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應從輿論氛圍的營造、利益分配格局的優化、現實場景的構建、保障機制的完善等方面著手。構建基于生活維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輿論氛圍應不斷加強傳播語言、傳播方式的完善及優化,實現和豐富基于生活維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輿論氛圍。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對策
一、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環境
一要注重官方輿論傳播與生活化敘事相結合。要在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的同時,通過生活化的語言,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體驗、共同學習的良好氛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統領,傳揚、聚焦社會正能量。要改進傳統的“自上而下”和權威式的發聲,學會用老百姓的語言表達并引領價值觀,從人民群眾生活出發,關注百姓生活,使傳播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使傳播語言更加形象生動,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聲器”,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傳話筒”。不但要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廣度”,更要增加宣傳“深度”,想群眾所想、思群眾所思,解決群眾現實問題,創新宣傳的載體,充分調動普通群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中的積極性,增強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二要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化的自媒體輿論環境。與傳統的信息傳播相比,網絡信息傳播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媒介資源便捷,網絡的出現使得每個網民都成為一個“自媒體”。在網絡環境中,網民通過互聯網進行輿論表達,表達渠道公開、透明、快捷、廣泛、互動性強,公眾擁有了更真實、更充分的表達空間,體現了自媒體環境下媒介傳播的新特征。這就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必須注重網絡自媒體作用的發揮,更加適應分眾化、差異化的信息傳播趨勢,構建起更加自由、開放的輿論生態場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格局。將自媒體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相結合,通過線上互動、線下溝通,引導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
三要發揮意見領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曾指出:“做好宣傳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時、度、效”。因此,有必要及時發聲、培養意見領袖。應進一步樹立輿情理念,對熱點事件必須有鮮明的觀點與正確的立場。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榜樣力量的塑造,培養“意見領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網絡大V”,積極利用網民的從眾心理和群體極化效應,引領網絡輿論方向。增強廣大群眾的是非判斷能力,堅持理性、公正、客觀、謹慎的態度,避免不良信息誤導大眾,更要提防別有用心之人的煽動,構筑起反分裂、反滲透、反破壞的鋼鐵長城。
二、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中心
一要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深刻把握新時代和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規律,引領經濟向高質量階段發展,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調整經濟發展結構,使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民生。
二要構建公平合理的社會生活環境。只有社會公平、公正,才能夠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性與情感認同,應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機制、縮小貧富差距,加強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社會保障條件的改善,提高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使廣大人民群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只有消除地區間、地域間、行業間的發展不均衡、不平等,才能夠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應加快精準扶貧力度,使得群眾能夠充分就業和創業,推進所有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貧困鄉、貧困村如期摘帽出列。特別是要改善偏遠地區人居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為人民群眾謀福祉、謀利益,增強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改善的基礎和動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足感,使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接受、擁護、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力軍。
三、構建現實場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要注重家庭生活場景構建。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談到“家風”的重要性以及“小家”與“大家”的關系。所謂“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國風之本在家風”,應注重家風的引導和塑造,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良好的家庭道德品質和正確的審美標準。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社會公德與家風相融入、相銜接,挖掘保護、傳承和開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吸收傳統文化的養分,使得傳統文化反作用于核心價值觀,成為“潤滑油”和“催化劑”。
二要注重社會生活場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必須要立足基層、服務社會,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化場景構建的規劃與統籌。針對傳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過程中政府干預較多、行政性色彩較濃的問題,應積極轉變思路,走好“群眾路線”,充分發揮和挖掘群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的主體作用和參與作用,更加注重各項社會活動的群眾性、娛樂性、趣味性、參與性,使得人民群眾更加關注并真正融入宣傳和傳播活動中來。加強在人民群眾婚禮、節日、典、飲食、歷史、宗教、民俗、文藝、體育等社會活動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入,通過社會生活場景構建,找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民群眾現實需求的“契合點”。加強“重大典型、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身邊好人事跡”的典型榜樣傳播,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工作更加貼近群眾生活,更加“接地氣”。
三要注重網絡生活場景構建。推進“互聯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使網民能夠積極、理性、正確地使用網絡工具,牢牢占領網絡輿論陣地,緩解當前多元化的網絡意識形態、西方敵對勢力的網絡輿論抨擊等不良影響。利用好網絡社交媒體平臺,根據“微時代”媒體傳播的新特點,建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站、論壇、微信、微博,要加強微訪談、微直播、微話題、微博、視頻、動漫、圖解等正面信息的宣傳力度和傳播效果,構建自由、平等、開放的對話平臺,使群眾在暢所欲言、互動討論中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程度,增強價值觀引導的吸引力與回味力。
參考文獻:
[1]陸添羽.利用新媒體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39).
[2]于麗麗.新媒體視閾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03).
[3]李春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