開發力度、開發規模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趕超困難較多。經濟差距還存在,省、市級層面缺少支持力度,今后一個時期內,仍然將面臨基礎條件薄弱、主導產業優勢不明顯等諸多困難和問題。
招商創業、全民創新氛圍不夠,富硒產業人才缺乏。個別農民、企業、鄉鎮和部門認為富硒產業發展緩慢,積極性還沒有被完全激發出來。在企業融資方面,對于廣大小微企業而言,融資難、融資貴,對于大型龍頭企業,融資渠道相對單一等,依然是制約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問題。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獎勵優惠政策不夠多。
雖然我縣富硒產業已初具規模,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但從集群成熟度來看,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產業集群更多地表現為地理上的集中,集群內龍頭企業少,富硒產品同質化程度高,企業之間競爭多協作少,彼此分工協作體系還沒有完全形成,資源要素沒有得到整合和充分利用,難以形成區域整體性的競爭能力。很多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較弱,不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產品,沒有形成優勢產業集群。
一是品牌發展規劃滯后??h域品牌在品牌營銷、用戶調研等品牌發展規劃研究上相對滯后,扶持和資金投入不夠。二是品牌建設重視不夠。各部門在富硒區域品牌建設上尚未達成共識,品牌宣傳載體少,規模小,影響力弱。三是品牌管理不到位。在富硒品牌建設方面,資金保障、組織機構仍有待落實強化,品牌保護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
與恩施等國內富硒產業發展前沿地區相比,我們還存在宣傳力度不夠的問題,如縣城主要路段廣告宣傳不夠,縣域富硒產品專營店不多,富硒美食餐飲專店不多。消費者對富硒產品的認識有待提高,難以接受較高的價格,縣內沒有形成人人知硒、人人講硒的熱烈氛圍,縣外缺硒地區,普通消費者對硒的功能、作用認識缺乏。
堅持產業發展,狠抓項目落地。請求建立省、市級層面上的工作推進機制和工作落實機制,統籌推進富硒產業發展??茖W分步實施產業發展規劃,從穩步擴展產業發展規模到整體改革和優化,再到加重高端產品發展,靈活選擇,相互滲透,科學穩步發展富硒產業。各鄉鎮根據各地富硒資源優勢進行詳細富硒農產品開發規劃。通過產業規劃,合理布局富硒產業群。
要加大財政對富硒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產業投入模式,提供資金支撐。一是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級資金支持,爭取有關富硒產業發展的項目。二是加強項目資金整合。把富硒產業發展與產業扶貧、鄉村振興等結合起來,協同推進。三是發揮市場的作用。大力引進各類社會資本,積極扶植富硒龍頭企業,進一步構建多渠道、多層次的富硒產業投入機制。四是要加大基礎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富硒產業提供基本的硬件保障。
以企業為主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以財政資金引領,落實招商獎勵等政策,大力吸引企業、開發商以及外商參與富硒資源開發和富硒產業項目。三是扶持富硒產品開發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發展富硒大龍頭。在鼓勵創業上,把富硒產業作為重點領域,引導扶持本地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培育、發展、引進富硒產業龍頭企業,重點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四是鼓勵傳統企業積極向“生態、綠色、科技”轉型,幫助企業與檢測研發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密切將最新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引進先進科技力量,引領高端市場。
一是促進企業集聚發展。積極引進大型企業,著力引進項目,發展產業集群。鼓勵企業、經營主體加強合作與溝通,通過組織創新發揮產業協同作用,整合區域資源功能,促進企業集聚發展。二是延伸產業鏈,進一步實現融合發展。不僅僅要發展傳統富硒種養業,更要注重延伸旅游業和加工業。三是加強科技創新。以科技為支撐,提高富硒功能產品的科技含量,占據價值鏈高端。
一是制定品牌的科學發展規劃。注重分類指導,梯次推進,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和地域特色。要以企業為品牌創建主體,強化富硒品牌意識,尋找適合品牌發展的定位與模式。二是培育品牌的核心要素。找準特色品牌,以標準化的產品質量作保證,加強質量管理,加強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抓好產品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生產。三是加強品牌保護,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對富硒產品生產、流通等進行全過程監管,建立完善的品牌保護機制,堅持做好創建品牌與保護品牌工作。
整合各種宣傳力量,通過書籍報紙、電視網絡和新聞媒體等多種方式,拓寬傳播渠道??砂才判麄鲗m椯Y金,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富硒科學知識,大力宣傳石臺縣富硒產業。在中央、省、市、縣電視臺對石臺富硒產品進行新聞宣傳和廣告宣傳,拍攝科普題材紀錄片,并在公共汽車上連續播出,主動與省市級電視臺對接并請求指導或與之合作開辟專題富硒電視欄目。公開出版石臺富硒產品相關書籍。在縣域主要路段設立大型廣告牌,引導企業在縣域建立富硒健康食品營銷和美食餐飲一條街,以擴大影響。開辟展廳,展示富硒產品系列成果。建好建優“中國生態硒都”網站,建立微信公眾號,對接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大力宣傳和推介石臺富硒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