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曦 李璐 曾曉晴(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從物流來講,配送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它是物流的一個縮影,是在小范圍中物流全部活動的體現。配送作業的質量直接影響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配送作為最后一個環節,其功能和地位極其重要。但目前配送作業存在許多問題:配送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整個物流配送的效率。面對“最后一公里”所帶來的問題,許多企業進行了改進與創新。
配送是指在經濟合理區域范圍內里,根據客戶要求,對物品進行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用,并按時送達指定地點所進行物流活動。從物流行業來講,“最后一公里”配送是物流的最后一個環節,是物流的一個縮影,它包含了物流的所有功能要素。一般的配送集裝卸、包裝、保管、運輸、搬運裝卸、信息處理,并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完成將貨物送達客戶手中。“最后一公里”配送可以實現門到門,按時按需的送貨上門。無論采用哪一種運輸方式,最后都需要通過“最后一公里”配送送達終端客戶手中,最終實現門到門。
目前物流末端配送主要是以人工送貨為主,但目前有出現了一些創新的配送方式,呈現出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方式多樣化的趨勢。
人工配送的主要形式是通過小型貨車甚至電動車把貨物送達貨物集中點,然后通過電話或短信告知收貨人取貨,也有的配送企業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但是這種配送方式局限性較大,如:受天氣、時間、交通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尤其農村的地形相對于城市而言比較復雜,而且每個鄉鎮之間相距較遠,尤其西部山區,基礎交通條件較薄弱,雖然有時候能很早的看到收貨人的目的地,但仍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才能到達,這就增大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難度和配送成本。
自提主要應用于城市的小區內、大學校園等人群密集集中的地方,主要的方式有自提柜和自提點等方式。快遞自提柜最大的優點就是配送員只需把客戶的貨物放到自提柜里面就可以了,由客戶自行取走貨物。由于配送的物品均為固定的站點、固定的箱柜,也無需等待客戶的簽收,從而較大地提高了貨物遞送速度并降低遞送的難度。這種方式所存在的缺點就是前期投入資金較高。
在目前階段,這種方式仍然處于發展運行實驗階段,其主要是將貨物送往人力配送較難、較慢的偏遠地區。在國內,順豐速運和京東已經開始投入無人機的使用,無人機有很多便利性,但也有一些局限性,無人機的操作需要由專業人員完成,對起升降場地有一定的要求,而且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還會出現不可抗力的事故,無人機運行的成本也非常高。
(1)配送成本高,作業效率低。在整個物流活動中,配送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最后一公里”是直接接觸最終客戶的環節,也直接影響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配送作業所占成本較高,而且總體服務水平較低。在配送過程中,配送中心需要對貨物進行掃描,選擇最優路線,然后裝車再去配送,然而配送地點分散,耗費的人力、裝卸搬運成本較多,使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也會變得相對復雜。
(2)政府的監管制度有待完善。
隨著物流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以城市中心、為依托的城鄉一體的物流網絡,但是各地政府對物流企業的政策落實不到位,城市之間的建設規劃不太合理,導致配送車輛進城比較難、停靠難。大多數城市很多是通過發放通行證來控制貨車進入市區,對貨車進城采取限行,這樣就會造成配送車輛運載的效率大大降低。
(3)企業對于“最后一公里”的觀念意識薄弱,服務質量難以保證。
企業都比較重視降低物流的運輸成本及倉儲成本,而對于“最后一公里”同城同區域配送,在認識上存在著極大的誤區,誤認為配送的距離短、貨物量小,因此所占的成本比例較小,缺乏顧客服務意識。還會出現貨物重復運送,有時無法及時通知到收貨人造成延遲交貨或交不到貨,這就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和配送服務水平的降低。另外貨物的破損率也是一個問題,比如:暴力分揀,暴力搬運裝卸現象越來越多,暴力裝包,私自拆包,這些現象都影響了企業的客戶滿意度和市場占有率。
(4)信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有待提高。
由于缺乏運輸信息系統的應用,缺乏具體物流信息的跟蹤,對貨物在道路上的情況十分模糊,無法及時調整路線和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而且由于末端配送廣且分散,各個區域配送需求存在差異,導致配送車輛會出現不滿載、回程空載或者供不應求的情況。
智能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根據交通狀況,針對具體的配送車輛規劃出最優的配送路線,設計出合理的配送速度,提前規避交通擁堵,實現配送方案優化,準時到達取貨點或者送貨點。同時,GPS可以實現貨物的在途查詢,及時調整車輛配送計劃。目前已有企業在大力推廣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比如順豐速運,順豐速運作為一家物流界的龍頭企業,在科技方面投入的力度很大。截至2018年12月31日,順豐已獲得及申報中的專利共有1645項,軟件著作權649個。在國內快遞行業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專利覆蓋無人機、智能分揀、大數據運用、智慧物流網絡建設、自動駕駛、包裝保鮮技術等物流核心、突破性領域。
可以使用一些重復使用的包裝材料,并進行包裝材料的有效回收,針對不同重量體積的物品,制定出不同的包裝規格,使得包裝更加標準化,方便裝車和配載。綜合考慮貨物的積載因數和性質,確定合理的配載比例,充分利用車輛的載重量。
對于物流需求,可以建立合適的數學模型進行定量預測,比如運用時間序列、回歸分析等預測方法,預測出配送區域的配送量,再結合配送人員、設備等基礎設施情況,合理地調配車輛人員,做到資源的無縫對接。
利用供應鏈管理中的循環取貨思想,配送員在送貨的同時,可以對攬件點進行收貨,使得包裹可以及早地進入運輸環節。同時,也可以通過收取重復利用的包裝材料的方式,以保證車輛裝載率和線路需求的相對穩定。
根據客戶的地理分布,劃分出不同的配送區域,再依據平均周轉量、交通條件、客戶需求量等情況,運用重心法、綜合因素分析法等方法進行選址,確定配送站點的最佳位置。同時,針對自提取貨,應將自提點、自提柜布局在人員活動相對集中的地點。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對客戶數據進行快速、全面的分析,確定客戶的需求。通過對送貨信息的統計和分析,對配送人員、設備、運送線路、配送方案等進行適當的優化,從而優化整個配送網絡。為此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改革,確定最優的配送方式,不斷降低配送成本以推動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持續良好發展。
課題名稱:智慧物流背景下超市配送中心作業流程優化研究“江蘇省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91270302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