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江西工程學院)
目前,影響著企業的發展進度有多種因素,其中,有著直接影響的因素包括人力資源和管理制度這兩種,不論是人力資源管理還是企業制度體系建設都屬于工商管理制度。要想企業改善能夠影響其發展的雙重因素,首先,需要企業根據時代的發展改變傳統的企業管理觀念,突破舊的思想創新新型工商管理理念。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方式管理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稱之為工商企業管理,工商企業管理是企業組織計劃和控制等功能的總稱,現在人們口中所說的工商企業管理是以現代的管理思維進行管理的體系。不論在何種發展企業中,只有建設順應時代發展,符合社會和市場需求的工商企業管理,才能推進該企業的持續建設。就工商企業管理這一概念出發,其涉及到的內容相對復雜,不僅能夠有效的豐富管理知識,還有利于幫助企業基層員工進行自我監督體系和相互監督體系構建,進而促進其面完善的綜合性管理,并將其落實到位,為未來的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個企業是否具備有效的發展規劃和科學的實施策略,主要取決于該企業是否建設了合理有效的工商企業管理制度,規范的工商企業管理制度能夠預先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基于目標的研究上確定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法,如此,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效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在企業管理中,對市場進行針對性調查這一措施非常重要,通過市場調查有利于企業全面掌握市場動態,并根據市場的變化確定符合市場需求的戰略標準,這是企業具備動態能力的表現。另外,從企業本身來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推動著企業建設,在企業的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見,在工商企業管理制度建設中如何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使每一位員工都能提高工作積極性,非常關鍵。
現代工商企業應該根據有關崗位的需求對人才進行選拔,因為只有合適的崗位人才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崗位工作,因此,在現代工商企業開始選拔人才之前,就應該對不同的崗位進行考察,只有全方位地了解崗位,才能了解崗位所需要的人才。在進行人才選拔的同時,員工的職業技能和員工的綜合素養都很重要,既具備綜合素養又具備職業技能的人才是企業所需要的那種人才。但是企業也應該學會接納人才的缺陷,因為人無完人,有優勢自然也會有弱勢,企業不應該將眼光局限在人才的當前狀態,而是應該著眼于人才的長遠發展,只有人才得到了長遠發展,企業也才能得到長遠發展,面對人才的弱勢,企業也不能置之不理,而是應該幫助人才解決自身的問題,并且完善自己的職業技能,而對于企業而言,人才就是企業的立身之本。
在人本管理思想中,員工的全面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員工僅僅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還不夠,員工應該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而在員工被任用之后,企業也應該對員工進行培訓,因為對員工進行培訓能夠幫助員工更好地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弱勢,并且彌補自己的弱勢,發展自己的優勢,而主要的培訓方面有以下幾種。
1.重視員工道德修養的培養
在員工的道德修養培養中,不僅僅是對員工的職業道德的培養,也是對員工社會道德的培養,企業在開展人才培養時媽耶不應該只向員工灌輸企業文化和企業價值觀,而是應該加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加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讓員工能夠得到身心發展,也讓員工的社會責任感能夠得到提升,重視社會利益。
2.重視員工職業技能與文化素養的提升
因為時代在不斷前進,企業勢必也要跟隨時代的前進和前進,因此員工也應該不斷增強自己的文化素養,只有增強自己的文化素養才能跟上企業發展的腳步,當企業在發展時,員工也在發展,這樣企業和員工都能夠得到更好的未來。因此,企業進行人才培養計劃,不僅僅是為了員工自身的發展,也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想要加強員工和企業的歸屬感,員工之間也應該培養和諧的感情,因為當員工之間有了和諧友好的情感,自然合作起來也就更加順利,當員工合作更加順利,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也會更強,而企業也應該重視員工和員工之間的交流,有效而和諧的與員工交流能夠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并且也能夠幫助企業快速地達成目標。
企業可以通過一些措施,有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更樂意為企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激發,那就是物質、精神和信息。物質能夠吸引員工,讓員工進行奮斗,而精神能夠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也就更加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至于信息,因為現在已經是現代社會了,所以信息資源成為非常寶貴的一種資源,因此信息也能夠推動員工不斷努力,繼而讓員工帶動企業的發展。
首先,企業家作為引導企業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領袖人,其精神的創新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創新企業領導者的意識,能夠推進企業持續建設,在企業文化、企業經營理念和經營哲學方面發揮較好的作用。因此,創新企業領導者的企業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改善傳統的工商企業管理模式的關鍵步驟。其次,企業領導者發揮在企業基礎資源的利用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由于不同的企業有著具有獨特性的基礎資源,不同的企業要想對其進行模仿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企業發展中的基礎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來源于企業家的精神實施。由企業家長久經驗和精神累積而成的能力,進而將能力創造為管理機制。新的管理機制出現,是企業在市場上提高競爭力的優勢。
新時代發展環境下,中國經營經濟建設體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創新,在此環境下的中國企業發展紛紛受到了市場的挑戰,而將傳統文化應用于企業管理新型模式的構建中,一方面能夠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在工商企業管理的信譽程度上也有較大的好處。首先,將傳統的文化知識應用于企業管理模式中,企業的文化思想能夠全面借鑒傳統文化,將中華文化的精髓延續到企業的發展中,如此一來,企業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并且,傳統文化的應用是彰顯企業能力的徽章,是企業具有實力的象征,當然需要注意的是,當企業應用傳統文化時,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合理實施與創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工商企業管理的新型管理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的經濟效益得以提升,企業才能夠持續發展,這是較為現實的問題,但企業的發展中,必不可缺的是人才的儲備,人才決定企業規模,只有充分的人才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在進行企業管理環節,缺乏了對人才的管理重視,以至于人才的應用不夠理想,其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基于此,需要企業加強傳統文化應用,建設屬于自己的文化體系,創新傳統的管理制度與方法,保障人才權益,發揮人才的最大價值,促進企業發展建設。
盡管目前大多數企業在發展中意識到了創新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但在實際落實環節并沒有落實到位,一方面管理制度存在落后情況,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多方面條件制約,管理制度無法順利創新改革,以至于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漸下降,基于此,應該明確的是企業管理制度創新對象,如,對人事的管理,組織管理,財務管理以及質量管理等,都需要針對性的構建管理方案,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完善的制衡機制,以此最大程度上確保管理效果與質量有效提高,同時也為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新時代發展環境下,中國企業的經濟建設需要順應時代發展,順應社會的市場需求,才能持續發展。傳統工商企業管理理念和模式需要被創新、被優化,才能滿足市場綜合需求。其中對人力資源和企業管理制度體系進行完善管理與建設非常重要,有利于了加強企業優勢,壯大企業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