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靜(鄭州財經學院)
稅務支出是公司運營管理過程中的一項較大的會計支出,也是很多公司想要規避的支出。稅務籌劃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公司合理避開一些稅務,是公司經濟利益增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相對于偷稅漏稅的避稅方法,稅務籌劃合理合法,受到公司的青睞。稅務籌劃也是國家推動公司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宏觀調控手段,合理管控其中的風險也是公司治理過程中關注的重點。
稅務籌劃,簡而言之就是針對公司稅務工作的籌劃,其最終目的是實現公司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稅務籌劃是通過公司投資、理財以及經營組織等事項的統籌管理,統籌各項工作所納稅款的數目,著眼于企業發展的整理利益和長期利益的一種公司稅務管理方式。
1.合法性
稅務籌劃首先是合法的,不同于其他偷稅漏稅行為。國家通過財政稅收手段推進全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稅務籌劃則是利用經濟手段實現公司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國家的資源配置要求和原則。
2.整體性
稅務籌劃需要著眼于公司整體收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單純某一個投資項目的納稅額最小化。這也使得稅務籌劃過程中會出現大量機會成本,稅務籌劃的最終目的就是降低機會成本,爭取收益的最大化。
3.統籌性
統籌性是指稅務籌劃需要具有預見性和先見之明,是發生在政府財政稅收政策調整之前或者政府政策變動之前的一種公司操作行為。稅務籌劃工作對工作人員的預見能力、統籌能力以及信息收集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稅務籌劃風險主要來源于機會成本的權衡。在公司運營管理過程中,面對政府財務稅收政策的變動,需要及時進行稅務籌劃。稅務籌劃風險主要分為政策性風險和機會成本風險:
1.政策性風險
作為一個整體,公司任何一項業務的變更都會產生相應的“牽一發而動全省”的效應,這一效應的大小與其在公司治理框架中的位置和重要性有關。因此,在公司稅務籌劃過程中,因為稅務籌劃政策或者方案的執行性、可行性等問題衡量不到位,極易引發公司的政策性風險。政策性風險的爆發會給公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公司治理中注意防范這一風險。
2.機會成本風險
機會成本深埋于稅務籌劃當中,一旦處理不當,就會給公司發展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機會成本本身是指選擇A 方案而去選擇B方案可能導致的風險。因此說機會成本風險是稅務籌劃當中的最大風險。公司治理或者稅務籌劃方案的確定,通常都是需要衡量不同方案之間的可行性以及機會成本,在不同方案中進行取舍,最終選擇機會成本最小的一個。同時,公司治理中對于稅務籌劃的管理,還會設置相應的備選方案,用以防范不可預見的風險。
公司治理框架下稅務籌劃工作,需要加強內部控制,做好公司治理框架內各個部門之間的統籌規劃。通過強有力的內部控制和統籌規劃,可以更為明確各個部門的項目情況,強化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在公司治理框架下,還應該明確稅務籌劃涉及部門的崗位職責,在明確的責任分配機制下提升稅務籌劃的效率和效果。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大大提升稅務籌劃的工作效率,還能夠有效規避因為部門溝通不暢或者信息溝通不佳等原因導致的公司稅務籌劃失敗風險。
大數據分析技術以及云計算等高新技術已經逐步成為公司數據統計分析的重要工具。規避稅務籌劃風險,需要公司引進大數據分析技術,為稅務籌劃方案的制定提供相應的數據分析支持。在稅務籌劃過程中,市場發展動態和政府財務稅收發展動態是最為關鍵的。因此,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可以強化信息管理部門與稅務籌劃部門的溝通和協作,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相關項目市場的實時監控,實現對政府財務稅收政策的科學預測等,方便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
在大數據分析技術支持下,稅務籌劃人員可以更為直觀具體地看到各個項目市場的變動,進行配套動態管理模式的開發和構建。同時,大數據分析結果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能夠更為科學地預測稅務籌劃結果和相應的經濟收益,方便稅務籌劃人員進行方案對比分析,選擇出最優的稅務籌劃方案。在大數據分析技術引進之后,同樣需要加強稅務籌劃人員的信息技術素養培訓,幫助其熟練掌握并使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和分析結果,提升公司治理框架下的稅務籌劃效果和效率。
稅務籌劃內部監督機制的構建也是公司治理框架下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部分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受治理框架復雜、人員層級眾多等因素的影響,稅務籌劃工作開展和落實都會遇到很多阻力。中小企業稅務籌劃過程中人員操作不規范或者出現誤操作,可能導致稅務規劃陷入偷稅漏稅的境地,增加公司經營管理風險。因此,合理的稅務籌劃內部監督機制的構建,推進稅務籌劃工作內部人員的相互監督,完善稅務籌劃審核機制以及論證機制等,都是降低稅務籌劃風險的有效路徑。
強化稅務籌劃內部控制,也是提升稅務籌劃的科學性和可靠性的關鍵。在公司治理框架下,稅務籌劃工作引起的公司業務或者投資調整,勢必會危及部分人員的切身利益,引起這部分人員的不滿,繼而增加稅務籌劃風險概率。通過強有力的內部監督機制,可以有效規避這一問題,減少外界壓力對稅務籌劃的影響,保持其科學性和穩定性。
機會成本分析和備選方案的準備,是最大限度降低稅務籌劃風險的路徑,有助于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機會成本的正確選擇,本身就是不同備選方案之間的博弈。博弈是經濟活動中較為普遍的現象,稅務籌劃工作就是從諸多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并保證這一最佳方案所造成的機會成本最小。因此,一方面要求稅務籌劃人員能夠樹立良好的機會成本意識,掌握較為成熟的機會成本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樹立稅務籌劃的試錯意識,允許稅務籌劃人員在小范圍試錯,提升方案選擇的適用性。做好機會成本分析,還需要稅務籌劃人員深入到實踐中,能夠實際體會稅務籌劃所帶來的收益,綜合分析不同機會成本的影響大小等。這樣一來,能夠為稅務籌劃人員的方案選擇提供客觀依據,提升其可靠性和科學性,為公司治理和發展爭取到最大收益。
稅務籌劃工作貫穿于公司的治理過程中,需要根據稅務籌劃結果實現動態調整。因此,為了提升稅務籌劃實效性,需要對其結果進行實時監控分析,構建動態反饋機制。這樣一來,一旦稅務籌劃的收益調控效果或者資源配置效果不理想,稅務籌劃部門可以根據當前境況及時調整策略,做到及時止損。同時,如果籌劃效果過差,還可以及時啟動備選方案,最大程度地滿足公司經濟收益最大化的調控效果。通過動態反饋機制的構建,能夠幫助稅務籌劃工作有效規避實施過程中的現實風險,提升稅務籌劃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稅務籌劃是當前公司治理框架下提升整體經濟收益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公司內部調控中的重要抓手。當前,面對中美貿易摩擦逐步升級,全球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的現狀,我國政府出臺了多項財政稅收措施,扶持高新技術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力圖盤活社會資本和社會資源,激發國民創新創業熱情。在公司治理框架下,通過合理的稅務籌劃可以幫助公司合理利用國家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并獲得相應的稅收優惠,擴大公司的經濟利潤空間。但是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規劃,而且因為稅務工作涉及到公司的各個部門以及公司內部資源的配置,極易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也正因為這樣,稅務籌劃工作在公司治理框架中也兼具合法性、整體性以及統籌性特點,是公司治理框架中的重要環節。合理規避稅務籌劃風險,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收益,需要從制度建設、技術引進以及人才選拔等多個方面入手。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合理利用大數據統計分析技術,為稅務籌劃工作收集市場信息和科學可靠的數據分析報告,是幫助公司規避稅務籌劃風險的重要方式,也是稅務籌劃工作與時俱進的重要標志。