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鈺
企業文化是一種資源,它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素質。具有凝聚作用(以良好的人際關系來減少內部的摩擦與消耗,增強員工的內部凝聚力)、導向作用(用共同的價值觀產生的內在號召力,引導員工朝共同目標的方向努力)。
如何留住人才是一個永恒的企業管理課題。優秀人才總是跳槽而去,平庸的員工總是賴著不走。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一個矛盾:如何解決員工欲望的不斷膨脹和薪酬的相對穩定。因為員工隨時都可能在企業中成長而薪酬不可能緊緊相隨,沒有人會總是對自己的薪酬感到滿意。而個人財富過大可能產生副作用,激勵過度卻可能讓人不思進取。在我們這個變革的時代,面對企業員工欲望后面的永恒難題,我們究竟該何去何從。
華為近十幾年,接連發生員工跳樓事件,其影響之惡劣已遮住了該企業應有的光華,也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究其原因是華為的企業文化建設中,缺乏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即對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呵護;對人的精神狀態和人性的深切關懷。華為激烈的競爭機制使得華為員工各個都感到憂心忡忡,常常不得不加班加點趕項目,工作到凌晨三點是常有的事,而早上九點又要接著上班。
雖然華為公司以人為本、重視人才的企業文化建設是華為競爭取勝的關鍵所在,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激勵方式重物質輕精神、員工心理問題嚴重、以人為本平面化等一直以來就是社會或評論家批評的重點。
企業文化本身包括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可以使新進員工對公司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另外企業文化是公司員工長期積累并得到公司認可的價值觀和行為體系,將公司的文化傳授給新進入者,可以使他們快速融入公司。
不同的行業擁有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企業應結合行業的特征及自身的特點建立特色的企業文化。其獨特性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企業文化是企業在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基本游戲規則,所以始終會以“解決問題”作為自己的宗旨。
第二、企業文化是被大家認為有效的而共享,并共同遵循和自覺維護的。
第三、企業文化是不斷習得的。
第四、企業文化是維系企業持續發展的。
第五、企業文化集中反映了企業的關鍵價值。
源于西方人文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關懷所包含的內涵有:對人生存狀況的關注,對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呵護;對人的精神狀態和人性的深切關懷,對人的情感、意志和價值的尊重;對人的尊嚴的肯定;對人的基本權利的尊重和保護,對人格的尊重與重視等。企業文化中應突出人本主義精神。所謂以人為本,就是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從人的動機和需求為出發點,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原則,從而激發員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積極性,較好地發揮企業系統運行的協調作用。
為每一個新進的員工指定一個合適的入職指導人,加強對新員工入職的指導。很多大中型公司的員工上班了兩三年還不知道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的模樣,更無從了解公司高層對員工的態度與思想。如果讓員工在進公司的第一天就與公司高層領導見面,會讓新進者對公司及公司領導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親切感,在第一時間樹立一種為公司服務的意識。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那也就是說,必須先有師傅才行。所以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應該有一些具體的辦法,如:
(一)加強政治關懷:切實提高工人階級的社會地位,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企業建設
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長足動力,是一個企業發展走向的奠基石,只有一個企業文化建設的環境變了、觀念變了,才有可能全面改善職工的精神面貌,才能使職工素質全面提高。
服務質量的提高促使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的提高必定會促進職工干好工作的積極性,這樣才會使企業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才會真正逐步實現政治安定、生產安全、職工安居的良好穩定局面。
(二)加強經濟扶助:要滿足職工的生存的需要,關心職工的疾苦,解決職工的困難。
(三)由于社會分配不公,按勞分配政策不完善,工人的收入較低、上班也沒工資發,只發最低生活費。在一些企業里,工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四)加強制度建設: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切實體現企業人文關懷。實現企業人本管理,切實保障法律賦予職工的合法權益。不斷提高職工的工資水平,改善職工福利。保證企業職工勞動就業、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安全衛生等基本權利;逐步落實各項勞動標準,加強勞動保護,努力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勞動環境。
關注員工的心理動態,掌握員工的具體訴求。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總會存在矛盾糾紛,企業應注重隨時關注員工的心理動態,準確了解和把握不同員工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正確地進行人力的配置和優化,幫助員工緩解心理壓力,促進員工心理健康,減少員工對企業的抱怨,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用良好的員工訴求機制化解矛盾,使職工的合理訴求得到切實落實。這樣才能真正替員工著想,從而化解矛盾、減少沖突、維護穩定。
領導需要多與員工溝通,每隔一段時間對職工進行一次互動交流,如部分員工的座談會,問卷調查等,了解員工在融入企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與教育這樣可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能促進各部門、各層次員工間的溝通;提高員工的士氣,降低員工的缺勤、離職率,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
總之,不論任何企業的建設和發展,它的文化建設必須注重人文關懷。職工對企業文化認識統一了,才能真正形成凝心聚力、同力共為的生產格局,才能形成團結協作意識和拼搏奉獻作風,為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企業人文關懷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方式,是提升企業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只有這樣,才能使一個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尊重職工的首創精神,提純職工思想精髓,釋放職工思想動力,發揮主觀能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