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晶(長春建筑學院)
互聯網的發展對于全球諸多行業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無論從行業的經營形式上,還是從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方面,互聯網聯通世界,及時分享信息、提供交互平臺的特點,給很多行業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很多行業由于互聯網的誕生和發展逐漸消退低迷,甚至淡出歷史舞臺,也有一些新興行業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逐漸蓬勃。微商代購行業就是伴隨互聯網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但是,每一項新事物在出現指出都不完美,都會伴隨一些問題,微商代購行業也是如此。2019 年1 月1 日,我國第一部《電子商務法》正式出臺,這標志著我國擁有了能夠約束微商代購行業的專屬法律,意味著微商代購行業能夠在一個法律框架的約束內進行健康發展。《電子商務法》對于微商代購行業的作用和影響不言而喻,因此,研究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也顯得十分必要。*
事實上,互聯網營銷并非在微商代購行業出現之前就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微商代購行業也并非互聯網營銷的唯一路徑,但是,這一微商代購行業與其他中介平臺性質的互聯網營銷不同,其他中介營銷平臺屬于三方合作模式,中介平臺起到安全擔保的作用。但是,微商代購行業屬于點對點營銷,中間沒有擔保平臺為營銷行為擔保,因此,購買者和銷售方的合法權益保障就出現了真空。但是,由于利用了社交網絡的輻射效應,微商代購行業還是逐漸在微信朋友圈等私人化的網絡圈當中成長起來了,通過朋友圈廣告,使得商品的知名度得到普及。如今,隨著“私域化流量”的概念被進一步推廣和炒作,微信等社交自媒體的營銷價值被推上了新高度。微商代購行業也隨著行業專業人士的推廣,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
總體來看,微商代購行業的商品販賣模式主要有兩種,售賣群體主要有以下兩類。第一種就是常年旅居海外的留學生,他們在海外學習生活,對于海外商品具有的購買渠道和價格有一定的掌握,這是他們進入微商代購行業的先天資本。一些留學生開始只是將此作為副業,但是隨著國內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大,微商代購行業的成交量不斷創下新紀錄,很多留學生在畢業之后開始在國外做起了專門的微商代購工作。第二種就是在接到一些訂單之后,專門從國內飛往國外進行大規模的商品采購,這種產品采購模式一般是階段性的,購銷周期也也較海外留學生的代購模式更長。但是,隨著國內市場需求量的增長,二者的發展勢頭都在不斷創下新的突破。
由于微商代購行業乘著互聯網的快車,發展迅速,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未能及時跟進,使得微商代購行業在蓬勃大戰的同事么涌現出一些必須關注的問題。
目前,由于微商代購行業特殊的買賣方式和渠道,使得該行業存在大量偷稅漏稅行為。從法律的層面來說,所有從事商業買賣活動的行為,都需要向國家繳納相應的稅款,但是,微商代購行業的經營模式使得該行業的偷稅漏稅行為無法得到有效的監管和監控。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從事相關商業活動的,應當依法上報上繳相應的稅款,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很少有人會主動去繳納稅款。這樣,一方面是該行業巨量的交易量和經濟收益,一方面是大范圍的偷稅漏稅行為,使得國家因此遭受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代購行業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以社交媒體為依托,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產品售賣網絡集散地,使得商品購銷更加便捷,價格更加低廉。位上代購行業的產品之所以有如此低廉的價格,就是因為商品從采買到售賣,賣家都不需要支付任何的租金或相應的店面費用,這使得之一行業能夠大大壓縮銷售成本,以更加低廉的價格將產品銷售給買家。但是,市場是一個整體,如果任憑這種行業模式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短期來看對于消費者或許是有利的,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也可以呈現一種短期的經濟繁榮。但是,從長期來看,這種著眼短期利益的發展模式會使得實體經濟行業由于高昂的成本而面臨“經濟寒冬”,實體經濟行業受到影響,就會產生一些列的連鎖效應,對整個經濟市場都會帶來不利影響。
微商代購行業雖然成交量大,而且受到市場和客戶的廣泛歡迎,但是如果深入觀察就會發現,在該市場繁榮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產品和商家素質良莠不齊的情況。首先,微商代購行業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品是商品經銷行業的命脈,要使得行業長期發展下去,產品質量必須得過硬,但是由于商品代購行業的準入門檻較低,有無資質的商家均可進入,依靠這私域流量和朋友圈效應進行售賣,使得行業很難受到有效監管,這就給不法商家找到了鉆空子的機會,一些質量底下、不合格的產品就會趁機流入市場。此外,由于微商代購行業的銷售模式是點對點的,中間沒有擔保平臺,因此,一旦商品質量或者買賣行為發生問題,買家很難實現有效的維權,有時候只能自認倒霉。這樣長遠做下去,微商代購行業的市場就會越做越差,慢慢出現連鎖反應,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不利于微商代購市場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微商代購行業從產生到發展,僅用來短短的幾年。在這幾年中,微商代購行業很好地利用了微信自媒體等互聯網社交產品,使自己的產品傳播效應找到了新的載體,同時也找到了更準確的目標客戶群體。《電子商務法》的頒布,其目的并非要打擊微商代購行業,而是要針對現有了微商代購行業亂象,采取有效的策略,通過法律途徑為其劃定規范的框架,使微商代購行業能夠在這樣的健康環境中繼續發展,獲得更廣闊的前景。
《電子商務法》將此前經營微商代購行業的經營者進行了準確的法律定義,給這些傳統意義上的“賣家”披上了符合法律規范的合格外衣,使其在形象上更加符合市場認可,在行為上更加符合市場規范,符合消費者預期。這一法律使得原本誠信經營的商家受到了鼓勵和保護,之前守法的和遵守行業規范的商家,能夠繼續營造更好的口碑,獲得更大的市場。通過這項法律,將市場當中一些無良的商家進行了淘汰,為誠信經營者帶來了更好的市場環境。相反地,那些意圖鉆法律空子,不遵守行業原則和規范,不關注消費者權益的無良商家,就會經由這一法律進行淘汰,達到凈化市場的目的。
依據新頒布的《電子商務法》,從事微商代購的商家需要到相關部門進行市場主體登記,走正規流程,行為受法律監管和制約。此外,這一行業的經營者還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向國家繳納稅款。這兩個方面的正規化,使得微商代購行業能夠在一個更加合規合范的框架內行事,作為商業主體的賣家,其合法權益受到了法律的保護,這樣,賣家就能夠在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規的保護下,對行業進行更大的開拓發展。此外,依法繳稅也使得該行業與社會接軌,獲得更多人認可,獲得消費者信任,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電子商務法》當中,對微商代購行業經營者的權利與義務進行了系統的規定和解釋。對照該法,商家能夠在經營活動中找到自己的站位,約束自己的行為,隨時隨地為服務大眾、服務市場而努力。一旦發生市場侵害賣家合法權益的情況,或者買家和其他賣家對該賣家進行侵害的情況,賣家都能夠借助這一法律進行依法維權。相對應地,賣家也必須依照法律明確自身的義務,找到自己在市場當中扮演的角色,為市場和大眾提供良好的服務。此外,由于新頒布的《電子商務法》當中明確規定了對不法商家的懲罰形式及金額,使得微商代購行業的商家能夠自覺對照約束自身行為,同時,一旦發生相關的問題,也能使消費者依照法律條文及時維權。
《電子商務法》的頒布對于整個微商代購行業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該法無論對商家還是消費者都是一種保護,對于后續建立更為健康的微商代購市場環境,打造更加完善的市場營銷模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