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榮(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我國高職教育自辦學以來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效,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多領域的技術型、綜合型的職業人才。經濟全球化在更廣領域更加縱深的發展為高職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創新和技術成為國家發展更為核心的要素,更是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的關鍵,高職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內在聯系緊密,我們需要在找準聯系的基礎上調整發展思路,應對新的挑戰,獲取高職教育和國家經濟的更大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跨國際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增多,外來投資增多的同時也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到世界產業分工和國際競爭。跨國集團和企業的基點是全球化,包括產品銷售、生產要素以及產業分工等的全球化,面臨的是來自全球化的競爭。在用工方面也會更加凸顯國際化的性質,同時對人才的素質結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的創新,需要高職教育培養出更加復合型、創新型以及發展型的技術技能人才,這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創新要求,尤其是在培養過程中如何處理好技術與技能的關系,課程的設置以及高職教育的辦學體制機制都應當有所變化。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帶來 工作領域與工作內涵的全球化,工作的流動性、分散性以及內涵在不斷增強,這些對勞動者的工作適應能力、學習能力以及技術技能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國際化的素質不僅是要具備基本的語言溝通能力,還需要跨國際的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化的創新視野,對工作的本領域和本專業的國際化知識更是需要熟悉,能夠真正獨立地完成某個項目。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競爭不斷增強,產業格局總體上要進行不斷的調整以適應全球化發展,而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也在不斷需求自身產業的轉型升級。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升級,產業結構的重心不斷偏向高新技術產業,這為高職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一方面對學科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提出了優化調整的要求,傳統產業的教學課程需要設置適應新變化的專業課程,同時整個專業設置需要增加超前性,適應產業結構的變化以及更好應對新變化。另一方面高職教育的教學內容也要根據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來作出相應調整,新興產業所需要的高新技術、技術要求和新興的標準都應當滲透到教學內容中,反映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培養出更加符合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時代需求的人才。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符合型和創新型的人才需求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資力量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實現的一個關鍵因素,尤其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對高職教育的質量要求更高,這對高職教育中教師隊伍建設也是一個新的挑戰。教師需要有更加充實的知識底蘊,面對加快的知識更新速度,教師也需要加快自身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才能應對挑戰,適應人才培養的需求。如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新的技術理論,教師就需要比學生有更加敏銳的前瞻性,提前做好收集、篩選和學習各類技術信息,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除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功底,還需要教師具有全面的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對一些實際問題能夠很好的應對,理論知識的強化也是通過實踐案例分析教學來達成的。教師不僅是教學者,更是許多實踐項目以及校企合作項目中的指導、管理以及協作者,教師的素質和水平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近年來,高職教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在辦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相當多的問題,高職教育的性質和地位問題一直未得到統一的認可。事實上高職教育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它與一般的職業技術教育不同,高職教育還是一種學歷教育,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這種雙重性質的教育發展更為受到重視,面臨的挑戰也更多。同時一直以來高職教育的辦學主體較為單一,政府長時間以來都幾乎是唯一的主體,這使得其不能很好地應對市場發展的變化。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市場更加活躍,高職教育也應當在辦學機制有所改變,允許辦學主體的多元化,打破政府包辦的單一局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形成全社會辦職業教育的趨勢,從而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要求高職教育也要作出相應的變革。一方面在發展道路上,高職教育應當緊跟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走產業化發展道路,以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對于高職教育而言,教育的功能不僅在于育人,還在于服務經濟。另一方面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高職教育應當加強市場人才需求的調研,經濟全球化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也應當體現在人才培養上,人才培養要更加具備國際化的視野,以市場為導向,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出更加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綜合型、創新型和國際化的技術技能人才。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更加明顯,高職教育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方面應當將產業結構的升級因素納入到教學設置中。一方面在學科專業的設置上應當傾向于新興產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不僅要設置新的專業,還要在適應傳統產業需求的專業中融入新的內容。另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更是要滿足產業優化升級的需要,專業課程重在產業需求,其他課程重在輔助以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尤其是適應國際化需要。
教師隊伍建設是高職教育的基本建設內容,教師隊伍的結構和素質成為影響辦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職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的素質結構。一方面在理論知識層面,教師應當加快自身的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優化知識結構,努力拓展自身的知識面,能夠快速準確地掌握市場的變化。另一方面需要加強教師培訓和教師實踐,提升實踐水平和經驗,從而在實踐教學環節中能夠具備更強有力的支撐,同時幫助人才在今后的發展中更加游刃有余應對市場變化和挑戰。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職教育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為社會經濟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就要明確當前在全球化浪潮中所面臨的新挑戰,在此基礎上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