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緒論:筆者以人力資源管理推動經濟發展為切入點,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從人力資源的概念和內涵意義,人力資源的模塊構成與特點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是如何促進經濟發展的等三個方面來進行研究和探討,提出自己的針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和意見,以期此拙見能為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提高而做出一點幫助和促進作用。
在人類現今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中,“人”這種資源是最重要的,他是指在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內,所有的具有勞動能力的總人口。或者也可以這么說,“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人口中減去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隨著經濟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和時代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在當前的社會之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它作為現代管理的核心,提高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水平是我們的經濟提供的必要條件,是我們發展的大勢所趨,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主要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其一,人力資源管理是在特定的組織范圍內進行的,它必須要以特定的組織或企業為依托,否則就沒有意義。
其二,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組織之中是一種重要的職能,通過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和質量能夠提高對職員的管理。
其三,組織關系和職員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其概念的界定和劃分是以組織的政策,制度以及實踐來決定的。
其四,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就是,組織通過對企業職工進行管理來實現對組織的管理,實現組織目標的達成。
其五,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核心就在于——激勵,激勵能夠促使人的行為和態度發生改變,從而使得組織的目標和戰略意義得以實現。
一般來說,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塊,是通過模塊劃分的方式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所涵蓋的內容進行的一種總結。具體則包括了: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六大模塊。除此以外,人力資源的構成是包括了兩個方面——數量和質量。數量指的是人力資源中職工的數量,質量則指的是這些職工的文化素質,思想道德修養水平以及身體健康素質的好壞。想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就需要在其中融入新鮮的“血液”,通過管理高質量的人才來促進組織或者企業的發展,從而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才能進一步促使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提高。
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首先,它具有能動性, 人力資源管理在生產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是支配其他資源的主導因素。
其次,它有一定的時效性, 需要不斷的對高質量人才進行開發才能持續,且具有普遍的社會性
再次,作為人力資源的本體來說,主要是由凝結在個體身上的體力、智力、知識、技能、經驗構成。由于這些素質是在個體身上無法轉讓,所以,人力資源另一個重要的核心特點就在與人力資本產權的不可轉讓性,也就是說,天生歸人力資源持有者所有。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想得到個體身上的某種能力,不能像通過買衣服,買菜一樣,把這個能力買走,而只能通過將這個能力的持有者雇傭到所擁有的公司或者組織當中,讓他在這里將他的這種能力發揮出來,為自己效力。
人力資源管理要做到,以人為核心,對員工的管理需要體現出人性化。因而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思想就在于要做到真正的“以人為本”。那么什么才是所謂的以人為本呢?一般來說,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具體體現。其一,企業或者組織的管理層在進行人才選拔的時候,需要以德為先,在思想道德水平修養過關的前提下,擇優錄取。其次,在工作當中,我們要尊重人才,確立以人為本的職員管理機制和制度。將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進行科學地結合,讓我們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最后,還需要注意的就是作為制度管理的方向——人本管理,要求我們的制度不能只是約束員工的工具,同時也要使這項制度能夠最大程度地對員工的利益有著科學的保障。
在人才的選拔的過程中,一般來說,需要對人才的專業能力水平以及素質能力做出考察。一般來說有兩個階段,筆試和面試階段。筆試一般就是考查應征者的理論知識能力,而面試的開放性相比于筆試的開放性就更大一些,面試官通過和應征者的談話,從中發現其反應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等。
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從專業的培訓開始,內容一般是對員工進行所從事的工作的相關專業知識開始培訓,并在這其中傳遞給員工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以及企業價值觀,提高他們的文化和思想,增強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和企業的凝聚力。
所謂的績效就是指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或對組織所具有的價值。可以表現為員工完成工作的數量的多少,完成工作的質量的高低等等。通過對績效進行管理從而達到提高公司業績的目的。而職業是指生涯的管理是對一個員工整個工作進程,工作任務,以及工作目標的一個規劃。因此,對于企業的績效管理以及員工的職業生涯管理都能做到管理效率最大化的,不僅有益于員工,也有益于企業。
正如前文所強調的,人力資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想要使得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達到最大化,那么就需要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配置。管理者要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能,并且通過增加員工的工作效率來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讓人力資源的配置的利用率達到效率最大化,提高整體的管理效率,實現企業和組織的綜合目標。
作為一個企業來說,想要在這個風云變化莫測的市場中屹立不倒的話,管理者就必須要有相應的風險意識,要對企業的綜合情況有一個清晰準確的把控,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有一個準確的評估,并且結合市場的變化,對人力資源的情況進行定期的預測,對企業所能承受的最大風險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并對這些風險進行及時的防范和規避。
總而言之,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通過將人力資源進行科學的,合理的組織和管理,來使得這些人力資源能夠始終處于優勢最大化的狀態之下,再通過這些資源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來促進企業或者組織的經濟能夠得到大幅提高和增長。想要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和增長質量的方法有很多,人力資源管理只是其中一種方法而已。其實就是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從而形成體力、技能、健康、知識等人力資源相關的質量因素,然而在將這些因素做一個合理的配置,資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能夠達到最大,從而使其能夠具備特定的經濟價值。因而,也可以說是“人力資源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主要是通過人力資本的實現和提升。”
所以,不難看出,人力資源利用率和配置的質量的高低,對于人力資源中的人力資本能夠發揮出多大的作用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同時,企業或者組織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力資源管理又是決定企業或組織經濟命脈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影響著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想如果想要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質量水平的提高,那么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點。無論企業是大還是小,是強還是弱,都需要對其的人力資源管理有著足夠的重視度。通過提高自己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從而實現對于組織或企業經濟發展的提高,進一步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