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何君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教育教學的目標由以往的只關注學生學習成績逐漸向著關注學生能力方向轉變,教育的目的,也從以往片面提高學生成績開始更多地關注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服務。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一個分水嶺,經歷過高中之后,有一部分學生會步入社會,另外一部分會進入大學深造,無論是哪一部分高中學生,在其今后的成長過程中,從事何種工作都開始成為他們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高中階段對學生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已經成為一項非常富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活動,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相關的分析論證。
關鍵詞: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職業規劃教育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行業競爭的殘酷性、更加明確地了解自身在職業選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優勢和劣勢,從而使高中學生更加明確自身今后的學習方向,除此之外,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之后大學學習專業的選擇,這一階段對他們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引導學生將自身的興趣愛好與將來的職業發展聯系起來,使他們對將來自身的發展有一個更加清晰的目標,由此可見,高中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階段,很多高中學校還沒有相關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高中教師也缺乏這方面的教學經驗,這些現實問題都阻礙著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步伐,筆者結合高中階段這一教育的實際情況,結合高中學生的發展特點,對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進行了如下探究:
一、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很多高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根本不具備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也并不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首要的一點就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一方面,我們要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習的目的,了解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將來的職業生涯之間存在的必然聯系;另一方面,要為學生明確職業生涯規劃應當依據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從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科特長入手,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選擇方案,使學生在了解這一規劃的前提下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老師在讓高中學生們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要結合自身的性格特點、能力、興趣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和規劃,從而規劃和選擇出最為適合學生自己的職業點和職業目標,進而更好地為職業目標而努力奮斗。例如在《面向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們了解職業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掌握人生的三個重要階段,并深入了解職業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的特點,通過分析職業和人生之間的關系,不但幫助高中學生們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取向,不斷增強學生們的職業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們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念。
二、實施科學的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有限的時間基本上都用來沖刺高考,很少有機會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學習,這種情況下,學??梢圆捎寐殬I生涯規劃與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首先致力于提高學科教師對生涯規劃課程的了解程度,并對教師進行這一課程的相關培訓,其次,要求教師結合學科教學的相關內容滲透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最后,學校要注意出臺相應的管理和考核措施,使職業生涯規劃真正成為學科教學的一部分,通過制度保障教育的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可以提供由粗略到細致的職業世界圖景,引導學生由寬泛到具體、由淺入深地認識職業世界和自身的職業性向,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或專業領域。例如江蘇省邗江中學的生涯規劃課程以“發展核心素養,成為精彩的自己”為指導,從貼近學生生涯發展水平和實際需要出發,凸顯主體性、發展性和專業性。課程采用主題單元設計的原理來統籌內容,分為五個篇章共12個主題,分別為:生涯理念篇、認識自我篇、探索外部世界篇、生涯管理篇、生涯素養篇。與此同時,基于與學科教育相一致的“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生涯規劃教育要深入下去,就必須與學科教育相融合,建立生涯規劃課程與學科課程的鏈接,將生涯概念和目標融入各學科之中組織課堂活動。學科融合還體現在生涯規劃教師和學科教師的專業間的融合,這將重點表現在生涯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中。
三、開展多元化職業生涯教育活動
對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很多高中學生并不熱衷,這與學生的學習壓力有一定關系,因此,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時,學校和教師應當注意拓展教學形式,為學生帶來更加新穎的學習體驗,以此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除了以上提到的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之外,開展多元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活動,也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可以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得到更加有效地落實。我曾在全班開展過一次《樂業敬業之我見》的活動:課前要求學生通過調查訪問,發現身邊樂業敬業的人。結合課堂匯報及討論,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敬業,感悟到只有樂業敬業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顒舆^程如下:①調查訪問。全班學生分為幾個調查訪問小組,每組選擇一個調查訪問對象,可以是學生的家長、親戚或學生較熟悉的成功人士等,利用課余時間去訪問此人。訪問主題:您是如何工作的?您對敬業精神是怎么看的?②課堂匯報。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調查情況。教師把學生匯報的情況記錄在黑板上,便于總結。③學生交流。同學間可以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以及對敬業的看法。④邀請一位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學生家長為學生做一次關于“敬業”的報告。
綜上所述,高中學校對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展望自己前景的機會,同時,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可以使高中學生有明確的發展方向,而這一教育活動的開展,正是學校特色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因此,高中階段應當將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校的用心組織規劃,教師的認真貫徹執行,使之得到有效的落實,從而為高中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美華.高考新模式下培養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思考[J].福建教育研究,2015(7):8-9.
[2]馬海洋,張思雪,王蕾,等.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高中生職業生涯體驗課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2):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