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儉(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中層干部是企業基層工作人員與高級管理人員之間的紐帶,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具有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對企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基于中層干部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做好中層干部的考核管理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科學合理的考核管理工作有利于引導中層干部有序、有效的開展工作,有利于激發和調動中層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有利于提高企業整體工作質量與效率。而如果中層干部考核管理存在不足和問題,那么也就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運營與發展。所以,如何做好中層干部的考核管理工作是目前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企業在進行中層干部考核管理時,應加強2018 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的精神對干部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的解讀和探究,深刻把握新時代干部工作規律,系統推進干部隊伍建設,全面提高企業中層干部考核管理水平。
企業中層干部是相對于企業高層和企業基層而言的群體。企業中層干部一般可以分為專業型、管理型、綜合型這三類,每個類型的中層干部在崗位、職務方面都有所差異,但企業中層干部也具有共同的特點。企業中層干部都不同程度的承擔著管理、溝通、協調、組織等職能,是企業各項工作順利有效開展的核心力量,在企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中層干部在高層領導與基層員工之間發揮著重要的紐帶作用,也正是發展中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中層干部在決策執行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企業高層領導而言,要作出相關決策、推行相關制度,都需要通過中層干部去推動、去落實、去實踐,這直接關系到高層領導決策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1]。中層干部在示范帶頭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層干部代表著企業干部隊伍的素質和對外的形象,其思想、觀念、行為直接影響到基層員工,如中層領導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較高,那么就可以對基層員工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帶頭作用。而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想要促進中層干部的作用及價值得到充分發揮,就必須做好中層干部的考核管理工作。
(1)管理理念落后。考核管理的目的就在于通過考核、評價、管理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能動性、有效性,進而促進企業工作效率的提高。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嚴格的考核管理難以有效落實,比如在考核管理中層干部時存在的“老好人”、求全責備思想等。正是在這些落后、陳舊的考核管理理念影響下,使得中層干部考核管理工作無明顯實效。多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將考核的重心放在基層員工、項目建設等管理方面,而缺乏對中層干部的考核管理,所以,一直以來中層干部的考核管理工作都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其管理模式落后、管理理念陳舊,進而也就使得考核管理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發揮。
(2)考核制度不完善。在企業中層干部考核管理中,想要提高考核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考核制度。而就目前來看,很多企業中層干部考核管理制度還存在不完善、不科學的問題[2]。比如考核指導思想不明確,在考核管理制度中,并沒有對中層干部的權利、職責、范疇等進行明確,這樣一來顯然不利于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也會影響到考核的有效性。
(3)考核指標單一。考核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干部的工作情況、激勵積極性,而如果考核指標缺乏針對性和全面性,那么考核的作用就難以發揮。而就目前來看,很多企業中層干部的考核指標都存在單一、片面的問題,且考核方式也存在單一、不科學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考核的有效性。
(4)考核結果利用率差。考核是輔助管理的重要手段,想要使考核的管理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就必須對考核結果加以利用。而就目前來看,很多企業的考核僅僅局限于過程,而沒有注重根據考核結果進一步采取措施。由于考核結果利用率差,所以久而久之,考核管理就越來越不受重視,最終影響中層干部考核管理的有效性。
面對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要建立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的素質培養體系。培養和提高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擔當、干事本領、工作狀態、工作作風等方方面面,促進干部健康成長。建立以德為先、任人唯賢、人事相宜的選撥任用體系,選撥使用堅持事業為上,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
把近距離考察有機融入考核指標體系。做好干部考核工作,不僅要堅持使用從外圍了解干部,還要重點使用“顯微鏡”考察干部,所謂“顯微鏡”考核,即近距離接觸干部,最大程度了解干部,而不是僅僅對干部的工作、政績等進行考核,比如要了解干部的思想、心理、政治觀念,要掌握干部對群眾的感情及態度,對名利的看法,以及多方面了解干部為人處世的方式及綜合素質能力[3]。組織人事部門要深入基層訪談,走進干部的生活中、工作中,聽取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只有全方位、多角度、近距離了解干部,才能夠更加全面、綜合的考核干部,提高考核的綜合性及有效性。組織人事部門要加強與干部的溝通和交流,開展經常性地談心談話,拉近組織與干部的距離,打通干部與組織的連接渠道,這樣可以提高干部對組織人事部門的信任感和好感度,促進干部及時表達想法和心事,這對于進一步了解干部、考核干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對照干部工作體系的要求,建立健全干部考核體系,查漏補缺,在改革創新中健全完善考核制度。比如在考核體系中,不僅要注重對干部的日常考核,還可以對干部實施分類考核及近距離考核。在考核過程中,要注重因地因時制宜的原則。其考核體系還可以根據時間段的不同進行劃分,如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抽查考核,還可以根據干部的工作不同實施重點任務與單項工作考核等評價體系[4]。考核評價可以采取部門評價、民主測評、個別談話、民意調查、實地考察和重點考核等方式。為了提高日常考核的有效性,組織人事部門可以健全完善的日常通報機制,通過收集干部日常的工作情況資料來對干部進行準確的考核。在對干部進行考核過程中,要堅持精準科學原則,制定考核其德、能、勤、績、廉等指標,加大對工作實績等約束性指標的考核,這對于提高考核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考核中,貫徹新時期好干部標準,把政治覺悟、政治能力貫穿干部培養考核全過程十分重要。組織人事部門要堅持不懈加強對干部的黨性教育及紀律建設,同時還要加強對干部的政治訓練和歷練,這對于提高干部的政德修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對干部進行考核過程中,組織人事部門要善于抓住干部的本質進行觀察,突出對干部考核的政治標準,不斷強化干部對政治的自律性、責任心、忠誠心,這也是適應新時代要求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必然選擇。
把考核結果運用與班子結構和崗位需求研判結合起來,綜合考慮,好中選優,優中選強,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事相宜,事竟其功[5]。堅持把考核結果運用到強化綜合分析研判結合起來,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人事部門牽頭協調、有關單位密切配合,各有側重、信息共享的資格審查和分析研判機制,綜合運用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等辦法,全面分析中層干部運行狀態、干部隊伍結構和重點特殊崗位配備等情況,提高選人用人的精準度。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加強干部管理監督。正向激勵強化干事導向,大力發現、表彰和選撥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對不擔當不作為干部進行組織處理,組織處理包括調整崗位、改任非領導職務、責令辭職、免職、降職等。嚴格考核干部同時,也要關心愛護我們的干部,要有“眾里尋他千百度”的愛才之心。
用人必考其終,授任必求其當。干部考核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只有用好干部考核這一“組合拳”,真正做到選賢任能、知人善任,才能激發廣大干部的積極性、能動性,提高干部的精氣神,使得干部更好的在工作中發揮價值和作用。組織人事部門要切實當好干部選擇和任用“守門員”,保證選出來的干部能夠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素質水平,不僅要讓組織放心,同時也要讓群眾滿意。只有促進中層干部的作用與價值得到最大發揮,才能更好的為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