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醫療保障制度當今是世界各國政府及人民重點關注的社會保障問題。不同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觀念等差異以及政府發揮作用的不同使得他們的醫療保障模式也存在顯著差別。本文主要介紹和簡要分析了世界上四種具有代表性的醫療保障模式:即國家衛生服務模式、商業醫療保險模式、社會醫療保險模式和強制儲蓄醫療保險模式,代表國家分別為英國、美國、德國和新加坡,本文分別找出他們的特點和優劣勢,為我國醫療保障模式的完善提供寶貴經驗。
以英國為代表的國民衛生服務模式,是指政府代替國家征收且向醫療機構撥付醫療保險資金,征收和撥付分別采用稅收和國家預算撥款的形式。國民的醫療服務由醫療機構提供,大多為免費或低收費。在這種模式下政府負擔了大部分醫療支出。它的根本目的就是覆蓋全民,對于全民的疾病風險均給予穩定的生活安全保障。
這一模式的特點有:財政預算撥款成為醫療保險基金的主要來源;政府負責資金的收付,反映出醫療服務由國家進行壟斷;醫療服務面向全民,不收費或費用低,具有公平性和福利性;醫療服務具有計劃性,能有效的控制醫療總費用。該模式的問題有:(1)過高的醫療消費水平給國家財政造成巨大的壓力;(2)醫療機構運行缺乏活力,醫療服務效率低下;(3)醫療供需矛盾較為嚴重。
崇尚自由競爭的美國是商業醫療保險模式的代表國家,它把醫療保險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并按照市場規則自由經營,來籌集資金和提供服務,屬贏利性質,政府干預力度不強。這一模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醫療保障的效率,利用其推動經濟發展。該模式以商業醫療保險為主、按市場法則經營,使受保人所接受的醫療服務是高質量、有效率的。
該模式的特征:尊重居民的自由選擇;整體公平性有所欠缺;大多以營利為目的;私人醫療保險比較發達。其尚存的一些問題有:(1)第三方支付制度導致醫療需求過度;(2)僅僅依靠市場機制調節而缺乏相應的國
家宏觀調控,導致醫療資源分配不公。
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醫療保險模式由國家給予了立法強制性,是雇傭雙方按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以此建立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雇員醫療費用的一種模式。它是根據法律規定,要求在一定收入水平范圍內的居民按規定數額或比例繳納保險費,以此來籌集醫保資金。
其主要特征是:醫療保險基金采用社會統籌、實行現收現付、實現互助共濟、收支平衡,它使得個人收入進行了再分配,增強了公平性;基金主要繳納主體是雇主和雇員,政府給予適當補貼。這種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是:(1)社保基金缺少積累,不能有效地抵御風險;(2)群眾過度依賴社保系統,忽略對疾病的預防保健,造成后期患病風險增加,醫療費用上漲;(3)政府對醫療質量的缺少監督檢查,對藥價沒有控制權。
強制儲蓄醫療保險模式是以家庭為單位,依法強制設立醫療儲蓄基金,并逐步積累,用于支付未來可能出現的疾病的醫療費用。目前世界范圍內實行這種模式的國家不多,主要代表國家為新加坡,所以該模式也被稱為“新加坡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實現居民自保的原則,減輕政府財政壓力。
強制儲蓄醫療保險模式的特點有:醫療保險基金的資金來源是以法律規定為依據,通過儲蓄個人公積金,將部分個人消費轉化為醫療保險基金,具有強制性的。屬于縱向積累基金,對于抑制醫療服務的過度利用和超前消費具有深遠影響。保障了新加坡勞動者晚年醫療需求。其不足之處:(1)過度重視效率,疏忽了公平性;(2)社會互助共濟性差,共同承擔醫療風險能力弱;(3)醫療保障的需求由于過度儲蓄而降低。
通過分析比較上述四種醫療保障模式可以得出,國家衛生服務模式和社會醫療保險模式較注重公平,而商業醫療保險模式和強制儲蓄醫療保險模式更強調效率。鑒于我國生產力水平總體尚且不是很高,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大,醫療消費水平也存在明顯差異,我們應結合自身情況充分吸收其他模式的優點,走出一條符合本國特色的保障民生的醫療保障模式。
各國醫療保障模式受本國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我國當前的基本國情則是經濟總體發展程度偏低、地區差別明顯,因而應建立一種較為靈活的醫療保障機制,便于各地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隨時調整安排。
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都要擴大衛生事業的支出。近幾年政府對衛生行業的投入有所加大,但現在的醫療消費水平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仍不相適應。同時,衛生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的現象也較為嚴重,大、中城市的衛生資源遠遠豐富于農村、偏遠地區,應合理規劃衛生資源的配置,積極進行有效調整。
有關部門應盡快完善有關醫療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措施,明確各相關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對醫療機構的行為給予規范的制度約束,控制社會保障資金的使用,使其支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控制醫療費用,同時要發揮多方主體的作用,建立綜合完善的控制體系。
從目前來看,我國醫療保障體系趨于成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好在國際上其他國家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優點,我們應根據國情充分吸收那些利于我國醫療保險模式發展完善的經驗,通過制定科學、實用、合理的醫療保障政策,探索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