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沄 梁夫生
目前,黃山市僅有一所高校黃山學院,黃山學院已經開展十六屆“青年杯”排球賽,16 年來學校排球氛圍越來越好,有大規模的排球群眾基礎,每個二級學院都有自己院排球隊伍。但2016 年黃山學院校排球隊伍才開始組建女子甲組,2017 年黃山學院也僅組建女子甲組參加2017 安徽省大學生排球聯賽,2018 年黃山學院組建男子甲組,女子甲組兩支隊伍參加安徽省十四屆全運會高校排球比賽,2019 年組建排球運動隊還沒有啟動。黃山學院女子甲組排球隊伍才剛剛成立3 年;黃山學院男子甲組排球隊伍才剛剛成立1 年;體育學院專業組排球隊伍還沒有組建。
領導對排球運動隊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其未來的訓練比賽發展方向。沒有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分管部門不敢放手組隊,這是學校面臨的直接問題。近三年來由于直屬領導對于組隊參賽的猶豫,導致訓練周期過短。2016 年黃山學院排球隊伍組隊訓練周期三個月;2017 年黃山學院排球隊伍組隊訓練周期8 個月,原因是比賽推遲6 個月,如果不推遲,訓練周期也僅有2 個月;2018 年黃山學院排球隊伍組隊訓練周期女子甲組2 個月、男子甲組1 個月。
黃山市高校排球隊的訓練機制尚不完善。一是訓練計劃的系統性不強,排球運動屬于集體協作類項目,需要常年累積的經驗,目前黃山市高校在排球運動員培養中沒有制定全面的、多年的訓練計劃,訓練計劃的長遠性與全面性不足。二是訓練內容不完善尤其表現在進攻方面和戰術配合方面不完善。目前黃山學院排球隊在強攻,快攻出現脫節;攻手與二傳銜接不上;調整攻的攻手,處理球能力剛猛,失誤較多。二傳做球能力與戰術打法配合不到位等情況,技戰術訓練不到位,打法模式比較單一,只有2 號位4 號位攻擊,無法串聯進攻。
臨場發揮存在較大問題。缺乏團隊意識,缺乏臨場經驗,黃山學院校隊剛組建,團隊意識有待提高,多數隊員僅僅停留在自我表現的層面上,還有傳球有傾好友性,比賽時誰的進攻強手感熱,就多把球傳給誰,讓誰進攻。作為場上主力隊員,一是傳球穩定性不足;二是缺乏大賽經驗。
由于黃山市僅有一所高校,這也就代表校際間比賽機會太少,僅能與其他院隊進行交流比賽,其他院隊由于主力都在校排球隊伍中,比賽成效太低,比賽經驗得不到積累,訓練周期時間短暫,隊內比賽機會也不足以積累大賽經驗。校內聯賽賽事一年僅有一次,三天打完比賽,賽事密度過大,影響排球隊伍鍛煉效果,無比賽期間排球比賽幾乎沒有,沒有形成任何的班級、團級聯賽機制,校際排球交流機會渺茫,出現沒有比賽,就沒有訓練情況,直接影響排球隊伍建設。
同時,由于集體項目比賽人數較多,出差比賽經費的制約,高校運動隊普遍存在經費不足的情況,院里無法單獨取得經費支持,也無法自己創收資金,僅依靠學校撥款,經費來源單一,直接影響著訓練和外出比賽等問題。
高校排球運動隊要發展就需要成立賽事管理領導機構,由學校分管領導、處長、體育部門主要領導組成,對運動隊建設、做好提前謀劃,對組隊方式、隊伍管理進行任務分工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分管領導需了解運動隊的訓練、了解比賽,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管理-訓練-比賽層層推進,可持續化發展。形成良好學校排球氛圍,促進排球未來的發展。
完善年訓練計劃、月訓練計劃、周訓練計劃,全面學習個人技術能力,然后根據各個隊員的特點進行戰術,提高運動員技戰術運用能力。攻手要分清攻手的位置,打強攻的專練強攻,打快攻的專練快攻[1],因人而異區別練習,全面練習綜合技術,強攻、調整攻、處理球能力。發輕球、重球、飄球與接發球練習穿插進行,進行長期完整技戰術訓練。完善長期訓練體系,是提高高校排球運動員質量的關鍵。可以從訓練周期、訓練內容、訓練手段、體能訓練、心理訓練、智力訓練方法等方面改善,提高隊伍技戰術水平。
只有以賽代練,以賽代訓,以賽促賽[2],才能把訓練的內容在比賽中得到應用,提高球員對技戰術熟練運用,形成良好團隊意識,提高比賽認知。同時,可以根據區域或學校類型來進行校際間的排球交流賽、校企業余排球賽、企事業單位排球聯賽、排球俱樂部聯賽等,開展班級-院級-俱樂部級-校級-校企級-業余級6 級比賽形式,形成合理有序的比賽機制,通過競爭,不斷提升校內排球的整體水平。
目前黃山市高校用于體育經費主要來源于:學校體育活動經費投入、體委經費的投入、地方財政經費投入三方面。目前黃山學院沒有開發排球比賽的商業價值,沒有吸引企事業單位資金的灌注,也沒有租賃式場地收入。制約高校排球隊伍建設的問題主要有:領導重視體育程度太低、訓練周期太短、技戰術訓練不系統、訓練體系不完善、沒有多種競賽機制、經費保障不足等問題,這些嚴重阻礙著排球運動在各高校的廣泛深入的開展。只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重新讓排球運動在高校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