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豐(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財務管理專業學習主要是引導學生科學地進行財務相關問題的處理。大學生目前還處于學習階段,沒有太多的時間與機會來產生收入,如何實現資金的科學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是當前在財務管理課程授課的過程當中,需要引導其思考的一個主要問題。本文嘗試探討基于財務管理專業的相關理論,對該專業學生進行節約意識教育的相關思路與策略對于促進該領域相關研究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在上文中,主要探討了財務管理課程的相關理論知識,對高校大學生日常的資金支出與節約所帶來的啟示。從具體的節約意識教育的實踐來看,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在調查研究中發現,一些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對本專業的學生進行了節約意識教育,但是,從實踐的主要內容與表現來看,其關注點主要是放在了日常消費資金的節省,這一點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如何引導學生在節約的基礎上,科學地進行消費,尤其是進行投資等方面的教育并不夠。這就在一定層面上折射出,當前一些財務管理專業的節約意識教育與學科理論之間的關聯性還需要進一步的強化。只有將所學到的專業的財務管理理論更好地應用在財務管理專業大學生的節約意識教育中,其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才會逐步地達到預期。
在圍繞財務管理專業大學生的節約意識教育的調研中發現,其所存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很多學生對于學校所進行節約意識教育重視不足。集中表現在,在日常的生活消費支出中,缺乏合理的資金使用規劃,依然大手大腳,沒有節制。這種行為一方面加重了學生家長的資金壓力與負擔。另一方面,也背離了高校大學生節約意識教育實施的初衷。如何在節約意識教育方面進行必要的調整,從而更好地激發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大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應該是今后該領域需要思考的一個主要問題。
消費是一種個體的行為,什么樣的消費行為在一定層面上會受到消費習慣的影響。同時,消費習慣也與節約意識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一些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實施中,也進行了一些節約意識教育,但是,這些教育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并沒有扎下根來,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樹立正確的消費與節約意識。這就凸顯出了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大學生節約意識教育中還存在著長效化不足的問題。如何將這種節約意識教育進行常態化的發展也是今后需要提升的一個主要方向。
總之,在當前的財務管理專業大學生節約意識教育的實施過程當中,在實施的理論應用,學生參與的主動性以及教育的長效化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為今后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節約意識教育的實施與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整個的節約意識教育實施的過程當中,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本文嘗試從實踐與理論等兩個層面來進行原因的分析。
在目前的節約意識教育中,之所以存在效果并不理想,與節約意識實施的主體,也就是當前的大學生目前的經濟狀況有著比較大的關系。目前,很多高校大學生在日常的經濟支出中是不大會考慮節約的。這一方面是因為父母會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來滿足他們的日常消費需要;另一方面是因為整個大學生所處的環境,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定的攀比心理。在這種外在環境的影響下,很多大學生是很難將節約意識教育與自己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的。這就導致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財務管理專業大學生自身的節約意識以及節約習慣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養成與發展。
除了外在的市場環境變化,對于整個的學術的研究來說,節約意識教育尚處于一個起步階段。無論是在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具體的方法指導體系等方面依然還相對不夠完善。尤其是,面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這一群體,如何基于專業發展的需要,在理論依據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相應的研究與推進,依然需要在今后的理論研究中進行深入。所以,夯實理論研究基礎,為今后的高校大學生財務管理專業節約意識教育提供更加扎實有效的理論基礎,應該是今后該領域需要不斷發展的方向。
總之,基于實踐以及理論等諸多層面的原因,當前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大學生節約意識教育還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實施與強化。只有從原因入手,系統地進行應對與改進。今后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節約意識教育才能在現有的基礎上獲得更大水平的發展與提升。
為了更好地促進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大學生節約意識教育在現有的基礎上,獲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從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出發,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出幾點今后的優化建議。
在今后的節約教育實施的過程當中,高校教師在進行本專業課程教授的同時,還應該從自身的專業角度出發,結合財務管理的相關理論,積極地探討該專業學生節約意識教育實施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理論研究,提出可供參考的教學思路與方案設計,最終助力財務管理專業節約意識教育在實踐中獲得更大層面的理論支持。同時,學術領域也應該積極的開展相應的理論經驗交流活動來加速理論研究的進程。
在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節約意識教育的實施過程當中,學生是參與的主體,因此,發揮其自身的主觀積極性是提升節約意識教育效果的重要基礎。在具體的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充分地考察學生的消費心理與消費習慣,利用豐富多彩的游戲以及互動等環節來進一步的幫助大學生認識到節約意識教育實施的價值與意義,從而在具體的課程實施中呈現出更好的投入狀態。
在整個的節約意識教育實施的過程當中,校園以及社會應該動員起來,借助各種媒體形式來積極的踐行節約意識的宣傳以及節約氛圍的營造。尤其是,在社團活動中,要通過身邊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跡讓大家認識到節約與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在主動的參與中,引導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逐漸地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在豐富自己理論學習視野的同時,也為今后自己角色的轉變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日常的財務管理課程中,其主要是結合財務發生的諸多環節,探討相應的應對措施。例如,資金的合理化使用,財務風險的防控與規避,資產與負債的管理等等。從這些基礎的理論中,對大學生節約有著重要的啟示。
為什么要進行節約,一方面,是由于當前很多大學生的生活費用的來源主要是來源于父母,但是,父母所提供的生活費的每月總額是一定的。如果不進行節約,相反的,進行鋪張浪費與揮霍,那么有限的生活費是很難支撐的。另一方面,節約是中華民族額度傳統美德,節約的過程也是尊重勞動的過程。資金的節約是對自己消費行為的約束與管理,也是幫助資金合理化安排的一個重要方法。
在具體的高校大學生節約的過程當中,一個重要的原則是“量入為出”。這就意味著,高校財務管理的大學生要根據自己每個月或者每個學期可以支配的資金的總額來安排自己日常的開銷,避免為了一時的消費痛快,而打斷了正常的消費管理計劃,最終入不敷出,陷入資金緊張或者不足的境地。
在進行高校大學生日常節約的過程當中,要區別節約與吝嗇之間的關系。要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例如,在日常的飲食中,要保證正常的飲食營養攝取的需要,避免一味的省錢而讓自己的身體狀況下降。另外,在進行資金的合理管理與規劃中,應該拿出適當的比例用于自己的健身、學習。這雖然意味著一定的資金支出,但是,從財務管理的投資理論來看,其未來所帶來的收獲則是非常大的。
在整個的財務管理課程中,另一個重要的理論是投資理論。這一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實現資金價值的最大化。尤其是,在今天的資本市場中,單純的節省可以減少資金的支出,但是,并不會增加資金的收入。因此,對于資金相對比較充裕的大學生來說,借助理財工具,適當比例的進行理財也是一種不錯的財務應用,這其實也是一種節約表現。
總之,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日常所學習的財務管理的相關理論對于高校大學生節約有著不少的啟發與啟示。如何將這種理論更好地應用在大學生日常的節約行為中,就需要借助系統的節約意識教育來進行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