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芳(巴中職業技術學院)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是企業進行財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兩大組成結構,雖然兩者在職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都為企業的資金管理及經濟往來提供服務。因此,在企業會計工作當中將兩者予以融合是可行的。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者都是以企業的經濟往來項目作為核算目標,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切實維護各主體權益而存在。從具體工作方向來看,前者需對外為企業編制財務報表,后者則需對內為企業編制詳細的經營活動信息,兩者存在并不沖突,反而因目標相同能夠相輔相成。現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不僅能夠使企業資金發展的歷史核算得以精確,也能夠有效預測和評估未來企業資金和經濟的發展情況,以盡可能保證各方利益主體實現互利共贏。
從隸屬情況來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都隸屬于企業的會計部,兩者只是工作職責及分工不同,前者負責財務賬面的記錄、規劃,后者則負責收集、監管、調節相應的財務資料。但是從管理角度來看,兩者都是為了使企業提高財務管理能力,使企業內部財務工作處于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環境中,且兩者獲取到的財務管理信息都能夠為企業經營及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作為一種新型的會計形式,管理會計對企業經營管理具有較強的支持作用,是將會計工作融入到了企業管理當中,通過財務統計、數據管理等來幫助企業調整經營行為。而財務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能夠準確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幫助利益相關主體真正了解和掌握企業的實際情況。可見,這兩種會計形式都是為企業長遠經營而服務,都是為了使企業未來能夠獲得更好、更快、更穩健的發展。
無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都需要以初始數據源為數據基礎,兩者對各類憑證及數據的真實性要求都是統一的。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提高數據完整性及預測準確性,企業有必要擴大數據容量,更有針對性的統計數據,以實現財務信息及管理信息的實時共享。
第一,適應外部形勢發展。隨著當前經濟環境的不斷發展變化,會計行業改革也是勢在必行,尤其在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動下,各種技術手段及設備也開始引入到會計行業領域當中,這也直接導致了會計工作方法、工作模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從而給會計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和要求。為了適應外部形勢的發展變化,企業應盡快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通過二者優勢互補,幫助企業不斷提升自身財務管理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第二,適應內部管理發展。企業需要通過完善經營管理能力來提升自身競爭力,這就需要企業從內部著手對管理結構進行調整、修正,以實現各部門、各崗位的協調性。事實上,在企業傳統管理活動中,往往會將各職能部門、各崗位進行職責細化,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發展要求,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出現了較多交叉環節,工作界限也愈加模糊,在此情況下如果強制性的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工作割裂開來,往往難以將企業競爭的真實狀況反應出來。這就需要兩者密切配合,相互融合,以盡可能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第三,進一步保障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企業運營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決策,只有決策合理、科學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才能真正降低運營中出現財務風險問題。在此情況下,如果企業仍然只通過財務會計手段來獲取歷史信息數據,往往很難科學評估出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向。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不僅能夠為企業展現其財務歷史,也能夠預估未來發展趨向,為管理人員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依據。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者之間存在許多不同之處,想要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就必須要正視兩者的差異性。從操作方法及手段上來看,財務會計主要是對外制定財務報表以供財務信息使用者使用。而管理會計則主要是通過對數據、報表進行分析,以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依據。兩者對比來看,前者具有較為固定的程序格式,后者則完全是按照業務需求進行相應的管理;從側重方向來看,財務會計審核的重點工作是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而管理會計則更側重于利用歷史信息來預測未來財務狀況;從操作特點來看,財務會計以會計準則及相關政策為依據,真實、準確反映財務信息情況。而管理會計則因企業的管理需求不同,在規則制定上更具靈活性;從對工作人員要求上來看,財務會計人員需要熟知及掌握會計準則、法規、賬務處理技巧、繪制財務報表能力等,管理會計人員則需要在此基礎上,具備多學科(統計學、運籌學、計算機應用等)知識,并能夠充分利用這些知識來分析、解決財務問題。正是因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存在這些共同及不同之處,因此在融合過程中需要充分把握好兩者的關系,以更好的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而服務。
面對當前市場發展形勢,企業應正確認識到會計工作未來的發展趨勢,正視會計的管理功能,完善管理會計崗位建設及職能建設,使其成為企業管理的一個有效工具。在此期間,企業需要樹立起正確的會計理念,自覺的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起來,以使兩者的工作職能、工作作用及價值得以充分發揮。
會計工作開展的順利與否,人員匹配非常重要。想要實現兩者融合,就必須要對相關工作人員加強管理與培訓,以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形勢下會計崗位新要求。對此,一方面企業應對相關會計人員基礎會計能力(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兩個方面)的培養,另一方面企業應重點培養兼具兩方面能力的綜合型人才,以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儲備高素質人才。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定期針對培訓結果進行考核評估,從內部制定嚴格的上崗門檻,對于評估結果合格的人員方可參與相應的會計工作當中。
推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高度融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第一,內部會計制度。企業應針對內部會計工作進行細化,并詳細制定與之匹配的會計工作準則及工作標準,以確保企業會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能夠以制度為準繩,提高工作的規范性;第二,內部獎懲制度。為保證二者融合的高效性,需要完善相應的獎懲機制,對于能夠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開展提供有效建議的員工,給予必要的獎勵,盡可能提高員工的參與積極性,使管理制度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在此過程中,企業應堅持循序漸進的融合原則,不突擊、不冒進,對兩種會計工作形式要有一個全面、具體的了解,明確二者的異同點,找到二者融合的切入點,以建立起二者相融合的會計體系,為后續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者融合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實現數據的高度統一。對此,實現數據共享是兩種會計形式融合的前提工作。對此,企業應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建立起系統化、統一化的數據管理系統平臺,并設置專門的崗位人員對相關信息、數據等進行篩選、歸集、錄入、校對,建立起完善的電子信息數據庫,不僅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更要注意數據查找的便捷性,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與共享。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也并不能滿足企業良性運作的要求。對此,企業需要充分認識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者融合的優勢,樹立起正確的會計理念,建立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及人員培訓制度,搭建起系統性的數據共享平臺,以通過“強強聯合”使企業會計體系得到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